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19 0
2008-12-18
278004.doc
大小:(354 KB)

 马上下载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本科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学生姓名:      张少青          

学    号:      0504100432      

专    业:        统计          

班    级:       统计0504       

指导教师:       孙学英         

 

完成日期:  2007 年 07 月 25 日

  

 

浅谈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

 

内容摘要

 

在现代经济日益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居民的一个最简单的经济环节就是居民的收入-消费。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国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跨越1000美元的关口,按照国际经验,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将由实物消费为主走上实物消费和与服务消费并重的轨迹。在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我国居民的消费将会步入新一轮的长期增长周期。

据有关经济学家的研究,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严重制约着其消费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消费品价格也是严重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因素。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居民的消费观念,居民所处的周围环境及周围同事朋友的消费水平,通货膨胀率,相对自己以前的收入及消费,生命周期,利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居民如何按排自己的消费?居民如何能做到收入-消费均衡?居民如何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收入   消费   价格   均衡效用

 

 

 

 

 

 

 

 

 

 

 

 

 

 

 

 

 

 

 

 

 

Discusses in shallowly the rural primary concerned education’s some questions

 

             Abstract

 

Educate the cause being to foster person, how educating a student to conduct self has been both the starting point educating and the process educating, be still home to return to educating , has left one point training person this , has educated having gone with the wind also right away. Educate person to be going to begin from childhood, one that personal morality watches is to cultivate from childhood. Exchange for that words just says ,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es sum home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Come to say changing an angle , ask the education how wonderful be child (student) to be unable to be seprated from parents's support, education being unable to dispense with a teacher. Home education and a to pupil little c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ffect the effect educating's. Therefore, I think that with parents while school being ready for education, Huan Yao

 

Key words: education   reform   communicate with

 

 

 

 

 

 

 

 

 

 

                

目     录

序言. 4

一、 (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4

(一)搜集数据. 4

(二)模型设定. 5

(三)假设检验. 5

二、相对收入影响居民消费. 7

(一)居民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对其本期消费的影响. 7

(二)居民周围所处环境对其本期消费的影响. 7

三、生命周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7

(一)理论内容. 7

(二)举例说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8

(三)简化模型. 8

四、影响居民消费的其他因素. 8

(一) 利率. 9

(二)价格水平. 9

(三)收入分配. 9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序言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在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位置发生移动,并由此可以得到价格-消费曲线;在其他条件而仅有消费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也会改变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位置,并由此可以得到收入-消费曲线。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居民的消费在特定时期是与他们在该时期可支配收入相关,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的。

 

一、 (可支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根据我所搜集的数据资料得到了一个实际重要的结论:在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时刻,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可支配收入。

(一)搜集数据

     经搜集得到了1996年到2006年部分的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与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Y),数据具体如下所示:

       

年份

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

个人实际

年份

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

个人实际

X

消费支出

X

消费支出

 

Y

 

Y

1960

157

143

1984

384

341

1961

162

146

1985

396

357

1962

169

153

1986

409

371

1963

176

160

1987

415

382

1964

188

169

1988

432

397

1965

200

180

1989

440

406

1966

211

190

1990

448

413

1967

220

196

1991

449

411

1968

230

207

1992

461

422

1969

237

215

1993

467

434

1970

247

220

1994

478

447

1971

256

228

1994

493

458

1972

268

242

1995

499

469

1973

287

253

1996

502

487

1974

285

251

1997

532

511

1975

290

257

1998

564

534

1976

301

271

1999

599

536

1977

311

283

2000

632

599

1978

326

295

2001

666

624

1979

335

302

2002

679

654

1980

337

301

2003

710

690

1981

345

305

2004

723

700

1982

348

308

2005

790

723

1983

358

324

2006

867

843

        

(二)模型设定

    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y-x的估计模型,得到了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Y)与 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的模型是:     

    由模型可以看出个人实际消费支出(Y)对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的影响是成正比例增长的线性关系,具体的说是:当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其对应的居民个人实际消费支出就会上升0.975个百分点,几乎是上升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严重制约着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

(三)假设检验

    对以上的数据模型进行整体显著性水平检验,原假设模型整体解释变量个人实际可支 配收入(X)和常量对被解释变量个人实际消费支出(Y)无显著性影响,即居民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对居民个人实际消费支出没有任何影响,二者不存在任何关系 ,其备择假设 或 ,表示意思是原假设模型整体解释变量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和常量对被解释变量个人实际消费支出(Y)有显著性影响,即居民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对居民个人实际消费支出有影响,二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经过相关的统计分析,得到模型的F检验值是14604.349,其相伴概率是0.0000,存在显著性影响,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对以上的模型进行单个变量,即针对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单个作T检验,原假设 (即居民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对居民个人实际消费支出没有影响,二者没有任何关系),备择假设 (即居民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对居民个人实际消费支出有影响,二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经检验得到T值为120.848,其相伴概率为0.000,存在显著性影响,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

由此进而可以推出,消费水平是由居民的收入决定的,因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由居民的收入决定的,它是居民总体收入中的一部分。很容易得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随着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因此,换个角度来说,就知道了收入和消费的一条基本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就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正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著名的“凯恩斯消费理论”,通过以上的模型设定得出的模型   可以给消费与收入一个普遍的线性关系, (其中, 代表居民的个人消费,  代表居民的个人收入, 代表自发的消费,即必不可少的消费,也就是说,不论居民个人收入为多少,尽管为零时,也要消费,因为居民要生活,要有其基本生活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要为维持基本生活而引发的消费,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其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 与引致消费 之和。

    当消费和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消费函数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函数上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如根据上面的资料作的消费函数的散点图,以及回归得到的消费曲线如图,可以看出,斜率相等并且大于0而小于1。

二、相对收入影响居民消费

相对收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居民个人相对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二是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

(一)居民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对其本期消费的影响

    消费者由于有着固定的住所,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固定的消费支出,所以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与其收入水平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率,所以说:长期的消费函数是从零点出发,但是短期的消费函数则是有正截距的曲线(正如上面我得出的消费函数 是个有着正截距为20.783的消费曲线)。

    依照居民的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很难。因为一向过这相当高的生活水准的人,即使收入降低了,多半不会马上因此降低消费水准,而会继续维持相当高的消费水准,故消费固然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因此,就短期观察时,可以发现经济波动过程中,收入增加时低收入者的消费会赶上高收入者的消费,但当收入减少时,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降低相当有限。

(二)居民周围所处环境对其本期消费的影响

    居民的当期消费水平,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也受别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即人们的消费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绝对收入水平,而且决定于同周围别人相比的相对消费水平。因为居民都是自然人,都有和人相比的想法,就一般家庭而言,它的收入虽然低些,但因为顾及他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来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这种心理因素会使短期的消费函数随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整个地向上移动。

三、生命周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佛朗科·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假定了一个消费理论,它就是“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一)理论内容

    与凯恩斯的短期可支配收入决定居民该期消费的理论不同的是,此理论强调居民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自己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自己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一般来讲,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这时候收入可能会超过消费支出;随着他们进入壮年和中年,收入日益增加,这时候收入会大于支出,不但可能会偿还青年时代欠下的债务,更重要的是可以积攒些钱以备养老。等到年老退休,收入下降,消费支出又会超过收入,形成所谓的负储状态。

(二)举例说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假定某居民从20岁开始工作,计划到60岁退休,预期在80岁离开人间,这样,工作时间(用wl表示)为40年(=60-20)。生活年数(用 nl表示)为60年(=80-20),从1岁到20 岁为父母抚养时期不计入nl。若每年工作收入(用yl表示)为24000元,则终身收入 (元)

由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假设,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比较平稳的安定的生活,而不愿“今朝有酒今朝醉”,从而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均匀的消费这960000元收入,因而每年的消费将是:

    在这个例子中,该居民在工作时间内每年工作收入的  2/3  用于消费,这也就是他工作时间(40年)占一生(60年)的比例,1/3 用于储蓄,每年储蓄额是8000(=24000-16000),退休时一共积累的储蓄额是320000(=8000*40),到预期寿命结束时刚好用尽。

(三)简化模型

假设居民工作期间收入保持不变,没有不确定因素,个人开始时没有积累,每年的储蓄额没有利息等增值,不留遗产给后代等等因素。然而即使抛开这些假设,加紧现实因素考虑,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基本模型可以用公式表示:

其中, 表示实际财富;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财富比率; 为工作收入;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工作收入的比例。

所以我得到一个有趣的结论:如果社会上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利率增大时,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总消费会部分依赖于年龄的分布。

四、影响居民消费的其他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有影响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以下我选择了利率、价格水平以及收入分配这三个较为重要的因素进行依次说明。

(一) 利率

传统的看法认为,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储蓄,但我觉得提高利率是否会增加储蓄,抑制当前消费,这要根据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

所谓替代效应是指,当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消费比较有利,从而鼓励其增加储蓄。利率的提高使得储蓄增加就是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下效应。

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当利率提高时,利率可以使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消费者认为自己比较富裕,以至于会增加当期消费,从而减少了储蓄。利率的提高使得储蓄减少就是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收入下效应。

就居民个人而言,利率如何影响其储蓄,进而影响其消费,要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和来决定。

就低收入者而言,利率越高,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因为他没有太多的钱可以发放贷款收取利息,利率提高也不会增加其将来的收入),故利率提高会增加储蓄。相反,就高收入者而言,利率提高,主要发生收入效应,从而减少储蓄。就全社会而言,要看总体居民的增加和减少储蓄的总正负净额来决定。

(二)价格水平

影响消费的另一主要因素为价格水平。这里我所说的价格水平,是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改变而影响消费水平。货币的名义收入不变时,若价格上升,实际收入就会下降,若居民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消费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相反则会下降。

若物价水平和货币收入以相同的比例提高,实际收入不变,假如居民没有注意到物价的上涨,只看到了收入的提高,误以为实际收入提高就会使平均消费倾向提高。

(三)收入分配

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小,低收入家庭相反。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平均,全国的平消费倾向就会比较大,而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则全国的平消费倾向就会比较小。

总结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诸多,最主要的还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要根据市场利率,价格水平,通货膨胀,收入分配等等各种因素要权衡自己的消费需求进行衡量,最有效的在收入-消费寻找出均衡点处,利于居民掌握自己的消费水准。

 

 

 

 

 

 

 

参考文献

[1] 李洁明。《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2

[2] 金勇进。《抽样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2     

[3]教育改革制度有关文件

[4]网上资料以及报纸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