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六岁就开始存钱,靠卖花生、送报赚零用金,十二岁买了人生第一张股票,十四岁存下第一个一千美元,五○年初推介了第一档股票,六○年代买下柏克夏海瑟威并跨足报业、七○年代入股华盛顿邮报、八○年代买进美国电视网ABC、九○年代成为全球首富,一生就是不断地财富累积。
巴菲特传记《雪球》裡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以下节录部分内容:
有一天巴菲特在图书馆发现一本书,是《一千种赚进一千美元的方法》。他在脑中看到数字的增长,就好像看到自己在草坪上,将雪球愈滚愈大。假如一元在几年后变成十元,那麽对他来说,一元和十元是相同的。
巴菲特坐在好友史都家门前的台阶,宣布他在卅五岁时会成为百万富翁。一年后,他踏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一九四二年春天他存了一二○美元,巴菲特与姊姊多丽丝合伙,为两人各买了三股「城市服务优先股」。股市在那年六月跌到低点,而「城市服务优先股」的股价从卅八.二五美元跌至廿七美元。多丽丝每天上学都一路「提醒」他,她的股票一直在跌。
巴菲特从中学到三个教训,并称此事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第一,不要老是想著买入时的股价。第二,不要不经思索就急著赚小钱。第三个教训与用别人的钱投资有关,假如他犯了错,别人可能因此生他的气,所以除非很有把握,否则他不想为别人的钱负责。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对政治的兴趣远高于赚钱,巴菲特则相反。六○年代美国境内反战声浪高涨,巴菲特和许多走上街头的人不同,他既不是和平主义者,也不是他父亲那种孤立主义者,但他深信战争是错误的,他开始邀请反战人士到他家向友人谈论这事,不过自己不会走上街头反战。
巴菲特入股《华盛顿邮报》过程,也十分戏剧化。他在七○年代入股华邮,随后华邮发生二个月大罢工,巴菲特与华邮创办人葛兰姆握手言和,巴菲特回忆道,他想让她了解,为你想要的东西,付出太多钱永远是错的,急躁是你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