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掌握大量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政府部门出现了部门垄断的现象。日益的集团化利益
使得公众脱离于福利改进的范围,他们只能算是利益的边缘受益者,这种受益还必须是来自政府的让步。理论界认为“效
率和公平是不可兼得的”后,就主张发展经济,主张效率优先,事实上放弃了对公平的保守和诉求,在巨大的物质利益冲
击下,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西方的符号突然间成为统治我们社会的语言。另外,那种“蛋糕做大以
后,自然就会解决问题”的观点,事实上被证明是极其错误的,在现在看来,极其悬殊的贫富差距比普遍的贫穷更难以
容忍,这当然不是什么“中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造成的,市场经济的引进已经使得广大人民能够接受财富的不同分
配,人民不是“仇富”,人民仇的只是在权力市场化的条件下的财富的分配,这种观点在《现代化的陷阱》已经有了非常
详细的描述。
温铁军在其《我们到底要什么》一书里指出:要遵循改革必须有民主的法制环境;丁小平也说过:资本主义只有在民主
的环境里才有发展的可能,否则就会成为不伦不类的封建经济。过多的历史失败难道还不能让我们醒悟吗?公平是一切
社会分配的前提,权力的介入必须加以清楚。秦晖也说过:传统的经济已经走到了极端,是一种“放弃”就受益的制度,
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成功不一定是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当然其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我并不想否认市场经济,经验
表明,至少从现在看来它还是一种比较“普世”的经济制度,但是我们必须要分清不同的社会国度,我们必须对市场经济
加以严格的界定和规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成为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差距加大的原因解释。
个人分析必定有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