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70 0
2008-12-19

“比无知更差”是乔治梅森大学的卡普兰在他的“理性选民的秘密:为什么民主会选择坏政策”一书提出的一个看法。这可能是一个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错误,太精英主义的看法:选民在整体上比无知更差。他的基本说法是:如果选民只是无知,那投票的时候至多也就是接近于噪音,不会更偏向好的政策,也不会偏向坏的政策。但是如果选民不是无知,而是持有错误的看法,比如说被流行的(错误)思潮主导,那民主可能反而会导致坏的政策。这个看法当然并不是说民主比别的制度更差,因为一个独裁者被错误思想影响的几率不会小于民众被错误思想影响的几率,更不要说独裁完全缺乏民主制度的很多制衡。这件事情提醒我的是,在任何时候你都得允许不同的声音,关注不同的声音,无论这种观点在当时听起来多么可笑,多么荒谬。

于是就有了弗里德曼在他的《资本主义和自由》一书里写下的这么一段话(他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在他的学说在上世纪60年代被视为异端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了这本书):更基本的动因是为了保持人们可以有替代的理论,直到情况发生改变使得变化必须发生。在私人和政府的安排中存在巨大的惰性,人们总是安于现状。只有危机-实际的危机或者可以预见的危机-才能产生真正的改变。但当危机发生的时候,可以采取的措施取决于当时有什么理论可用。这就是这本书的基本功能:发展一种替代的理论,保证这个理论一直活着,直到政治上的不可能变成政治上的无法回避。我在想,弗里德曼在当时的语境中,是多么孤独的在和当时流行的主流思潮战斗(大政府和越来越多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其实他的想法直到今天恐怕也显得太激进,他在书里列出了十几项他认为是不必要的政府措施,并干涉了个人的自由,一个不完全的列表是(有中国对应物的或者接近的,我用中国的对应物表述):

1.  用保护价收购农产品

2.  房租管制

3.  最低工资

4.  国家提供的养老保险

5.  许可证制度(比如说必须获得行医资格才能当医生)

6.  廉租房和限价房

7.  义务兵役制

8.  国家公园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想法都是荒谬的,但正是这些“荒谬”的想法,却为后来里根和撒切尔的大规模私有化以及解除管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弗里德曼的思想从60年代的异端变成80年代的主流,弗里德曼的一些门徒们试图让另外一种理论变成了异端:凯恩斯理论。不过幸好凯恩斯理论没有别消灭,否则这场危机到来的时候,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替代的理论可以用。可以说,现在全世界几乎都是凯恩斯主义者。

正是因为凯恩斯的药方又重新开始流行,(新)自由主义开始变成笑柄,我反而重新开始读“异端”的自由主义书籍,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变成“比无知更差”,虽然有不少观点我还是发现很难接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