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热潮的当下,市场、企业、资本热流涌动。互联网创新模式大浪淘沙,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箭在弦上。11月初,在以“中国新规划”为主题的财新峰会上,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前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联合创始人邓峰就创业、创新、融资等话题的发言亮点不断,特整理如下与众共享。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未来的风口在哪儿
创业融资误区
“很多创业者有一个巨大的误区,觉得融资时作价越高就越成功。投资和融资的过程好像结婚,你要别人给的嫁妆越高,别人对结婚以后的要求就越高;你的嫁妆要的很离谱,投资人在你的董事会、公司里面就会给你施加很多的压力。
过去一年是资本的“盛夏”,中国的资本市场过热,热到每一个创业者都认为自己的公司值1亿美金、几亿美金、几十亿美金。随着中国二级市场遭遇寒冬,冷风很快也传导到创业市场,今年的创业公司在投融资过程中面临非常大的困难。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冬天,而是秋天快到冬天的时候,处于合理偏保守的状态。
在资本过热的时候,融资的成本会低。对创业者来说,用10%的股权募100万美金或1000万美金甚至1亿美金,公司的战斗力肯定不一样。对于创业者来说,在资本过热的时候,快速的完成融资肯定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因此,价钱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五年前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兴起,谁也没想到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到了巅峰的状态。很多创业者觉得移动互联网没啥可做的了,而我的看法是第一轮的跑马圈地结束了,要想很容易获得巨大的成功,在中国今天的互联网第一波已经没机会了,但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对全社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机会在农村互联网
很多人觉得现在创业很困难,巨头林立。关键应该看未来十年的机会。举一个例子,我们两年多前提出来的农村互联网,现在仍有巨大的机会。今天一个500块人民币的手机就可以做到非常好的计算性能,2G的内存,16G的存储,500块钱就可以了,加上过去一年多4G在农村开始普及,这意味着农村将跨过PC互联网,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
农村缺了两代,一是缺了早期的IT,二是互联网,今天它会把这两个时代全部迈过去。也就是未来的五到十年里,农村将会迈过城市经历的二十年的演化,从IT化到互联网化到移动互联网化,三步并一步,跑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从这个角度看,农村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每一个角度、每一个维度都可以看。我认为这十年之内,会产生一大批百亿美金市值的农村互联网公司。”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改难度大
“民营资本参与混改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看能不能使自己规模更大,行业里的市场份额能不能更集中,或者能不能提供产业上下游的帮助。理论上来说,搞混改,民营企业能够利用国有资本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优势,而国企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决策机制或更严谨的治理结构。但是实际上,由于不愿受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督,民企一般对参股国有企业敬而远之,‘惹不起,躲得起’。现在国有资产中真正好的大多依赖垄断优势,比如中石油、中石化,轻易拿出来很难,即使拿出来,也会很少,且极为分散,这样民营企业的声音就极小,对它治理机构的完善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
而国企对搞混改的积极性也不一定高,因为国企会担心国有资产贱卖的风险。但是,混改的方向是对的,再不搞改革的话,今后一旦进入市场化,国有企业的压力会很大。
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误入大数据至上的陷阱
“近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数据分析的光荣与陷阱——从谷歌流感趋势谈起》,该文指出:大数据分析在实践中会出现巨大的系统性误差,因此,在数据分析中,不能只关心相关关系而不注意因果关系,必须避免模型对数据值‘过度拟合’。沈艳提醒,不能以为大数据可以完全替代小数据,她呼吁要防止坠入‘大数据陷阱’,力戒‘大数据自大’。
沈教授所指出的问题,正是若干年来,我们在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一直十分注意和努力想解决的问题。多年来,银行业在如何利用数据技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
以工行为例,在信贷风险方面,工商银行在非零售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客户违约率、损失率数据积累长度均已超过12年。在公司业务方面,工行开发了34个法人客户评级模型,开发了175个信贷产品的3类债项评级模型;在零售方面,开发了75个信用评分模型。在市场风险方面,工行制定了16个办法,开发了17个定价估值模型来进行风险价值(VaR)和压力风险价值(SVaR)的计量。除此,工行建立了全行数据质量的管理标准和平台,进行内部评级的复核验证,以尽可能减少失真数据的干扰和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的这种数据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仅为积累有关数据、开发这些风险管控模型,工商银行就先后花了将近15年时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坦率地说,我们从来也没有认为这一切已经是完美无缺的了。
许多事确实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真的要搞金融大数据开发,真的要靠有关数据来办互联网金融,就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所谓拥有的“大数据”真的足够大了、足够长了吗?自己拥有的数据中的信噪比问题有效解决了吗?人们的社交行为数据、那些非结构化数据都是真实的吗?
金融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除了技术还需要一系列的条件支撑,包括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眼花缭乱之中,要力戒浮躁,脚踏实地。互联网圈一些诸如‘流量为王,就是要靠烧钱来吸引客户’,‘互联网就是财富重分的过程,就是赢者通吃的游戏’,‘羊毛出在猪身上,猴数钱,牛买单’等说法,如果仅是开开玩笑、说说段子,那也未尝不可,但作为一个要对投资者负责、对债权人负责、对债务人负责、对市场稳定负责的金融从业者来说,如果把这真的当成了自己的经营理念,那是万万不可的。”
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联合创始人邓锋:金融资本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过去的科技发展有很大的问题,很多都是实验室科技,没法做产业化,为什么?因为不是市场驱动。
中国想要在科技领域学习美国的经验,就要首先看清美国科技发展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与中国的驱动力有何不同。
美国是由市场引导,金融资本推动科技的发展;而中国现在虽然也有进步与改变,但是对市场、资本对科技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认识不足,导致科技不能很好地同市场联系起来。
回看过去30-40年,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由风险投资投出来的。苹果、英特尔、Google、Facebook等等都是,这就是美国科技界非常领先世界的原因。中国要想向美国学习,不仅仅要学习其科技创新,而且要学习其模式,将经济和科技结合起来。
现在,中国有一个很好的时机与转折点。中国应该强调市场、金融对科技的引导作用,于此同时改革我们的大学教育,从过去的专业知识培育,到通才教育,都是知识教育为主,到增加能力教育,现在应该过渡到价值观教育,在大学推动创新教育,培养科技人才的企业家精神。”
作者:芮娜
来源:世界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