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340 3
2015-11-21
不少学者验证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时,使用技术非效率函数,解释与的变量估计出的结果符号相反,而且已经发到一流期刊上,因为使用Stata估计出的技术非效率没有时间变化,每个横截面都一样啊,使用的是面板数据,无法进行回归分析,那么我能不能使用使用技术效率(已经估计出的TE)函数,论述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呢?编辑会不会不认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1 19:26:31
1、因为技术非效率函数的因变量是技术无效率值,而一般解释的是某个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所以解释结果与变量估计出的符号相反。
2、可以考虑使用BC(95)模型。3、可以。不过这就是所谓的两步法了,估计结果有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2 22:03:27
beiluo08 发表于 2015-11-21 19:26
1、因为技术非效率函数的因变量是技术无效率值,而一般解释的是某个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所以解释结果与变 ...
谢谢您的回答,非常感谢,我的QQ是605885427,请惠存,我初来乍到,希望以后您能多指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2 22:05:35
beiluo08 发表于 2015-11-21 19:26
1、因为技术非效率函数的因变量是技术无效率值,而一般解释的是某个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所以解释结果与变 ...
估计结果就一定有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