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274 0
2008-12-25

 中共中央11月28日上午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相当严峻。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要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四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五是要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创新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六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政策很全面,但却只能在很少的领域有所实践和效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市场秩序的稳定,但新自由主义者极力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他们认为政府的介入只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政府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只能充当“守夜人”,也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做一个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服务者,以确保市场活动的正常运转;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反对政府市场的干预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失灵时的自发调节不足以弥补市场的缺陷,思想和主义之争也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冲击涌动起来。

我觉得理论的正确性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论是哪种主义或者思想,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当然也有自己的实证;上世纪九十年代东欧各国的政府管制和闪电式改革导致了社会的动荡,而三十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则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低谷中走出来。从现状看中国现在遭受的经济冲击还不及西方的一些国家,但我们存在的问题不是现在在显露出来的,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购买和对外贸易,而如今国外市场萎缩,将会导致中国的很多外向型出口企业濒临破产或倒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而广阔,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呢?,我国放着自己的市场让别人去开拓,而我们却在生产链的低端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与分工;现存的市场机制无法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GDP的构成上来看,我国的GDP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国际贸易,而消费指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却占的比例很小,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从这种市场消费产品的分配结构来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较欧美低,消费品也应该大多是普通品,而中国的消费者却在优等品消费中占有很大一部分,侧面说明了中国消费结构的扭曲,供给与消费的脱节,也可以隐射出中国的贫富差距假设:穷人甚至连正常品都无福消受,一部分人还在以吉芬品为主要消费对象;而富人则享受高端消费品。因此我认为当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缩小贫富差距,增加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扩大内需,因为中国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中端产品,而中国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高端和低端区。

解决这种结构性失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果政府的调控力度过大,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前不久政府提出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我也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很多学者认为起征点的提高并不能对居民的消费倾向有多大刺激,但还有与之配套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也要有所建树,特别是重视低收入者的福利状况,以扩大社会消费群体;蔡肪在其《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中所强调的户籍管理制度也有阻于居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但要循序渐进,因为政府一时很难承担过多人的社会保障和费用。张五常教授提出的鼓励内供远胜与鼓励内需理论也是政策制度改革所要关注的要点,他指出了鼓励内供的三大好处:

一、            凡是鼓励私营内供就是鼓励私营工业,而内供有看头必然增加内需,用不着政府操心。二、鼓励内供,让私营者作决策,有市价的指引,出错的机会大减,而就是出错,私营的错失一般比政府的庞大项目小。三、鼓励内供是鼓励每个人主动地积极参与产出,是中国经改有成的要点,但从鼓励内需的角度出发,是由政府花钱鼓励,人民产出的性质是被动的——无可奈何地用作过渡协助可以,长此下去中国的改革前功尽废矣。我觉得把鼓励内供和鼓励内需相结合,双管齐下,可以改善中国当前的供需结构失衡的窘境,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

       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扩大中国的“中产阶级群体”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需不足,对外国市场依赖性强的现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