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10 4
2008-12-29

 

 

前几天我与猫爪版主讨论时,他出了一道题目。

猫爪版主:我们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一个雪糕也可能对你有利,概率为50%。

所以对于你房子的价值小?

或者说,你选择这个雪糕而不选择这个房子?

期望值呢?和你的选择完全无关?

当然,你的“概率”也可以是你自己创造的,这个我知道。

又通过上面的东拉西扯混水摸鱼了。

我对你的“概率”和“期望值”的质疑呢?

概率就决定一切?

什么叫概率?

 

 

下面是我的回答: 

如果一个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那房子对你可能有利的概率为49%是相对于你的期望值或者希望达到的最大效用时的量值来说的;

 

同样,一个雪糕也可能对你有利概率为50%也是如此,你认为两个雪糕才能达到的最大效用(即边际效用为0)时。在某一时空中,【一个雪糕/时间(使用率)】/【两个雪糕/时间(达到的最大效用即边际效用为0时的效用标准率,这个效用标准率就是:最大机会成本率=最大机会成本/时间,即这一时间中的最大机会成本)】,由于在同一时空中,时间同一,所以,公式简化为:一个雪糕/两个雪糕=0.5即50%,房子的例子可以以此类推;记住:价值是:使用率/参照系的最大机会成本。两种对使用者有利概率之间的比较是价格即价值之比例,一个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这里包含了用时间来计算房子的使用寿命(保质期)也即使用时间,如果,房子的使用寿命(保质期)也是使用时间为70年,这个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应该是估计使用时间为70年的预期满足率,一个雪糕也可能对你有利概率为50%用时间来计算可能是1个小时的,70年=613200个小时,也就是说:613200个雪糕与那一个房子之间的价值之比例(价格)是(50%/613200个小时)/(49%/613200个小时)=(50%/每小时)/(49%/每小时)。也就是说,在每小时中你选择一个雪糕与那一个房子一小时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之比例(价格)是50%/49%时,你一般更加愿意选择一个小时来使用或者消费一个雪糕。

 

当然,房子的被使用的价值对象可能是你们一家人(比如,两个人),那么,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应该是对你们一家人来说,就是说房子对你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你个人自我的价值,而是代表你们一家人这个整体的价值(效用)考虑的大我的价值,所以,房子的被使用的价值是你们一家两个人共用,房子的被使用的价值应该被平分即除以2(这个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如果房子的被使用的价值对象是你们一家两个人,而雪糕的被使用的价值对象是你一人。所以,雪糕与那一个房子之间的价值之比例(价格)为50/49时,必须符合613200个雪糕的被使用的价值50%/1人∶房子的被使用的价值49%/2个人。即平均每个人时的物品的被使用的价值之比例。

 

 

物品的被使用的价值(有利概率),不仅仅包含时间,同时也包含人数(空间)的占有,一个物品的被使用者使用的价值(有利概率),与时间成反比例,使用时间越短物品的可以被使用者占用的价值可能越大;与人数也成反比例,人数越少物品的可以被使用者使用的价值可能越大;与物品的数量可能成正比例,物品越少的可以被使用者使用的价值可能越小。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在物品被使用者使用达到最大效用即边际效用为0时这个奇点之前。

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同物品被这个人使用的价值之间(效用)的大小比较,不仅仅是个空间上的使用价值问题,同时它还应该是包含时间这个的要素来分析。可见,一个人选择不同物品的策略,正是由这个人对不同物品的需求轻重缓急的顺序的判断去测量,从而选择的。

 

当然,我上面的分析主要是用平均统计的方法来分析,这种方法有利于让人们认识到:为什么同样使用价值的东西,寿命越长的物品被使用者使用的总价值(总效用)就越大,所以,价格也应该越贵的原因。

其实,如果是从人某一时刻一个雪糕与一个房子被使用者使用从而所产生的边际效用来说,

一个房子对你可能有利,概率为49%,一个雪糕也可能对你有利,概率为50%。

所以这时对于你来说这个房子的价值的确比这个雪糕小!或者说,你这时选择这个雪糕而不选择这个房子!有没有现实的例子呢?比如,你在某一时刻又饥又渴,再进食或者喝水不就死亡,面对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让你休息和乘凉的房子,一个是你他直接解除饥渴的雪糕,请问你应该如何选择?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不用我来回答吧?

 

 

 

 

 

[em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2-29 22:15:00

我猜想这就是经济学被人称为庸俗的原因吧,死钻牛角尖一点意思都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29 22:38:00
以下是引用mingqiong在2008-12-29 22:15:00的发言:

我猜想这就是经济学被人称为庸俗的原因吧,死钻牛角尖一点意思都没有

呵呵!此话怎讲?经济学被人称为庸俗,那么,那种学问不庸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0 09:35:00

先表扬你几句:

1、不再绕来绕去,而是直接回答问题,这就很好,态度是第一位的。

2、你对庸俗的态度还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3、你在讨论里面大量使用了“效用”这个概念,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正如我上面说过的:

你的概念体系,无论是马经还是西方主流,甚至是数学,和公认的体系都是不一样的。

我怎么能批判你这套完全自创并且不断修改完善的理论呢?

比如,概率在你的体系里,把时间、效用、环境甚至价格都揉和进去了,这有什么错?

可是这还是“概率”吗?

[em01][em01]

这个帖子和微观无关,转马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1 23:47:00

猫爪版主:我不知道怎么说你才好!几天没有上网,竟然发现你把我的几个帖子:《价值量的测量是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效用与健康、幸福 》、《关于猫爪版主的问题 》等等,转移到马克思板块,难怪我在微观经济学板块寻找不到。不过,这倒是次要的。也没有什么,但是,问题是你真的认为这三个帖子和微观无关,才转马经的,还是在下的回帖为难了你呢?这三个帖子放在马克思板块可能马克思板块的版主也未必认可吧?希望不会再出现转移到其他板块才好!

另外,我所说的一种东西对使用者(主体)有利的概率是:这种东西的被使用者使用的使用率相对于使用者效用标准率的符合程度的概率,这种概率不是一般所说的概率这种概念本身,而是指关于一种东西被使用者使用时对使用者(主体)有利程度的概率即我所说的“满足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1 23:57: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