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2-17 15:32: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31:00的发言:偏好关系 输错了

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33:00

数据的类别跟效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有关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35:00
偏好的第五公理 严凸 这下清楚了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36: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33:00的发言:数据的类别跟效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有关系吗?

这直接涉及到所谓“效用值”(或者说效用函数取值)的性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38:00

u(x)/u(y)有没有意义(或者说有什么意义),直接要看你对u(·)性质的规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39:00

边际效用递减”充其量只说明了沿坐标轴变化的情况(对于其他方向并没有说明)
原来是不合适使用在多维的情况 这一公理才被踢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40:00

这直接涉及到所谓“效用值”(或者说效用函数取值)的性质。

效用的内涵跟函数、数学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42: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35:00的发言:偏好的第五公理 严凸 这下清楚了 呵呵

呵呵(我也不妨呵呵一下),

“公理化体系”,从来没有说什么一定要满足什么,而是说,如果满足什么,我们称什么满足什么公理。

对于给定的偏好,该偏好“有一个效用函数表示”的充分条件是什么,这正是理解公理的关键。

谁说,偏好一定要满足这些条件?不满足某些条件,不存在效用函数表示,仅此而已。

凸性,对于效用函数存在,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44: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40:00的发言:

这直接涉及到所谓“效用值”(或者说效用函数取值)的性质。

效用的内涵跟函数、数学没有关系!

你能不能对效用(值)进行某些数学运算,直接取决于效用的内涵,仅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45:00

凸性,对于效用函数存在,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版主 恭喜你 答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45: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39:00的发言:边际效用递减”充其量只说明了沿坐标轴变化的情况(对于其他方向并没有说明)
原来是不合适使用在多维的情况 这一公理才被踢掉的? 

最根本的是,如果采用了序数效用,“边际效用”(效用函数的各偏导数)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48:00
我想说的是连续性也不必要 局部非饱和性也不必要 完备性和传递性更被视为只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49: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45:00的发言:

凸性,对于效用函数存在,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版主 恭喜你 答对了

你的这个态度令人感到黑色幽默。

那么,既然如此,请你回答一下:经济学为什么还要讨论偏好是否满足“凸性”?

或者说,凸性会给我们的讨论带来哪些便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50:00
请问你还要拿什么批判一个边际效用递减 说什么一本书上若讲就不值一读 学经济的就需要这么瞧不起人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50: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48:00的发言:我想说的是连续性也不必要

如果消费集是不可数集,你何以去寻找效用函数存在的充分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51:00
我说过效用函数存在的必要性了吗?这种函数形式的存在正是显示经济学荒谬的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53: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50:00的发言:请问你还要拿什么批判一个边际效用递减 说什么一本书上若讲就不值一读 学经济的就需要这么瞧不起人吗

那你就继续读下去吧。

我无权改变你的偏好(经济学一般把偏好视作外生的)。

学经济学的人,包括经济学这门学问本身,已经够被人瞧不起了——其中原因,也包括某些教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56: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51:00的发言:我说过效用函数存在的必要性了吗?这种函数形式的存在正是显示经济学荒谬的地方!

如果不讨论效用函数存在的前提,直接引入并使用效用函数(或其等价的形式),就更荒谬了。

照你这么讲,经济学中就不该引入效用函数(请注意:如果引用,就应该负责任地想想什么条件下效用函数才存在)。

那么,你用什么来表述“最优化”呢?

当然,你可以继续说,经济学就不该讨论“最优化”,讨论这个正是经济学荒谬之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5:56:00

边际效用递减只是一个数学语言描述的人类行为现象 你可以否定这个表达方式的不适当 但是你不能否定这一语言背后的事实 正如楼主举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00: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56:00的发言:边际效用递减只是一个数学语言描述的人类行为现象 你可以否定这个表达方式的不适当 但是你不能否定这一语言背后的事实 正如楼主举的例子

这一语言背后的“事实”,也会被其语言歪曲或模糊化,以至不知所云。

不同的语言会表达出不同的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03:00
以下是引用yjvjfkhkfkhk在2008-12-15 20:45:00的发言:这是一个思想实验,当年爱因斯坦常用这一招。实验是这样的,A、B两个试管,每个试管中各有50ml的蒸馏水。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们知道,当我们先喝下A试管的水,后喝下B试管中的水时,A试管的水的效用大于B试管中的水的效用。但是当我们反过来先喝B试管中的水后喝A试管中的水时,B试管中的水的效用又大于A试管中的水的效用

即使按照基数效用论——假设效用的度量已经不成问题,

大家只要想明白,效用与边际效用都是总消费量的函数,就可以了。

u(x)与u'(x)的值与x的大小有关。而A、B试管中的水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完全同质,恰是我们根据效用函数做出进一步判断所必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05:00

学经济学的人,包括经济学这门学问本身,已经够被人瞧不起了——其中原因,也包括某些教材
这句话也许是句实话

在我眼里的经济学是一门行为学,社会学。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是个哲学家!这是我理解的!

当然你也可以瞧不起一个哲学家!但是我尊重!我自己尊敬自己从事的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05:00
u(2)>u(1),但u'(1)<u'(0),这里的“0”、“1”与“2”在数学上之所以能进入(基数)效用函数,恰恰需要所饮之水完全相同(区别只是数量上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6:07: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09:00

即使按照基数效用论——假设效用的度量已经不成问题。

但是效用论正是鄙视了这一点 这一点我们已经讨论很多了 效用的绝对值是不能衡量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6:09: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10: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6:05:00的发言:在我眼里的经济学是一门行为学,社会学。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是个哲学家!这是我理解的!

照此说,你能说“真正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不是哲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11: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6:09:00的发言:

即使按照基数效用论——假设效用的度量已经不成问题。

但是效用论正是鄙视了这一点 这一点我们已经讨论很多了 效用的绝对值是不能衡量的


这我倒是不明白了:既然如此,何故高抬“边际效用递减”是一“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19: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48:00的发言:局部非饱和性也不必要

局部非饱和性的好处是:保证极值点(如果有)在预算线(边界)上取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24:00
以下是引用demander在2008-12-17 15:48:00的发言:完备性和传递性更被视为只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假设

传递性对于定义“序”是极关键的。

只要你想用“序”来理解“偏好”,肯定离不开传递性。

可以参考数学上关于“序”的一些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52:00

这一语言背后的“事实”,也会被其语言歪曲或模糊化,以至不知所云。

不同的语言会表达出不同的事实。

那么请问你不知道他所云吗?首先我相信这个词不存在模糊。你明白这个经济学家的意思?还可与人交流、查阅资料

汉语再不精准,你可以看英文。是的,你可以怀疑这一现象或者规律的正确性!但是你没有否定它!你就抛弃它! 

那么我再追问一下,您认为这一公理之所以存在是基于基数论,而不是基数论描述了一种客观的人类心理现象(事实)?

如果您认为是一种伪事实,清阐述

如果认为是事实,您如何用您的序数效用论的语言表达这一公理所代表的一种人类心理现象?

哦,没有意义。只有基数论的基础上才有,序数论没有,还是没办法表达

还是说 这一现象不重要了 效用函数不需要他!不需要,它就是不值得印刷的,人们不值得去阅读!

因为有了三大定理支持就有函数!给我一个函数,我就有了经济学!怪不得别人瞧不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7 16:56:00
经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首先,你必须要清楚这一点  物理学,化学等等 也都是哲学的分支 即便是现在的工科
所有的博士学位 都是PhD: Doctor of Philosophy 博士学位  我想你能够明白了Philosophy是个什么东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