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是最重要的职业,但这并不是学生选择主要依据。纵使是有一些职业是很无足轻重的,只要其收益的获得较高的话,学生的就业意愿自然就加强了。当然,这也主要是因为社会的道德与价值观的普遍影响情况,如果一个社会认为某个职位无比低贱,且社会道德与文化认同度较高的话,纵使从事该职业的获益较高,人们选择的意愿还是会下降,这受到社会普遍观念的影响。
2、我觉得孔子主要是从全社会角度去看问题,因为一但弟子所谓的道德高尚的行为被社会承认和接受(应该会这样,至少是会得到普遍的称赞),将形成一种外在的普遍价值观影响约束,也就是意味着说,每一个从国外赎回一本国奴隶后如果回国索要奖赏的话,将被社会普遍认为道德不高尚,这无形中使之奖赏的代价过高,成本过大。使得政策的激励效应被抵消。长此下去,将会有越来越少的鲁国人会从国外赎回奴隶;(这对投机商人的影响最大,将使得专门从事该事业的商业背负巨大的道德犯罪,无形成本太大,甚至有可能使得商人地位严重下降,甚至无法生存——在当时的情况很有可能)面对本国奴隶,更多的国人将选择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