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很多人认为,油价暴跌的主要原因是欧佩克石油供应过剩,但从众多数据表示,中国经济放缓、需求下滑才是油价暴跌的关键因素。石油价格走势显示,在过去15-20年,石油价格与中国经济的兴衰密切相关。
去年油价曾遭拦腰砍断,至于到底是不是沙特为扼杀美国页岩油而有意为之,还是另有其他原因,目前尚无定论。无论如何,要让油价上涨却绝非易事。
自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去年11月启动不减产策略以来,油价已经大跌40%。但即使减产也不太可能促成油价持续复苏,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慢。
【油价反不反弹欧佩克说了不算,中国才是主宰】
“如果你观察过去15至20年的油价走势和受到的意外冲击,就会发现它们与中国经济的兴衰紧密相关。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可能是打压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最大单一因素,这并非只是供应一方的事情。”
在全球供应过剩的背景下,中国成了各大石油产出国的必争之地。今年4月,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然而,中国经济放缓对石油生产国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中国三季度GDP六年来首破7%,而据调查,明年中国GDP增速仅为6.5%。
在欧佩克12个成员国准备下周开会之际,委内瑞拉警告,除非采取措施稳定市场,否则原油价格可能跌到25美元左右。如今油价低迷,欧佩克下周是否会宣布减产,成了市场关注焦点。
然而,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在1980年代中后期曾经减产,但油价并没有上涨。
【大空头高盛罕见削减欧元空头头寸,一波大行情来袭?】
随着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分化愈演愈烈,欧元周三一度创下七个月新低。就连大空头高盛也出乎意料地削减了欧元/美元的空头头寸,引起市场波澜。
受欧洲央行将祭出更多刺激举措的预期打压,欧元兑美元汇率周三触及七个多月低位,但随后出现一定反弹。高盛意外声称该行已经削减了欧元空头头寸,这吸引了一些市场人士的关注。美国金融市场周四将因感恩节假期休市,但笔者表示,不排除出现大行情的可能性。
据数位官员周三(11月25日)透露,在欧洲央行(ECB)下次会议召开前,欧元区各国央行官员正在考虑是否对囤积现金的银行业者处以罚金,以及是否扩大债券购买范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已明确表示,他希望扩大欧洲央行印钞举措,并进一步调降已然为负的存款利率。目前欧洲央行的购债举措主要用来购买ZF公债。欧洲央行将于12月3日举行政策会议。
为了缓和此举对银行业的影响,官员们在讨论分级利率,即对存储于央行的存款收费幅度要取决于储蓄规模,不过官员们对这一举措存在争议。尽管欧洲央行拒绝置评,但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德国2年期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跌至负0.4%的纪录新低。
随着欧洲央行与美联储货币政策分化的预期愈演愈烈,欧元周三一度跌破1.06创下七个月新低。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哪家投行像高盛那样坚定地看空,该行2015年的头号交易策略就是做空欧元。但高盛在周三欧元/美元触及7个月新低后却声称:
“因央行行动日益被市场所消化,我们已经削减了欧元/美元的空头头寸。”
换言之,与一年前不同,这一次欧元的下跌速度快于高盛此前预估。但这是否意味着高盛开始转为看多欧元?事实上,高盛在报告中依然重申对于欧元的汇价预期。
笔者解读高盛举措,认为近期美联储鹰派声明和非农报告加速了欧元的跌势,这使得市场上的欧元空头头寸过多,欧元跌势也显得过快,存在一定的技术反弹需求。但高盛未来一段时间仍可能继续加码欧元空仓。事实上,笔者的这一观点也得到其他一些市场分析师的认同。
此外,感恩节标志着西方假期的开始,对于投资者来说,这通常意味着年底前全年头寸解除的开始。然而笔者想提示投资者们,这次假期季和其他时节不同,因为未来三周,全球金融市场预计将有重磅事件发生,美国的货币政策环境将迎来新纪元。
美联储或将9年来首次加息,与之相对的,欧洲央行预计将增加货币刺激。笔者表示,尽管市场已大致消化了相关预期,但投资者对于两家央行具体的行为方式并不确定,欧元隔夜的下挫或是投资者之前并没有为欧洲央行更为激进的宽松举措做好准备,因此市场未来数周内将有更大的消化意外情况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