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经济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是“欧洲的孔子”,名叫魁奈。这位欧洲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本来是路易十五的一名御医,住在凡尔赛宫内。而凡尔赛宫正是模仿故宫而建造的,之前的欧洲只有城堡、并没有宫殿生活经验,路易十四在这里仿造中国礼仪之邦的规制,带领法国率先进入礼仪时代。
后来,这位“欧洲的孔子”---魁奈“于1756年通过巴陀夫人劝说路易十五模仿中国古代的仪式,举行籍田典礼,后来终于于1768年促成路易十五的皇太子(后来的路易十六)模仿中国的籍田典礼,在宫廷举行仪式,在众人面前拿着用丝带装饰的耕犁模型。”[1]
正是这位“欧洲的孔子”是欧洲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被后来归并为“重农学派”。马克思说“这个人是法国的第一个经济学家,……魁奈医生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他在自己的名著《经济表》中概括地叙述了这门科学。”[2]
中国学者说:“可能发现重农学派的所有重要经济概念都可以从中国旧经济中极易找到它们的近似样品;相反,在欧洲先行的思想材料中倒不易碰到这种情况。”[3]
法国路易十六的财政部长阿内·罗贝尔·杜尔哥(Anne Robert Turgot),与当时重要的重农主义者关系密切,提倡中国的经济观念。后来他被称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者。(Goldsmith[1774,第二卷,pp.230-1])[4]
原来不仅“政治学”、哲学、科学,就连欧洲的“经济学”甚至“政治经济学”也来源于中国的影响。
详见:董并生专著《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1] 张成权、詹向红《1500-1840儒学在欧洲》第245-246页,北京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第138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
[3] 胡寄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 参看[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中译本第177页,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