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2-26 14:10:00

这个问题,的确不仅是经济问题,我感觉的确有很多东西是经济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无限去外延它的范围,也会带来问题,还是跨着学科来研究问题,就想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被改成了中国发展研究中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4:46:00
来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4:47:00
茅于轼以及茅于轼的支持者们想一想,如果中国粮食不能自给,为了不让老百姓饿死,就得去国际市场买粮食吧,那么你们认为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能拿到定价权吗。既不能自给,又没有定价权,要么饿肚子,要么任人宰割。国际市场的大米价格是国内的5倍以上,你们现在还没有吃上这个贵的米,是因为中国的粮食还能自给。别以为供需决定价格,全球粮食产量略高于需求量,但是市场价格还能被炒上天。而且中国人买什么,什么价格就被炒起来。记住,如果十几亿人没饭吃,任何一个党也稳定不了这个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4:52:00

粮食是缺乏供给弹性的必需品,粮食自给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确保对粮食的控制。而如果用购买的方法去获得粮食就会面临竞购的压力,而且相当部分的竞购是来自投机商,从而造成粮食价格的上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4:58:00

茅于轼这观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骂他的早干啥去了?

茅于轼说了中国不要耕地,不产粮食了?人家只是说18亿亩耕地的线划得太保守,假设允许一部分产量低的耕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利大于弊而已。土地是稀缺资源,需求弹性很低,抑制需求受益的只能是开发商和政府,可笑还有人说开发商收买茅老。回去把经济学原理学好再来喷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5:22:00
茅于轼屡屡语出惊人,难道是在炒作自己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6:00:00
果然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么? 真有点想不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6:06:00

是啊 ,感觉茅于轼这么说,应该有他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6:07:00
原本不想说什么,可是看见很多为了自己利益的人在那里胡说,实在无法忍受,请那些在笼子里的经济学者或经济学的学习者,到农村看看,我们的耕地还有多少,再不保护你们就会发现连你家的祖坟都成立开发商惦记的地盘了。无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6:12:00
以下是引用jahguleth在2008-12-26 14:58:00的发言:

茅于轼这观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们骂他的早干啥去了?

茅于轼说了中国不要耕地,不产粮食了?人家只是说18亿亩耕地的线划得太保守,假设允许一部分产量低的耕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利大于弊而已。土地是稀缺资源,需求弹性很低,抑制需求受益的只能是开发商和政府,可笑还有人说开发商收买茅老。回去把经济学原理学好再来喷吧。

小兄弟,措辞有些激烈,伤身体啊!看来你对茅先生不错,但是也不用如此激烈的对他辩护阿,平和一些多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6:12:00
茅于轼怎么喜欢哗众取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6:36:00
难道茅先生有言外之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7:38:00

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就假设中国发展完全在和平和发展的环境之下,

是不是有些离谱?

况且这18亿是在中国耕地逐年减少基础之上的。

耕地一旦转为建筑用地之后,中国经过人口高峰之后,即使想不这些土地转回来也是不可能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8:30:00
老茅真是祸国殃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00:00
真是祸国殃民!
[em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07:00

我们绝对不能什么都依靠市场,否则就不会有全球粮食价格的暴涨与饥荒,也不会出现美国的次贷危机和股票市场如此巨大的跌宕起伏,等真正的粮食紧缺出现的时候,市场只会像恐慌的孩子一样——哭声一阵盖过一阵。

耕地必须得到保护,因为一旦耕地被用来建了房产,要再还原成耕地就难上加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07:00

至少有两点是不能赞同的,一是粮食产量和耕地没有有直接关系。粮食不和耕地面积有直接关系,和谁有直接关系呢?不能因为以前耕地面积下降了,而粮食总产量而在增加,就能断定以后也是这样,耕地下降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影响粮食的生产。二是中国完全可以依靠进口获得粮食。中国粮食需求量之大,世界市场能供得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08:00

我们绝对不能什么都依靠市场,否则就不会有全球粮食价格的暴涨与饥荒,也不会出现美国的次贷危机和股票市场如此巨大的跌宕起伏,等真正的粮食紧缺出现的时候,市场只会像恐慌的孩子一样——哭声一阵盖过一阵。

耕地必须得到保护,因为一旦耕地被用来建了房产,要再还原成耕地就难上加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19:22:00

问个简单的问题: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就能说明国内缺粮吗?

我倒觉得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号召国民们勇敢地去吃农村大米,而不是一味的迷信国外的大米农药少,营养。

只要大家买农村的大米,农民就有积极性去种大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0:00:00
说实话,对于市场这个东西我真的不是很放心,尤其面对今年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很多行业巨人纷纷倒台。当然,一个公司倒了,还不足以惊起多大的波澜,但是如果一个农业市场被击垮了,估计导致的不仅仅是骚乱。很多事情不是经济理论就能分析的透的,它涉及到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我不是说自己说的就对,但是面对一个关系到整个地球人类的安危时,我们再怎么小心也是不为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0:04:00

很早在经济观察报上看到茅于轼的这个观点,经过市场的最优配置是不一定非得保留18亿耕地不可,是可以把一些耕地用于效益更好的如房地产上,但是他分析的假设前提是粮食价格不因为中国减少耕地而大幅飙升。中国要石油,石油涨价了,中国买铁矿,铁矿涨价了。如果那天中国这么多人要大量进口粮食,粮食价格还不是飙升啊!此时或许那些用于房地产投资的土地收益又没有种粮食高了。但是耕地可以盖楼,盖了楼的土地再中粮食却不定好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0:55:00

地是房价高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保护耕地不仅是要确保粮食供给,更重要的是对农民的民生保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0:59:00

我的感觉是:

  从做人上讲,茅老师可以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从所受的经济学教育及其素养上讲,他几乎是一个门外汉。正是因为他在经济学上不专业,所以发表了许多让人大跌眼镜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2:25:00

    我认为高程度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多少有些理想主义。

    经济决策只是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方面,尤其是一个研究经济的学者,不能“一叶障目”,言必称经济。在当今世界,世界经济离充分一体化道路尚远,因此在国国联系中,经济,军事和以科技为重心的核心竞争力堪称“三驾马车”,说全球已纳入一体化,所有的问题可依赖于全球市场来解决无疑是“痴人说梦”。另外国与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因此,经济理论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模式,在美国,人口相当于中国的零头(根据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今天,美国的总人口是3亿549万456人),耕地面积有多少呢?美国国土总面积为96291万公顷,其中耕地达19745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150151万公顷)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7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顷)的2.9倍)。因此我认为农业是美国最不怕折腾的产业。两相比较,我们的劣势相当的明显,我们的农业是相对脆弱的产业,如果稍有动荡,就可能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

    在世界人口日益增多的地球上,我们看到优质耕地却在日益的,减少。因此从全球发展的战略考虑,要保护这些优质耕地,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耕地给我们的后人.

    中国是一个政策导向性的国家,即使茅老分析的即合逻辑又合理,在现阶段也不可行。一旦破除了套在各个地方的土地公有耕地国家保护的紧箍咒,竞相追逐远大于依附于优质耕地之上的农产品收益(目前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还相当低)的地产横财,将大行其道,尤其在当今耕地的使用者(农民)土地流转权益更本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喂肥了某些既得利益者,但最终受苦的还是以亿计的农民。如果一些土地成了商业用地,即使暂时解决了地产用地困局,取得了与农产品销售相比的更高收益,虽然商品房增加了,但农村没有土地的即将进城的大批农民(以亿计)和现在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无房人加上住房需要更新换代的等等诸多现实的或者潜在的购房人,在供需合力下,房价也并不一定能够和现在相比降低多少,所以在当前的国情下,国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是一个政策,更是一种战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2:56:00

茅老的这种观点实在是无法接受。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粮食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特别是在大国之间,这种地位越发不容置疑。

不再是是否会发生饥荒的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3:04:00

从一国战略高度考虑粮食问题可能更恰当些。理想的市场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毕竟市场总是不理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3:29:00

    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只会在理想状态下寻求一种简单的理论(以此成名,以达到不朽),但是没有真正想经济学的根本是什么,经济学的根本不过是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整个社会的最大财富和社会稳定等!

   中国的现实是只有强抓农业不放,同时实现中国现代化、工业化!我最不愿听这些所谓经济学家的言论,都是一些建立在自己主观世界的个人不负责任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3:31:00

个人觉得粮食安全确实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3:46:00
以下是引用xiashuchen在2008-12-25 21:31:00的发言:

同意楼上的 呵呵 把国家安全放在别人手里 也没事 因为世界一体化 我们不安全也就是别人不安全

看到第6页,这个观点是最新颖了,有空去罗布泊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6 23:51:00
不是“18亿亩红线”问题,关键是要合理预测我国未来的粮食消费,确定适当的自给率,然后估算我国的粮食用地,在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中尽量获取相对的平衡,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当然,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纯粹的市场化是行不通的,代价是沉重的。我国的大飞机项目的经历,已经给国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了。汶川大地震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直升机制造的痛。中国需要更多更好适用广泛的民用直升机,而目前中国又一时难以生产,为什么我们采购不到呢?市场经济哪里去了?---不要给我说军用,我们要采购民用直升机来保障中国人民的人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