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松绑之后,各种关于人口的理论观点开始各种发酵,一时间好不热闹。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也开始离自己出生的时候的那个世界的模样越来越远。
由于二孩政策变得政治正确,那些批判一胎化政策的言论逐渐慢慢地走上台面,因为不再有风险,也就不必有所顾忌。甚至连西方国家因为独生子女人口问题而要唱衰中国的观点也越来越嚣张。可是对比现实的生活,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平衡,身边的人并不是本应该看到的那样。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真正捆住的是改革前后城市的原住民,以及一些后来涌入城市半城市化居民,中国广大的人口基数还是来自中国最广袤的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村原住民夫妇由于种种原因,还是一代又一代地保持大于等于二的后代数量。尽管农村独生子女也一度被广泛提倡,但农村独生子女所享受的在册福利却不是一个遏制了生育自由可以轻松抵消的。必须承认,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农民做出了极大牺牲,甚至出现过一些暴力执行人口政策的案例。但值得相信的是农村人口增长从来没有出现过停滞,反而是总有很多人保持着传统的繁衍动力,即便是舍得一身刮,不怕越生越穷,黑着户也要生,这些产生的新生儿总要算作中国的活着的人吧。
那些保持着人口增长的家庭(也就是一对夫妇生育后代数量大于等于二的家庭)一般都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可以是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天天和城管游击的小贩,常年没有固定的居所,几十年来被称作“盲流”;他们也可以是生活偏远山区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地里刨食养活全家,生活接近赤贫。这些人是中国人口在13亿的大基数上还在增长的重要动力!很遗憾,中国的人口基本都增长在社会营养级的最底端。
当我们在遇到中国人口难题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呢?城市的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开始老去了,社会保障开始向农村覆盖,城市的年轻人每个月交的保险是绝对养活不了两个老人的;农村的年轻人们开始交保费的人有限,而且农村的老人们年轻的时候没有交过保险,但是他们现在也需要养老金生存。除了养老,还有劳动力问题,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能够投入的劳动越少,那么社会生产需要消耗的资本就越多,等等。综上种种,政府的资金就开始不够了,上边一不高兴,问题就变得有点严重了。
现在计划生育政策松绑,直接关系到的不是那些本来就有繁衍动力的社会营养级底层的城市的外来小手工业者以及流动小商小贩和农村的广大农民,而是那些中产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人们。他们生活成本也很高,但是福利也好得多。缺乏繁衍的动力,并且正在老去。
如果计划生育松绑真的在中上层社会中完全强制贯彻开来,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城市可能会出现农村式的人口增长,可城市的资源又不够用啊,在城乡的拉锯中城市是永远的胜利者,于是生产要素开始向胜利的一方流动,原本就赤贫的超生农民可能会涌入城市,所谓的“盲流”也会急剧增加,到最后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灾难,会不会面对什么毁灭。
政策放开带来的人口增加远不是均衡良态的人口增长,而是上层社会统治基础的扩大和中层社会稳定需求的增加,活得越艰难的人会越难活下去,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批判中国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希望中国人口出现美国式增长的人,请不要用固有的所谓的“城里人”的眼光看世界,很多被广泛关注的人口问题都是出现在了传媒通讯手段发达信息完全的城市甚至是中上层城市人口中,又有谁会去主动看一看被人们忽视的社会底层和遥远的穷乡僻壤呢?向来没有人要去考虑社会营养级底层的人们的生育结构问题吧。很多人以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代价享受了改革福利,那也不要忽视那些处在改革福利边缘的人。
现代社会最佳的社会结构是橄榄型的,中产阶层要占很大的一部分,上流社会和底层社会都应当是少数,那么才能实现稳定的发展。如今我国社会面临着一定的贫富差距甚至是两极分化的挑战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都需要去慢慢地消化。
在人口增长的结构上,炽烈地追求数量会使社会资源难以承受,而消极地丁克和普遍的一胎化长此以往下去也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消亡。
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从人口角度看主要集中于劳动力的数量的上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西方世界最近的经济飞跃是在20世纪60~70年代,正值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人成长起来,劳动力数量增长是显而易见的,而科技革命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更需要众多的人口为基数保持研发力量的稳定。同样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跃也是建国以后,70年代以前数量快速增长的一代人创造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同样,几十年来西方世界出现的部分经济停滞也和近几十年来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有很大关系。一言以蔽之,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动力,人口的数量是关乎一个民族千秋万代的事情。
对于中国来说也人口基数也的确重要,人口增长及其结构的合理与否影响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经济走向。我们需要的人口增长不是粗放式的人口增长也不是掠夺式的人口增长。避免粗放式的人口增长需要切实提高社会底层人口的生活质量,完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实实在在地缩小贫富差距,逐步为社会统一一个良态的家庭观和人口观,实现社会公平的同时做到社会人口增长结构的优化。避免掠夺式的人口增长需要把切实做到公共权力的下放和审慎使用,减少出现寻租行为以及因政策因素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群存在,加大中央的反腐打击力度,肃清上层社会中的不争之风。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缩小城乡差距。
人口问题是社会问题,可归根到底说还是民生问题。可以说,解决人口问题,保持人口合理增长的措施我们的国家都在一步一步地去做,执政者在尽可能地完善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增进人民福祉。也许现在效果不明显,也许今天的问题依旧突出,但是总有那么一天,每个中国家庭都可以安享老人健康安泰子女们和谐的人间欢乐,这一天也许等得久,但是我们最终一定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