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9564 112
2015-11-27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然而,今天的中国吃饭问题已经响起警报:去年进口粮食1亿吨,达到历史峰值。那么,将来,中国人的饭碗在什么地方,中国是否会遇到吃饭困难,如何化解这个困难?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当代人未雨绸缪有解决方案,否则,中国一旦吃饭遇到问题,社会稳定会在一夜之间崩溃。吃饭成问题,老百姓就造反,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这样的规律。因此,今天的我们需要居安思危,充分考虑到明天的困难,并且有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从而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篇:不断响起的粮食警钟
  也许大家认为,今天对吃饭数量不是很大,饭量比以前小了,原来大胃口饭吃三碗,现在饭大多只要吃一碗。其实不然,今天的中国人喝酒、吃肉、喝奶、吃鱼虾之类的东西大增,这些东西其实也是粮食转化物,都是从耕地中来的,都是从粮食中来的。由于粮食在转化成酒、肉、奶、蛋、鱼、虾过程中有明显的消耗。因此,今天的中国消费粮食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消费的粮食还在增长之中。而世界上粮食贸易总量只能够满足中国一半的消耗量,因此,中国人必须把饭碗抓在自己手里,否则,没有办法养活那么多高水平生活的中国人。

     第二篇:保护东北生态屏障
  世界上有三块黑土地,分别在中国东北、美国、乌克兰,都成为当地最大的粮仓,因此,东北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保护了黑土地,也就是保护了中国的粮仓。从长远看,保护好生态环境,东北黑土地才能永续利用,中国人基本的吃饭问题就有了,具体怎么办,相互探讨、相互学习:
  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是黑土地的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需要放在第一等的地位。
  2、林区需要全面禁伐,作为国家生态天然林进行保护。
  3、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有几百万人口需要吃饭,通过发展养殖业及加工业;林下种植业及加工业;旅游业及休闲度假产业;养生养老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对于这个国家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三篇:打通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在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区,当地水资源是丰富的,但是绝大多数耕地还是靠天吃饭。原因是什么?30多年改革开放,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老化,到处是病险水库,水通不到农田。因此:
  1、需要建设更多的高标准农田,这是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问题。
  2、水利建设需要弥补历史欠帐。
  3、兴修更多的水利设施,保障农田灌溉。

    第四篇:加强良种培育,实施粮食安全的金种子工程
  粮食要高产一靠良种二靠水利,加强良种培育,需要培育什么类型的良种呢?
  1、寒地小麦抗倒伏研究。
  2、水稻抗倒伏研究。
  3、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高产研究。
  4、水稻、小麦抗病虫害研究。
  有了良种保障,自然能够产更多的粮食;有了良种保障,粮食作物自然能够经受更多的自然灾害考验。

    第五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在中国的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有的是土地资源,缺的是水资源,土地效益没有办法发挥出来,那么就需要推广节水滴灌技术,这个技术可以节水70%。根据农业部的测算:相当于可以在这些地区通过节水造田5000万亩,增产粮食500亿斤。适合发展:
  1,滴灌水稻;
  2,滴灌小麦;
  3,滴灌蔬菜.
  等等,需水量少,产量高,不失为向科技要粮食的有效途径.

    第六篇:扶持生态农业技术
  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不仅对粮食的数量有新要求,对粮食的质量也有新要求,要求是什么?就是回想起小时候吃饭的味道,需要这样的农产品,对于这个,浙江省已经有一些实践,供参考:
  1、水稻田养蟹。
  2、水稻田养甲鱼、泥鳅、黄鳝、鱼等水产品。
  3、水稻田养小龙虾、河虾。
  4、水稻田养鸭子。
  这样稻米质量就有保障了,由于不施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稻米都是原生态的产品,价格自然就高了,农业经济效益也有了保障。

   第七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保护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2、实施耕地补占平衡。
  3、严厉打击开发区、新区、新城的囤地行为。
  保护了耕地,就是保护粮食播种面积,有足够的粮食生产的机会!

    第八篇:试点农林特产税
  1、选择粮食安全薄弱地区进行农林特产税试点。
  2、这些地方不种粮食种经济作物原则上要收税,保障粮食种植面积,保护粮食安全。
  3、税收分成原则上六四开,地方得六成中央得四成。使中央在节水农业造田、水利建设等方面有资金来源支持。
  实施农林特产税的目的,是防止耕地的过分非粮化开发。如种植花木,挖池塘养鱼、小龙虾、虾,种植蔬菜等高效农业。做到致富光荣,种粮食也光荣应该的社会气氛。

    第九篇,开发新疆,建设大粮仓。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开发新疆需要水利设施先行。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在现有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良种、水利、生态、科技的效益,但是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肉、喝奶、吃鱼虾等粮食转化物的增加,要保障中国的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还是有难度的。怎么办?需要开发新疆,化荒漠为绿洲,新疆有166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是开发农业的用武之地,才能在未来几个世纪真正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如何开发新疆呢?相互学习、相互探讨:

    第十篇:在额尔齐斯河下流建设一个河套平原
  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第三大河,发源于天山山区,最后注入北冰洋,在新疆境内流量有115亿方/年,流出国境有100亿方左右,应该把更多的水量留在国内。在额尔齐斯河下流,有一个冲积平原,分布在布尔津县、吉木乃县、巴哈河县,面积相当于台湾的面积,可以建设又一个河套平原,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等粮食作物。需要做的事情是需要建设相应的控制性水利工程,形成灌溉系统,可以造田1600万亩。

    第十一篇:引伊犁河水穿越天山入塔里木盆地
  新疆伊犁河每年径流量有167亿方,其中150多亿方流出国境,可以考虑引水至塔里木盆地。确保引水50亿方。国家对伊犁河谷所涉及到的县进行生态补偿。其中特克斯河引水40亿方(穿越天山),巩乃斯河引水10亿方(穿越天山)。只占水量的30%左右,原则上伊犁河水40%出境;30%河谷自己用;30%调水。
  伊犁河谷是新疆唯一能够吹到海洋气候的地区,过去那么多的水流出国境也是一种损失,那么调一部分进入盆地,可以造田1500万亩左右,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生计问题,也对国家解决吃饭问题有帮助。

    第十二篇(重磅):引通天河水进入塔木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周都是高山,水汽进来难,出去也难,因此,可以根据这个气候特征,从东、西、北三路引水进入塔里木盆地,通过30年—40年的延续,可以把整个塔里木盆地变成绿洲,既解决了中国的边疆安定问题,同时也让中国在几个世纪之内吃饭问题不需要担心。具体展开说说。
  引通天河水入塔里木盆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吃肉、喝奶(实际上是对粮食需求的增加)有巨大需求,而塔里木盆地有53万平方公里(不含山区)的土地可以开发,折合面积8亿亩左右,相当于江苏、浙江(七成是山区)、福建(七成是山区)、河南的面积之和;中国人口还会增加,吃饭问题比我们预料的要困难很多;可能需要2500亿元—3000亿元,其中遂道部分(或者管道)就有总长540公里。
  运行资金由发电解决,通天河有4000多米海拔,塔里木盆地只有1000米左右,有3000米的落差可以发电。可以发的电可能比三峡工程要多,原因是落差大;因此,建设时允许适度负债。引水80亿方/年。
  将来还可以把怒江、澜沧江上游的水引入通天河,使调水可以达到120—140亿方/年。这项工程实施以后,几个世纪之内,中国吃饭问题不用担心,包括吃肉、喝奶。
  说明:关于雅鲁藏布江引水:(1)上千公里的杨水成本是惊人的;(2)如何穿越冻土层是世纪难题,有专家提出是开凿40米的深井引水;(3)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投资可能会超过2万亿,是通天河引水工程的9倍左右,是中国财政不能承受的。
  而通天河引水工程适合了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特点,投资少,效益高。

    第十三篇:开发新疆的资金问题如何解决
  在确保中国18亿亩耕地的情况下,实施耕地补占平衡,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通过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来筹集所需要的建设资金。


    第十四篇:经略新疆,保持新疆的长治久安
  去年,新疆出现社会稳定形势的危机,然而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其实新疆的问题在于官富民穷,就业岗位少。老百姓做做吃吃,有活干、有钱赚、有稳定的家庭收入来源,社会自然就安定。具体政策分析如下:
  (1)集中苏州(吴江、常熟)、杭州、宁波、温州等援建力量,建设库尔勒纺织工业城,十年创造就业30万个。
  (2)集中江苏援建力量,建设霍尔果斯经济特区。
  (3)莎车县、墨玉县、巴楚县、鄯善县、皮山县等实施区直管。重点针对就业岗位创造。
  (4)从今年元旦(春节)开始,新疆的红枣、苹果、香犁、核桃等水果要作为内地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福利,适当分一点。
  (5)在新疆规划六个茶叶市场:乌鲁木齐、伊宁、霍尔果斯;和田、喀什、库尔勒。
  (6)在新疆规划若干个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伊宁、和田、喀什、北屯、霍尔果斯等,配套电子商务。规划从小到大,办在人流密集区域。
  (7)在乌鲁木齐规划纺织服装市场,在阿克苏、库尔勒规划棉花原料物流交易中心。
  (8)在乌鲁木齐规划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包括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玉石设计,就业规划为3000—4000人。
  (9)在和田、喀什规划玉石交易市场。
  (10)规划一批生产性博览会。如玉石博览会;茶叶博览会;林果及加工品博览会;旅游博览会;纺织服装博览会;酒业博览会;装备博览会、香料博览会(世界第三大香料基地)等等,结合产业发展兴办。形成万商云集乌鲁木齐的势头。
  (11)在乌鲁木齐、库尔勒、伊宁、喀什兴办四个花木市场。

    第十五篇,实施新疆产业振兴政策,建立系列产业振兴基金
  (1)设立新疆彩棉发展扶持基金,面积从小到大,产业从弱到强。
  (2)设立新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扶持基金。
  (3)设立新疆生物医药产业扶持基金。
  (4)设立新疆食品工业扶持基金。
  (5)设立新疆果品加工扶持基金。
  (6)设立新疆玉石加工扶持基金。
  (7)设立新疆电子商务扶持基金。
  (8)设立新疆畜牧业扶持基金。
  (9)设立新疆旅游业发展扶持基金。
  (10)设立新疆酒业发展扶持基金,额度商量办。
  (11)设立新疆金融业发展扶持基金,额度商量办。
  (12)设立新疆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基金。额度商量办。
  (13)设立新疆流通业发展基金。
  (14)设立新疆民族手工业发展扶持基金。如地毯、五金、刺绣等产业化。
  (15)设立新疆成长型中小企业扶持基金。
  (16)设立新疆会展业发展扶持基金。
  (17)设立新疆文化娱乐产业扶持基金。
  (18)设立新疆香料产业扶持基金。
  (19)设立新疆都市农业扶持基金。如蔬菜、立体农业、农家乐、园林绿化等。
  加上原来就有的纺织业发展基金,共设立20个产业发展基金;大量创造就业岗位。资金来源:
  (1)中央需要出资。
  (2)对口援助地区必要的出资。
  (3)新疆方面自筹一部分,有些基金额度不是很大。
  (4)来自社会捐助、中央彩票收入中的一部分。
  (5)援疆省份必要的支持,主要是企业投资。

    第十六篇:结合新疆实际,实施一系列科技研究
  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北京科研机构也参与。重点突破:
  (1)寒地小麦抗倒伏研究,特别是有积雪的情况之下;也可以通过与俄罗斯合作来实现。这个在额尔齐斯河下游开发时非常需要。
  (2)彩棉加工研究。
  (3)花生收割机械研究。
  (4)园林绿化研究。
  (5)生命健康产业研究,特别是和田、喀什长寿之乡的研究。
  (6)果酒研究、果品加工研究。
  (7)畜牧业加工研究、畜牧业新品种培育。
  (8)水利工程技术研究。

      结束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因此,需要首先稳定现有条件下的粮食生产,保障东北、中原、二湖等粮食主产区种粮的积极性,在保障粮食数量的前提下,提高粮食特别是主食(稻米、小麦)的质量,这样才有国家稳定的基础。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老百姓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耗会进一步增加,那么在现有科技水平的条件下,需要建立新的粮仓。最合适的地方应该是新疆,占全国1/6的国土,通过水利条件改善,化沙漠为绿洲,这样的例子,中国也不是第一个,如美国当年开发加州,通过引水工程,化沙漠为粮仓。要实施新疆开发,首先要稳定新疆,让当地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老百姓做做吃吃,社会自然安定,开发新疆就能够顺利实施。


(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7 14:13:56
第一篇:不断响起的粮食警钟
  也许大家认为,今天对吃饭数量不是很大,饭量比以前小了,原来大胃口饭吃三碗,现在饭大多只要吃一碗。其实不然,今天的中国人喝酒、吃肉、喝奶、吃鱼虾之类的东西大增,这些东西其实也是粮食转化物,都是从耕地中来的,都是从粮食中来的。由于粮食在转化成酒、肉、奶、蛋、鱼、虾过程中有明显的消耗。因此,今天的中国消费粮食的数量正在逐年递增,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消费的粮食还在增长之中。而世界上粮食贸易总量只能够满足中国一半的消耗量,因此,中国人必须把饭碗抓在自己手里,否则,没有办法养活那么多高水平生活的中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14:14:55
第二篇:保护东北生态屏障
  世界上有三块黑土地,分别在中国东北、美国、乌克兰,都成为当地最大的粮仓,因此,东北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保护了黑土地,也就是保护了中国的粮仓。从长远看,保护好生态环境,东北黑土地才能永续利用,中国人基本的吃饭问题就有了,具体怎么办,相互探讨、相互学习:
  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是黑土地的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需要放在第一等的地位。
  2、林区需要全面禁伐,作为国家生态天然林进行保护。
  3、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有几百万人口需要吃饭,通过发展养殖业及加工业;林下种植业及加工业;旅游业及休闲度假产业;养生养老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对于这个国家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14:15:41
第三篇:打通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在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区,当地水资源是丰富的,但是绝大多数耕地还是靠天吃饭。原因是什么?30多年改革开放,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老化,到处是病险水库,水通不到农田。因此:
  1、需要建设更多的高标准农田,这是解决水利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问题。
  2、水利建设需要弥补历史欠帐。
  3、兴修更多的水利设施,保障农田灌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14:16:22
第四篇:加强良种培育,实施粮食安全的金种子工程
  粮食要高产一靠良种二靠水利,加强良种培育,需要培育什么类型的良种呢?
  1、寒地小麦抗倒伏研究。
  2、水稻抗倒伏研究。
  3、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高产研究。
  4、水稻、小麦抗病虫害研究。
  有了良种保障,自然能够产更多的粮食;有了良种保障,粮食作物自然能够经受更多的自然灾害考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14:16:25
完整的一篇发出来,大师,精华限制很多{:0_24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