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2-16 21:4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16 21:3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5 20:45:00的发言: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早已不是“微观经济学”考虑的基本问题了。

“边际效用递增”与“边际效用递减”的函数都可以表达同一偏好。

如果哪本教材(注意:是当前的教材)还以“边际效用递减”作为“基本规律”,这本书基本上不必再看了。

版主,这就不对了吧

那凸性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1:45: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6 21:40:00的发言:

版主,这就不对了吧

那凸性是什么?

拟凹函数的各二阶非混合偏导数必须小于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1:53:00
偏好的严格凸,不就是这个规律的体现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1:59: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6 21:53:00的发言:
偏好的严格凸,不就是这个规律的体现吗?

即使谈“递减”,也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2:04:00

没有边际效用递减哪有边际替代率递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2:12:00

第二招,看不见的手的笑话

这两个笑话是我现编的。第一个笑话,有一天牛顿在上课,说到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的时候,问道:“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和地球之间什么都没有,为什么地球会绕着太阳转,而月亮绕着地球转呢?”有一个叫斯密的同学举起了手大声喊道:“我知道!因为在它们之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牛顿脸色一沉,“啪”的一耳光甩在斯密的脸上说道:“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虽然是看不见的力,但是我们有公式可以计算到!”说完“啪”的一声又甩了斯密一个耳光,向同学们问道:“你们看见我甩斯密耳光了吗?”同学们大声喊道:“看到了!”“哪只手甩的?”“看不见的手!”“很好,继续上课。。。。。。”

第二个笑话,有一天,一个物理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和经济学家来到维纳斯像面前,物理学看到维纳斯的断手说道:“这个断手,是由于当年在雕塑时,一个手臂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摔碎了,所以只剩下一只手。”化学家这个解释:“这是由于长时间的风华作用,使维纳斯断了一只手。”医学家却这样说:“维纳斯做了截肢手术,所以断了一只手!”最后轮到经济学家了,这个经济学家脸色无尚荣光地答道:“因为维纳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还补充道:“是的,我认为它看不见,它就看不见!因为它能被看见就没有效用了!”

好了,这是看到前面的回复,有感而发。看不见的手果然高明,似乎说明经济现象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达到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但是我在想,看不见的手存在不存在呢?我个人当然认为是不存在,我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的基本假设有问题造成的。当然,我也无法说明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不存在,这牵涉到宏观的经济运行规律问题,我现在还回答不了。

前面这两个问题,为了尊敬各位同学和维纳斯神像面前的经济学家而给的起手势!从明天开始咱们真刀真枪地干吧!我提前给出明天问题的结论:物品的效用可以通过物品的使用价值量和人们对物品的需求程度构造出来,由于物品的使用价值量是客观的,而人们的需求程度是主观的,所以效用既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可以明确告诉各位,总效用曲线不是渐近线,而是抛物线。虽然我认为效用没有什么经济学意义!

既然有人认为火力不足,那咱们就温水煮青蛙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2:25:00
版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3:16: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6 21:33:00的发言:

还是不太能了解你的边际效用受客观制约就能推导出边际效用相等。这里跨度太大了。您再想想市场的相对价格与个人的相对效用的关系,不同人的相对效用的比较。我对这个问题也是表面功夫,希望交流能带来认识上的提高。

从等边际原理来看,在等边际时,一物最小边际效用的大小是由该物的生产率决定的,当存在交换时,则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请参看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1670-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3:1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16 21:3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5 20:45:00的发言: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早已不是“微观经济学”考虑的基本问题了。

“边际效用递增”与“边际效用递减”的函数都可以表达同一偏好。

如果哪本教材(注意:是当前的教材)还以“边际效用递减”作为“基本规律”,这本书基本上不必再看了。

承认效用最大化,则必定承认边际效用递减。没有边际效用递减,就没有效用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6 23:24:00

36楼:

兄弟,有什么问题就直接提出来吧。

使用价值是客观的吗?请问你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08:47: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6 22:04:00的发言:没有边际效用递减哪有边际替代率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基数效用论里的说法。

序数效用论里,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另:你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08:50: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16 23:19:00的发言:承认效用最大化,则必定承认边际效用递减。没有边际效用递减,就没有效用最大化。

经济学很少讨论无条件极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09:24:00

42楼:

时间的限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09:37:00
以下是引用pengleigz在2008-12-17 9:24:00的发言:42楼:时间的限制。

区分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1:55:00
时点是静态,时期是动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4:3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17 8:4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6 22:04:00的发言:没有边际效用递减哪有边际替代率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基数效用论里的说法。

序数效用论里,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另:你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我证不了 基数效用论怎么了?

 序数效用若写成效用函数形式还是序数效用论?按理序数效用论不该出现边际效用的字眼,基数论里才有的。那么边际效用在高宏书上是不是就该绝种了。显然没有,既然你用了边际效用就不能否定基数论,更不能否定边际效用递减?

我知道CES函数的p是小于1,为什么?起码这一点保证了该函数的边际效用递减,你怎么能说没有意义?

经济学的基础是人类行为,假说成不成立不是说你公理里有没有!没有就没有意义?

本末倒置!

比起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不是更显得荒谬不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4:42:2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08: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4:39:00的发言:序数效用若写成效用函数形式还是序数效用论?

看来你还没有弄清楚两者的区别?

如果我能用实数集上的二元关系等价地表达消费集上的偏好关系(偏好,本质上就是一个二元关系),这意味着我将放弃“序数效用论”?

按理序数效用论不该出现边际效用的字眼,基数论里才有的。那么边际效用在高宏书上是不是就该绝种了。显然没有,既然你用了边际效用就不能否定基数论,更不能否定边际效用递减

序数效用论里,如果你能用二次可微的函数表达既定的偏好,仍然可以根据这个函数定义“边际效用”(无非就是这个函数的偏导数而已)。但此时的“边际效用”与基数效用论中的“边际效用”有天壤之别——正如此时的“效用”与基数效用论中的“效用”有天壤之别。

此时,讨论“边际效用递减”与否,没有任何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5:08: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13:00

版主硬要一个证明的话

那只能举个反例

沿着y=-x+4,(2,2)平衡值——〉(3,1)极端值,若边际效用递增那么极端值是不是应该比平衡值的效用更高?而(4,0)这样的效用应该是最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14: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4:39:00的发言:经济学的基础是人类行为,假说成不成立不是说你公理里有没有!没有就没有意义?

何出此言?

你可以看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哪本书里一定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服从某些公理?

我们只能说:如果人们的行为满足某些条件,我们称这种行为“服从某一公理”,仅此而已。

经济学的发展成果无非在表明:经济学根本不需要所谓“边际效用递减”(与否)之类的命题作为“基础”。

另:关于此类问题,本版讨论得太多了。已经是周期贴了。大家不妨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15:00
正如此时的“效用”与基数效用论中的“效用”有天壤之别。
请问有什么天壤之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15: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4:39:00的发言:比起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替代率递减是不是更显得荒谬不经!!!!!

既然你认为“荒谬不经”,我倒想问问你:你究竟想如何定义“边际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17: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15:00的发言:请问有什么天壤之别?

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课吧?

先请清楚: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数据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19: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13:00的发言:

版主硬要一个证明的话

那只能举个反例

沿着y=-x+4,(2,2)平衡值——〉(3,1)极端值,若边际效用递增那么极端值是不是应该比平衡值的效用更高?而(4,0)这样的效用应该是最高的。

看来你还不清楚:经济学里为什么常常讨论“既定约束下的最优化”。

(这里先不谈你的“平衡值”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22:00

两个效用的概念有“天壤之别”,这个正是本人很难弄清楚的地方,还望赐教

经济学的发展成果无非在表明:经济学根本不需要所谓“边际效用递减”(与否)之类的命题作为“基础”。
荒谬!

那么我们就需要偏好“凸性”作为基础

公理是无需证明而自明的

公理是无需证明而自明的

显然边际效用递减比起凸性更符合公理的性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22: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4:39:00的发言:我知道CES函数的p是小于1,为什么?起码这一点保证了该函数的边际效用递减,你怎么能说没有意义?

对于给定的效用函数而言,对其施加任意一个正单调变换,都不会改变其原先表达的偏好。

表达同一偏好的效用函数有无穷多个,根本不需要它们的二阶非混合偏导数必须小于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25:00

看来你还不清楚:经济学里为什么常常讨论“既定约束下的最优化”。
为什么?请版主赐教?

x+y=4不就是约束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27: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25:00的发言:

看来你还不清楚:经济学里为什么常常讨论“既定约束下的最优化”。
为什么?请版主赐教?

x+y=4不就是约束吗?

请先给一个序数效用函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28: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22:00的发言:

两个效用的概念有“天壤之别”,这个正是本人很难弄清楚的地方,还望赐教

经济学的发展成果无非在表明:经济学根本不需要所谓“边际效用递减”(与否)之类的命题作为“基础”。
荒谬!

那么我们就需要偏好“凸性”作为基础

公理是无需证明而自明的

公理是无需证明而自明的

公理是无需证明而自明的

显然边际效用递减比起凸性更符合公理的性质

哪本书里要求偏好必须是凸的?

请明确指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31:00
偏好关系 输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31: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22:00的发言:显然边际效用递减比起凸性更符合公理的性质

“边际效用递减”充其量只说明了沿坐标轴变化的情况(对于其他方向并没有说明),以此就想具备“更符合公理的性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5:32:5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