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005 1
2015-11-17

西方“经济学”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经济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是“欧洲的孔子”,名叫魁奈。这位欧洲历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本来是路易十五的一名御医,住在凡尔赛宫内。而凡尔赛宫正是模仿故宫而建造的,之前的欧洲只有城堡、并没有宫殿生活经验,路易十四在这里仿造中国礼仪之邦的规制,带领法国率先进入礼仪时代。

后来,这位“欧洲的孔子”---魁奈“于1756年通过巴陀夫人劝说路易十五模仿中国古代的仪式,举行籍田典礼,后来终于于1768年促成路易十五的皇太子(后来的路易十六)模仿中国的籍田典礼,在宫廷举行仪式,在众人面前拿着用丝带装饰的耕犁模型。”[1]

正是这位“欧洲的孔子”是欧洲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被后来归并为“重农学派”。马克思说“这个人是法国的第一个经济学家,……魁奈医生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他在自己的名著《经济表》中概括地叙述了这门科学。”[2]

中国学者说:“可能发现重农学派的所有重要经济概念都可以从中国旧经济中极易找到它们的近似样品;相反,在欧洲先行的思想材料中倒不易碰到这种情况。”[3]

法国路易十六的财政部长阿内·罗贝尔·杜尔哥(Anne Robert Turgot),与当时重要的重农主义者关系密切,提倡中国的经济观念。后来他被称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建者。(Goldsmith[1774,第二卷,pp.230-1])[4]

原来不仅“政治学”、哲学、科学,就连欧洲的“经济学”甚至“政治经济学”也来源于中国的影响。

详见:董并生专著《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1] 张成权、詹向红《1500-1840儒学在欧洲》第245-246页,北京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第138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

[3] 胡寄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光辉成就》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 参看[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中译本第177页,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7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20 14:35:35
“重农主义”正名——Physiocratie的本意为“自然秩序的科学”
“重农主义一词的法语原文为Physiocratie,系由希腊文自然(φúσιs)和主宰(κρατέω)两字合成。意谓自然的统治,由此引申出人类社会须服从自然法则以谋求最高福利的涵义。这一特殊词汇据说创自魁奈本人,因为他对希腊语颇为爱好,加上长期从事医学研究与实践,熟谙人体生理机制,而生理学一词的法文Physiologie又与Physiocratie非常相像。不过,重农学派在鼎盛时期以‘经济学家’称谓。尽管杜邦1767年编辑出版魁奈著作选集时,在书名中首次提出Physiocratie一词作为他们理论体系的名称,在那一时期却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后来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将魁奈和其门徒的理论与重商主义相对应,……把他们称为‘农业体系’(Agricultural System)。 随着斯密学说的流行,Physiocratie这一专门术语也就成为农业体系的代名词。唯西方经济学著作在形式上仍沿用原来的术语,尽管在内容上往往因袭斯密的解释,仅把它看作是‘农业体系’或‘重农’主义;而中国或日本的经济文献连形式上也把这一术语译作‘重农主义’,称魁奈的团体为‘重农学派’或‘重农主义者’,称他们的理论为‘重农主义体系’。难怪中日学者中有人对此提出非议,认为把魁奈的学说看作只偏重农业是一个‘错误思想’,由此引起的误解‘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提出将此派学说称为农业体系‘确是不适当的名词’ ;或者认为应当把原来的法文术语按其本意直译为‘自然政治派’ 云云。
……所谓重农主义,根据杜邦的定义,就是‘自然秩序的科学’;或如迈尔西埃在其著作标题中所提示的那样,是‘政治社会的自然根本秩序’。”(谈敏《法国重农学派的中国渊源》第86-8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