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8-12-29 11:27: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01:00的发言:

不过也可以用反证法证明。

我提出的那个命题其实等价于,如果“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的,必然不是Pareto效率的。

所以说,两个命题同真同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27: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23:00的发言:画图也可以看出P=MC时面积最大

关键是,什么时候,生产者剩余最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36:00
反证法,如果“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可以扩大总剩余,然后在已经扩大的总剩余中分出一块,这一块等于原有的总剩余,按原有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这样每个人获得了原有的剩余。多出的一块在所有人中不论如何进行分配,都可以提高一些人的剩余。(特别的,平均分配,将提高所有人的剩余)。因此当“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时,不是Pareto效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41: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9 11:2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01:00的发言:

不过也可以用反证法证明。

我提出的那个命题其实等价于,如果“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的,必然不是Pareto效率的。

所以说,两个命题同真同假。

等价命题可以很容易证明的。我在上面给出了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4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9 11:2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23:00的发言:画图也可以看出P=MC时面积最大

关键是,什么时候,生产者剩余最大。

关键是,判断Pareto效率不是看什么时候生产者剩余最大,而是看什么时候,总剩余最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44: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36:00的发言:反证法,如果“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可以扩大总剩余,然后在已经扩大的总剩余中分出一块,这一块等于原有的总剩余,按原有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这样每个人获得了原有的剩余。多出的一块在所有人中不论如何进行分配,都可以提高一些人的剩余。(特别的,平均分配,将提高所有人的剩余)。因此当“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时,不是Pareto效率的。

如果这种方案可以实现,也不是(楼主所提到的)价格机制所实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46: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43:00的发言:关键是,判断Pareto效率不是看什么时候生产者剩余最大,而是看什么时候,总剩余最大。

如果一种方案中,使厂商的生产者剩余变小,则不是Pareto改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47: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43:00的发言:关键是,判断Pareto效率不是看什么时候生产者剩余最大,而是看什么时候,总剩余最大。

实现“总剩余最大”的过程,也未必是Pareto改善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49:00

按上面的命题,总剩余最大,至多只是Pareto效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50:00

如果可能,差别定价可以实现pareto改善。前面的帖子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机制。

如果可以差别定价。那么可以对在原有均衡价格下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定一个价格,该价格等于原有的均衡价格,满足p=AR, mr=mc.因此原有的消费者会继续购买,厂商的利润不变。

同时对在原有均衡价不购买的消费者(其支付意愿低于原有的均衡价格,但高于边际成本的那部分消费者)定另外一个价格。该价格低于低于其支付意愿,但高于边际成本。这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增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5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9 11:49:00的发言:

按上面的命题,总剩余最大,至多只是Pareto效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我也没有说它是充分条件啊。

由于垄断竞争达到长期均衡时,没有实现总剩余最大,因此根据必要条件,因此可以判断垄断竞争长期均衡时没有实现pareto效率。

必要条件已经足够了,这里倒用不上充分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57: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36:00的发言:反证法,如果“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可以扩大总剩余,然后在已经扩大的总剩余中分出一块,这一块等于原有的总剩余,按原有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这样每个人获得了原有的剩余。多出的一块在所有人中不论如何进行分配,都可以提高一些人的剩余。(特别的,平均分配,将提高所有人的剩余)。因此当“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不是最大时,不是Pareto效率的。

在最前面(2楼),已经和楼主提到了:必须事先规定实现Pareto改善的途径。

前面所讨论的,都强调,实际交易的价格-产量组合,都是市场需求曲线上的点。

或者说,市场需求曲线上的点,哪点可使生产者剩余最大,哪点可使总剩余最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1:58: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53:00的发言:

我也没有说它是充分条件啊。

由于垄断竞争达到长期均衡时,没有实现总剩余最大,因此根据必要条件,因此可以判断垄断竞争长期均衡时没有实现pareto效率。

必要条件已经足够了,这里倒用不上充分条件。

请注意是:是“至多是必要条件”。

在楼主的意义上,必要条件也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2:02: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1:50:00的发言:

如果可能,差别定价可以实现pareto改善。前面的帖子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机制。

如果可以差别定价。那么可以对在原有均衡价格下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定一个价格,该价格等于原有的均衡价格,满足p=AR, mr=mc.因此原有的消费者会继续购买,厂商的利润不变。

同时对在原有均衡价不购买的消费者(其支付意愿低于原有的均衡价格,但高于边际成本的那部分消费者)定另外一个价格。该价格低于低于其支付意愿,但高于边际成本。这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增加了。

这是否符合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果"p=ar,mr=mc"表明厂商利润最大(“均衡”所自然要求的),如果再多生产可以让厂商利润增加,“原来的”价格-产量组合就不是厂商最优的。

******************

上述说法的问题在于:既假设市场上只有市场需求曲线(所谓“原先的均衡”),又假设市场上有不同的需求曲线(所谓“降低价格”)。

如果市场上有多条需求曲线,“原先的均衡价格”可能并没有意义,它是只针对哪条需求曲线的?或者说,“原先的均衡”,很不可能本来就不对应厂商的最优决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9 12:12: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2:08:00

楼主的问题是:

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点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吗?

如图的均衡点上,存在不存在继续PARETO改善的可能?

显然,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点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同时存在PARETO改善的可能。由于楼主只考虑单一定价,因此误认为厂商的福利不会变好。但在这差别定价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都可以变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2:11: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2:08:00的发言:显然,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点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同时存在PARETO改善的可能。由于楼主只考虑单一定价,因此误认为厂商的福利不会变好。但在这差别定价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都可以变好。

如果“非单一定价”可以让厂商的福利更大,原先的“均衡”一定不该是均衡——它不符合厂商的最优决策,厂商有进一步改变现状的动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2:2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9 12:1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2:08:00的发言:显然,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点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同时存在PARETO改善的可能。由于楼主只考虑单一定价,因此误认为厂商的福利不会变好。但在这差别定价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都可以变好。

如果“非单一定价”可以让厂商的福利更大,原先的“均衡”一定不该是均衡——它不符合厂商的最优决策,厂商有进一步改变现状的动机。

这个问题,涉及到深层次的问题,如何看待pareto非效率的情形。

根据张五常的说法,一切均衡都是pareto效率的。说非效率一定是忽略了什么约束。

要展开讲,话就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2:49: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2:2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9 12:1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2:08:00的发言:显然,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点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同时存在PARETO改善的可能。由于楼主只考虑单一定价,因此误认为厂商的福利不会变好。但在这差别定价下,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都可以变好。

如果“非单一定价”可以让厂商的福利更大,原先的“均衡”一定不该是均衡——它不符合厂商的最优决策,厂商有进一步改变现状的动机。

这个问题,涉及到深层次的问题,如何看待pareto非效率的情形。

根据张五常的说法,一切均衡都是pareto效率的。说非效率一定是忽略了什么约束。

要展开讲,话就长了。

很精彩的讨论,我刚看了一下,插一点我的想法:

当一方的剩余和总剩余之间权衡的时候,是否“卡尔多效率”能够更为现实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2:57:00

个人感觉,“一切均衡都是帕累托效率”,这一点需要有个前提:自愿作出此选择。

如果政府管制,那就不一定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4:01: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29 12:25:00的发言:根据张五常的说法,一切均衡都是pareto效率的

张五常的原话似乎是:“在现实经济中帕累托最优是处处满足的。”

https://bbs.pinggu.org/b8i2774.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4:05: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9 12:57:00的发言:个人感觉,“一切均衡都是帕累托效率”,这一点需要有个前提:自愿作出此选择。如果政府管制,那就不一定吧。

囚徒困境中的Nash均衡,大家认为算不算Pareto效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14:3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9 14: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9 12:57:00的发言:个人感觉,“一切均衡都是帕累托效率”,这一点需要有个前提:自愿作出此选择。如果政府管制,那就不一定吧。

囚徒困境中的Nash均衡,大家认为算不算Pareto效率的?

一看这个提问,我脑子里忽然来了五个想法,不及细想,先列一下:

1、对于个人选择,有无帕累托效率分析的前提?

2、对于两人的博弈来说,由于一方的得益既可能带来另一方的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所以很难讲。

3、两人的策略都是“点”,而非一个渐变的“线”(有更标准的说法吧,我先这么写上),

这样如果进行帕累托最优的分析,是否会将真正的最优“走过路过且错过”呢?

4、作为博弈之外的制度设计方(比如说阿扁案检察官),如果把它也列入分析,以犯人判的重为福利,

那么,至少整体而言是一个“希克斯——卡尔多”效率吧。

5、再把五常大师的说法引进来,整个现实就是帕累托最优的(“处处——时时”?我感觉不一定吧),

那囚徒困境的意思应该是“整个社会的福利因为他们的困境而更优了”。

一瞬间的胡思乱想,肯定有很多问题,欢迎各位批判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5:38: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12-29 14: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9 12:57:00的发言:个人感觉,“一切均衡都是帕累托效率”,这一点需要有个前提:自愿作出此选择。如果政府管制,那就不一定吧。

囚徒困境中的Nash均衡,大家认为算不算Pareto效率的?

个人倾向认为,囚徒困境中的Nash均衡(坦白,坦白),不是Pareto效率的。也许根据张五常的观点,是Pareto效率的。

另外,对前面的帖子做一个补充。

前面证明了总剩余最大是Pareto效率的必要条件,其实总剩余最大也是Pareto效率的充分条件。后者也用反证法证明。因为与必要条件的证明相似,这里就不证明了。

当然,从一个Pareto非效率的状态到Pareto效率状态,不必然是Pareto改进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1 16:02: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15:54: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12-29 14:34:00的发言:

1、对于个人选择,有无帕累托效率分析的前提?

2、对于两人的博弈来说,由于一方的得益既可能带来另一方的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所以很难讲。

3、两人的策略都是“点”,而非一个渐变的“线”(有更标准的说法吧,我先这么写上),

这样如果进行帕累托最优的分析,是否会将真正的最优“走过路过且错过”呢?

4、作为博弈之外的制度设计方(比如说阿扁案检察官),如果把它也列入分析,以犯人判的重为福利,

那么,至少整体而言是一个“希克斯——卡尔多”效率吧。

5、再把五常大师的说法引进来,整个现实就是帕累托最优的(“处处——时时”?我感觉不一定吧),

那囚徒困境的意思应该是“整个社会的福利因为他们的困境而更优了”。

一瞬间的胡思乱想,肯定有很多问题,欢迎各位批判探讨。

1、你可能要说的是: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有无帕累托效率分析的前提?这里等价的问,一个人是否时时刻刻都是理性的?

2、两人博弈,个人认为引入帕累托效率是必要的。

3、错不错过,关键看如何分析。

4、有道理。

5、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也是一个囚徒困境,这个囚徒困境中,没有第三方的警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1 15:54: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20:18: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31 15:38:00的发言:前面证明了总剩余最大是Pareto效率的必要条件,其实总剩余最大也是Pareto效率的充分条件。后者也用反证法证明。因为与必要条件的证明相似,这里就不证明了

一种配置到另一种配置的实现途径,并不是天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20:23:00

另外,“总剩余最大”这种说法,实质上假设了社会福利函数的存在。

阿罗不可能定理其实已经使“总剩余最大”这种概念变得意义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20:25: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31 15:38:00的发言:个人倾向认为,囚徒困境中的Nash均衡(坦白,坦白),不是Pareto效率的。也许根据张五常的观点,是Pareto效率的。

做出某种判断并不重要,关键是,判断的原则是什么,是否始终如一地贯彻某种判断原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20:29:00

“总剩余最大”,本质上是Kaldor效率标准——不过,vincent进一步假设:补偿总可以实现并且是实现了的(Kaldor不要求补偿必须实现)。

从“总剩余非最大”到“总剩余最大”,其过程未必是Pareto改善的,其过程中也未必天然能实现补偿。

(1)如果不能天然地实现“补偿”,“总剩余非最大”也可以是Pareto效率的。

(2)如果人们对“补偿”的看法不同(比如序数意义下),“总剩余最大”与否,可能本身已经没有明确意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1 20:39:0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20:41: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31 15:38:00的发言:当然,从一个Pareto非效率的状态到Pareto效率状态,不必然是Pareto改进的。

经济学里最大的困难其实在于:其中,“Pareto非效率状态”是均衡的,而“Pareto效率状态”是非均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20:48:00
以下是引用vincent_wgd在2008-12-31 15:54:00的发言:2、两人博弈,个人认为引入帕累托效率是必要的

有多大的必要呢?

经Pareto改善后的状态一定是Pareto效率的?

经济学(特别是制度经济学)还特别看重:self-enforced——不仅要提出均衡,还要提炼各种均衡的意义。

两人博弈中,如果“补偿”不是self-enforced,是不可置信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