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R语言的绘图基础
1、使用rgb函数设置颜色:
> mycol<-rgb(red=126,green=255,blue=211,max=255) #这里一定要加max=数值,来显示颜色的强度
> plot(1:10,pch="O",col=mycol)
> mycol<-rgb(red=126,green=255,blue=211)
Error in rgb(red = 126, green = 255, blue = 211) : 颜色强度211,不在[0,1]
2、主要的几种配色函数:
rainbow(数值):赤橙黄绿青蓝紫
heat.colors(数值):从红色渐变到黄色,再渐变到白色
terrain.colors(数值):从绿色渐变到黄色,再到棕色,最后到白色
topo.colors(数值):从蓝色渐变到青色,再到黄色,最后到棕色
cm.colors(数值):从青色渐变到白色,再到粉红色。
3、在绘图中设置颜色的命令通常有以下几个:
设置图中绘图元素的颜色col=
设置图中背景颜色bg=
设置图中绘图元素边框颜色border=
4、设置绘图中文字元素:
字体:font=数字1到4。1表示正常体,2表示祖逖,3表示斜体,4表示粗斜体。
颜色col=
大小cex=,表示字体缩放倍数,系统默认为1。
5、设置绘图中点的元素:
点的样式pch=1到25,也可以是用pch=“自选的点的形状”。Pch=0到14时,点是空心的,col可以设置边框颜色。pch=15到20是实心的,col可以设置其填充颜色。pch=21到25实心点,col可以设置其边框。
点的颜色col=
点的大小cex=
6、设置绘图中线的元素:
线条样式:lty=0~6:
0)不画线:blank
1)实线:“solid”
2)虚线:“dashed”
3)点线:“dotted”
4)点画线:”dot-dash”
5)长画线:”longdash“
6)点长画线”twodash“
线条宽度:lwd=数值,系统默认1
7、设置图形标题:
> title(main=list("主标题",font=3,col="red",cex=2),sub=list("副标题",font=2,col="green",cex=1),xlab="x标题",ylab="y标题")
#这里要注意的是,使用回车特殊字符”\n“为设置两行。在R中,特殊字符均使用反斜杠\来开头
8、坐标轴:
>axis(side=3,#设置坐标轴所在的边,取值分别为1到4,分布表示坐标轴下,左,上,右各边。
+labels=c(1,2,3,4),#通过向量来设置坐标轴刻度值的名称(图中上边的红色字部分)
+font.axis=3,#设置刻度值名称的字体(图中上边红色数字部分的字体,取值为1到4,1表示正常体,2表示祖逖,3表示斜体,4表示粗斜体)
+cex.axis=1,#设置刻度值名称的字大小(图中上边红色数字部分的大小)
+col.axis="red",##设置刻度值名称的字颜色(图中上边红色数字部分的颜色)
+at=c(0:3),#通过向量来设置坐标轴内各个刻度值所在的位置。(图中上边红色数字部分的颜色)
+tick=T,#系统默认为T,表示画出坐标轴,可设置坐标轴的颜色,刻度(坐标轴上面的小竖杠)的颜色,刻度的颜色
+col="green",#当tick=T时可设置坐标轴线的颜色
+col.ticks="blue",#当tick=T时可设置刻度的颜色(坐标轴上面的小竖杠)
+lty=5,#当tick=T时可设置坐标轴线的样式,lty=0~6
lwd=3)#当tick=T时可设置坐标轴线的宽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