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计划加快央企重组,把目前的169家央企重组为80~100家,目标是培育和发展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科斯的企业理论关于企业边界的解释是:企业最大边界是企业的组织的边际成本等于利用市场机制的边际成本。目前,我国企业的重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行为引导企业的重组,从而忽视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对企业规模的制约(没有找到此方面的文献),以至于虽然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但重组效率不高。
企业资本结构状况不同会导致经理人激励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比如说老总的行政任命、缺乏有效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同样不会达到激励的变化。
政府的企业行为的逻辑是不是存在问题呢?――是先有政府行为的重组、兼并,达到培育竞争力企业?还是要有了良好的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然后激发企业的重组兼并?
新手考虑问题,希望大家跟帖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