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25 3
2008-12-19
Publication: 中宏世界经济
Provider: China Macroeconomic Information Network(Macrochina Network)

December 18, 2008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珍 宰飞


  嘉宾:杨成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丁原洪(中国前驻欧盟大使)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2008年可谓是变化的一年,国际格局的演变毫无疑问也折射在大国互动中。博弈是大国关系不变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则演绎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两大事件改变地缘场景


  主持人:今年提到美欧俄关系,俄格冲突和金融危机是两个重要的事件。在三边互动中,美欧联手渐渐变成了欧俄走近。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种转变?


  丁:上半年,在美俄激烈较量中,法国、德国等欧盟老成员国尽管不尽赞同,但在美国的压力下并且考虑到欧盟内部团结,基本上是跟着走,起着配角的作用。但8月爆发的格鲁吉亚冲突和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骤然改变了欧洲地缘政治的场景。前者标志着俄罗斯的强势崛起,后者标志着美国这一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开始从其权势顶峰下滑。


  俄格冲突发生后,法国总统萨科齐抢先赴俄格进行“调停”,迫使格鲁吉亚不得不接受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地区从格分离出去的现实,这一结果使美国非常恼火。而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促使本来站在波兰、捷克等新成员国一边的英国也转为同法、德等老成员国协调行动,从而增强了欧盟的影响力。


  杨:布什总统第二任任期一开始,访问的首站就是欧洲,意在修复因伊拉克战争而造成的与欧洲的裂痕。之后,欧洲主要国家的领导人更迭也为美欧重修旧好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近年来新兴国家发展迅速,欧美觉得有必要加强联盟对付新兴力量。


  欧洲与美国有共同的价值观,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欧美存在分歧。首先,欧洲在能源上依赖俄罗斯。其次,在地缘政治上,俄欧是近邻。针对美国在捷克和波兰的导弹防御计划,俄罗斯已表示将在位于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的俄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导弹,如果成为现实,欧洲将直接面临威胁。第三,俄欧贸易密切,双方都有依赖,都愿意解决问题。


  此外,欧洲看到奥巴马对俄关系可能的调整,考虑到自身利益,若不提前与俄罗斯缓和关系将会吃亏。


  冯:俄欧重新接近的背景在于,就欧洲方面而言,早就不满美国式金融管理过于开放,也不甘愿在国际金融事务中老是处于美国之下,而就俄罗斯而言,则希望在重振大国雄风的过程中发挥俄罗斯经济的作用。但是,不光是欧盟还尚无实力,俄罗斯在金融危机下也遭受了巨大损失,因此,要真正改变现行的国际金融体制还有待时日。但是,从政治上看,这样的一种新局面的出现还是昭示了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国际格局在进一步形成过程中。


  欧洲要做“独立一极”


  主持人:欧洲近来外交表现极为活跃,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是带头挑战美元霸主地位,极力推动改变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欧洲这么做的战略考量是什么?美俄将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


  冯:欧洲对于美国的态度表现出十分滑稽的两重性:一方面,在美国大选之际,欧洲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倾向于奥巴马,但是,从上述2008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两项国际事件来看,欧美之间的差距似乎又在拉大。欧盟之所以变得活跃,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个在全球化大潮中备受挑战的欧洲,已经对于未来的前景深感担忧,所以,除了更多地延揽国际金融机构的权力,希望通过取得更多的决策份额,以影响全局、保全自身之外,再就是从战略上动摇美国的信心。


  奥巴马上台之后显然将更多地倾向以多边主义的方式与欧洲打交道,以此来平息欧洲的不满。但是,美欧之间在伊朗问题、俄罗斯问题上的立场差异肯定会对奥巴马的政策形成牵制。至于俄罗斯,除了迎合欧盟的立场,还将采取恢复与欧洲的双边战略对话等措施进一步搞活与欧洲的关系,并借重于欧洲这一支点来敲打美国。


  丁:事实表明,欧盟趁着美国总统更迭、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时机,试图联合俄罗斯等其他力量,向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提出挑战,争取欧洲事务的主导权,以求实现欧洲国家与美国“平起平坐”,发挥“独立一极”作用的战略目标。


  挤压和反挤压的斗争始终是美俄关系的主线。进入21世纪后,美俄力量对比逐渐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美国大量消耗硬、软实力,另一方面,普京上台后,俄罗斯走上重振国威之路。由于两国不同的现实处境,使得美俄双边关系开始了新的一页,或者说进入一个新阶段。而欧俄关系的起起伏伏,归根结底取决于美欧俄三方力量对比的变化。由于外有美国因素,内有与之配合的一些新成员的牵制,目前开始回暖的欧俄关系随时都会出现变化。


  杨:在改变美元霸主地位上,俄欧有共同语言。欧洲,尤其是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现非常积极,我认为这是一种要价,因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具体对策,要等到明年奥巴马上台后才能决定,现在欧洲的要价将为今后的谈判增加砝码。


  美俄关系将有限改善


  主持人:美俄两国今年相继完成了大选,在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希望俄美两国能在奥巴马就任后改善关系。国内政坛的变化对于美俄外交政策产生了或将产生什么影响?在大国互动中,它又会投射出怎样的变化?


  冯:不光是梅德韦杰夫,奥巴马也在近日表示了美俄关系应该得到改善的姿态。而且,不光奥巴马本人,其身边的智囊人物中也有不少是希望与俄罗斯维持友好关系的专家。虽然,两国民意会对政治精英的立场有所牵制,诸多实际问题的挑战也会左右今后的两国关系,但显然,一个俄美间改善关系的机会正在来临。


  杨:奥巴马上台后首先要解决的是内政问题,应对金融危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牵制美国的其他行动。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上,最敏感的是导弹基地问题,美国有可能会微调立场,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讲,近年来经济发展、实力增强,但也应看到,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但现在能源价格下来了,而且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俄罗斯,因此俄罗斯也面临困境。另外,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实力相差很大,俄罗斯也不愿和美国硬干。如果美国适当妥协,美俄关系的改善是有可能的。


  丁:我预期奥巴马上台后,为集中精力解决经济困难,可能会放缓挤压俄罗斯的步伐,暂缓推进北约进一步东扩和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以求缓和目前紧张的美俄关系。但是由于美俄追求的战略目标是对立的,双方关系的改善是有限度的,将体现出既斗争又合作的特点。


  合作不拿原则做交易


  主持人:今年,中国与美欧等大国的关系既有不小发展,也在诸如西藏和人权等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摩擦。如何看待这些摩擦?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些摩擦来加强与其他大国的合作?


  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年均9%的增长,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但是应当看到,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现在,中国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把自己建设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当然对西方国家的挑衅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丁:对于中国同欧美等大国之间的关系既有不小发展又摩擦不断这一现状,要从大的国际背景来观察方可得到正确解释。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美欧等发达国家想方设法维持它们在国际秩序、国际体系中的主导权,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在增长,正在努力争取与其实力相适应的话语权。


  中国一直致力于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并不断发展同美国、欧盟等大国和国家集团之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但是,中国从来不拿原则做交易,在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等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任何利用*****************、涉藏、涉台一类问题向中国施压的企图是徒劳的。中国政府日前决定推迟中欧峰会的决定有力地表达了这一一贯立场。中国从来没有给其他国家制造麻烦,损害别人的利益,但也决不会容忍其他人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


  冯:从2008年的大国关系来看,虽然今年一度在不少问题上,中国与欧美等国发生了摩擦,但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趋势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的声音和立场。我的理解是:第一,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深层认知实际上在不断地提升,这远远超过了局部问题上对于中国的不良言论。第二,各国对于中国在应对危机方面所具备的能力也给予极高的预期,这也远远超过了中国实际所具备的能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恰如其分地向世界表达出中国人的感受、反应、立场和能力,还是一件非常需要仔细研究,并且做出极大努力才能够取得圆满成效的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1 10:43:00

大国博弈,是永恒的话题。喜欢以前《战略与管理》的论文风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1 23:05:00
纵横捭阖,大国之道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3 18:24:58
牛啊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