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1-5 19:01:00

中国政府当前的政策应当是相对来说可取的,我们是需要新思维,但是我们彻底地改革是需要代价的,我们无法承受,如果说某位经济学家提供一套现对完善的新政策,我们愿意倾听他的理论证明,大家都来讨论交流一下,如果说确实可行,则采纳,在前进中去反思改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0:04:00
楼上不少人说要改革政治体制,不错,不过怎么改呢?多党制?放开报刊杂志管制、新闻自由?人大代表职业化?严厉的官员财产申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0:16:00

现在医院管制假医假药还满天飞,等放开管制估计一半国人都治死了。

就是因为有管制,所以假药满天飞,因为公为假者不受罚,私为假者罚不尽,只有让市场自由,自己去说话。如果是市场,做假者的惩罚当然不会像SL那么重,但会就其制假程度得到市场相应惩罚,从而规范从业者。而像SL,迫于公众压力和领导层的决心,明显处罚过重,这是管制所无法克服的地方。

在三十年前,你一定是一个反对改革的人,一如今天你反对放开管制的改革,其实一件事要动态的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0:23:00
呵呵,任何事情都是有联系的,就看能不能将这种联系讲通了,这个人把这个讲通了,明天又会有别人把别个讲通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1:01:00
中国政府需要转变调控的观念了,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藏富于民,否则国家越来越富,人民越来越穷,长远看是不会长久的。目前看这次金融危机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期,金融危机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这时一些利益链打破了,所以要按我们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对于就业的带动是一二产业难以比拟的。而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自上而下的短视,令人痛心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1:02:00

学而时习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2:05:00
邓小平没有鼓吹自由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2:28:00
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经济学人们可以适当的在经济学领域里运用一下“中国特色”吧。怀念邓小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2:42:00

见解独特,使人眼界开阔。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22:42: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3:27:00
怎么总是请他发表意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5 23:29:00

l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6 00:36:00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6 09:27:00

既然,上面人问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就把话说明白了!!

既然现在美国政府和伯南克超量发行货币是刺激经济,这样做是有道理的,那么就没有理由指责2001后格林斯潘降低利率,911后美国经济就要陷入衰退了,格林斯潘就是通过降低利率重新启动的美国经济。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一个北大的什么学院的院长还在21世纪上夸格林斯潘和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当事唱格林斯潘赞歌的好像就有这位许小年先生!!!

这里尤其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许小年说是中国参与制造了这次危机!!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中国通过外贸交易产生大量外汇,为维持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积累大量外汇,保证外汇储备,这几乎是外贸出口导向型区域成功唯一的经验(当事97年东南亚危机,这一点是被着重提出来的)。这是由中国的发展战略所必然决定的,而且这个战略也是被当作30年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的,换言之,大量外汇的积累、国内消费的不振只是这样发展战略的一个不良副产品。这位许小年对这样的发展好像也赞成的。我明白许小年的意思,许小年不就是说,中国大量出口,而没有将大量外汇用于大量进口,改善国内物质基础么!想一想97年的东南亚吧,当事东南亚的诸国可是完全按照今天许小年先生的指使做的,结果还不是97危机。

至于许小年说的什么国家管制之类,建议他参看最近南方都市报上对“茅于轼耕地红线报告”的评论就好了(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真空中的市场,将经济问题简单归结为放松管制、发挥市场机制,在今天的我看来,还不如不说)。

------------------------------------

以前的话有诸多不对的地方,这里道歉,说实话,其实我是赞同货币主义的许多观点的,只是这次危机的确暴露出了现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很多不足,如果仔细观察,人们能够从这次危机中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用于完善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看看以前作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这样危机的爆发才真正对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们需要的不是某某理论的辩护士

在我看来,许小年发表的这篇逻辑上实在说不通的演讲(许小年指责格林斯潘的地方用他的理论和现在认为对的地方恰恰是逻辑矛盾的),并在这里获得一片赞扬,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情急之下,不当之词,再次道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6 09:34:00

补充一句,许小年说的产业升级,从本质上将,其实是同中国这些发展的主导思路和他所赞扬的“市场主导”思路是由差异的,也存在理论矛盾的地方。

一片文章,存在很多问题,有看有水平的人怎么理解吧!!

顺便说,学术上的进步不是来自吹捧,而是来自相互的“挑刺”、苛刻的“挑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6 09:52:00

转载:

----------------------

南方都市报 茅于轼暴露了中国市场派的困境

茅于轼先生领导的天则研究所最近发布了一个“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的研究成果,遭到很多反对。老先生自己出面,写了篇辩驳文章,还是遭到许多反对。茅先生被很多人认同为中国“自由市场派”的领军人物。他的窘迫,其实也就代表了中国自由市场派目前的窘迫处境。这个现象,是值得好好讨论一下的。

  我要首先为茅于轼说几句公道话:所有那些攻击茅先生“汉奸”、“卖国贼”的言论,都是无稽之谈。说这些话的人,他们自己也未必真信,只不过中国人一吵起架来,就什么狠话、恶毒话都往外泼。我自己也有这样的遭遇,有时写了一篇符合大众观点的文章,就有成百上千的网络留言,捧我为“社会良心”、“民族希望”;隔不了几天,出一篇和大众意见相左的文章,立刻又会有成百上千的人骂我是“汉奸”、“卖国贼”等等。这类气话,不必理睬,也不必计较。

  但也有很多批评意见是言之有物的。对这些意见,茅于轼先生却并没有表现出一个“领军人物”应有的风度。在辩驳文章中,茅于轼声称,“反对我们的研究结果”的人,或者是“因为非法利益被揭穿”了,或者就是“对粮食问题缺乏认真的思考”,总之,不是坏蛋,就是傻瓜。听不进批评意见,而且贬损批评者的思维能力,这种骄傲的态度,如果是一个初出学术茅庐的年轻人,我完全可以理解,但对于茅老这个资历和级别的人,就须另溯其心态根源。

  老实说,不光是茅老,天则所这整份报告,在我看来,都很有骄傲轻率之嫌。人们常说,在学术上,惊人之论点必须有惊人之论据。要搞定粮食安全这样一个涉及十几亿人身家性命的课题,尤其是要挑战“18亿亩红线”这样一个既定国策、一个经反复宣传已经在很多人头脑中被视作天经地义的原则,研究者理当做到逻辑上高度缜密,事实上高度严谨。而天则所呢?它的主研究报告,只是运用最简单的供需弹性模型,代入了若干公开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不但是简化的,而且是外推的,能有多大可信度呢?仅指出一点为例:报告宣称要讨论“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可能性,但对产出弹性却仅仅采样了1991-2006年总共26年的数据,最后计算时仅仅使用了2004-2006年三年的算术平均值DD,用三年的数据来“研究”百年大计,指点江山,是不是太儿戏了一点呢?

  我认为合理的解释是:其实天则所在做这个研究之前,立场就已经预先设定了。那就是“自由市场最有效率,政府干预必须取消”。所以研究怎么做,模型怎么设,数据怎么取,大概也就无关宏旨,不妨粗放一点了。事实上,在有些自由市场派的单纯信仰者看来,“自由市场胜过政府干预”根本就无需再论证,反对这个结论那就是反对市场经济和挑战整个经济学,非是脑残和愤青们不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听到那么多的质疑声音之后,茅老先生不但没有像一个真正的大师那样抓住这个机会,给广大不明真相、“缺乏认真的思考”的群众们好好上一课,反而显得愤怒和不屑了。

  我对中国有些所谓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因为:他们的所谓经济学,正是翻来覆去挥舞“自由市场最有效率、政府干预必须取消”这一副对联而已。如果经济学仅仅是这样一副对联就可以概括,那就好比学了牛顿三定律,人人都能造火箭了一样。那么多高等研究机构还要每年花大钱养那么多经济学家在干什么呢?真相是:真实世界如此复杂,理想状况的自由市场,几乎并不存在。有人说股票市场大概是最接近充分有效市场的,但即便如此也有内幕交易。所以经济学家的真正任务,不是拿着牛顿三定律到处指点江山,用几条基本原理来削足适履地试图指导世界,而是要设法尽量运用自由市场理论,通过不厌其繁的模型建构,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对真实世界给出不同的度量、解释和预测。

  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很不市场化的国家,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经济学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做任何结论,就更需顾及多种变量。举个例子:每年春运,都有一批所谓自由派经济学家,出来主张火车票随行就市地涨价,认为这样对全社会最有利,甚至对农民工也更合算。从局部来看,这个道理完全没错,火车票价放开必然会使得火车运力的配置更加合理高效。但从全局看,中国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劳动力的自由市场。如果放开火车票价,必然有一部分农民工因为顾虑春节返乡的代价而放弃进城打工,而这会降低社会的经济效率。一个较高明的学者,尽管也相信自由市场,面临这课题,起码就要考虑在其模型中包括这两种效应,从而给出更加公允的结论。而更高明的学者,或许还会考虑更多的因素,其结论当然也会更加合用于现实。

  局部的市场化改进,在整体不市场的条件下,或许反而导致灾难后果。鉴于任何改进都是从局部开始的,那么,哪些改进最可能导致全局优化,哪些改进或许应当避免?这些才恰恰是我等大众迫切希望我们的经济学家们来指点迷津的。经济学家们从自由市场的原理出发,如果能灵活解答这些现实问题,无疑比整天蒙着眼睛开“市场化”这一味药方,要更为经世致用,也更加能让自由市场理念深入人心。(作者 吴向宏 系国际商业顾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6 10:04:00
俺总体觉得这些学者的理论知识总是不结合实际!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命题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各企业都能赚到钱的时候搞,是没有问题的!而现在这些企业都面临困境——主要就是销售的困境。这个时候让他们去搞创新,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个人觉得不太现实。国家现行的经济政策也是确实没有好的办法了。如果大家有好的办法,比这个只要稍微好一点的,拿出来,我想国家也会认可的。但是这些好的办法要经得起推敲才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6 11:3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6 17:14:00

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保证就业和社会稳定,如果5%或8%的增长,出现大量的失业和社会问题,怎么办?

政府具有调控经济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但有些行业是不能放开的(医疗改革的确

势在必行)。

??许教授的观点视乎太市场化了,市场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要有人维护,使之有序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10:26:00

凯恩斯主义的成功自然有其道理,不能一棒子打死,批判吸收是必须的,另外98年的成功也是有老凯的功劳的,连许教授自己都同意,为什么又说中国不需要凯恩斯主义呢?卸磨杀驴仿佛还不到时候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10:49:00
以下是引用stoneman22在2009-1-6 9:27:00的发言:

既然,上面人问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就把话说明白了!!

既然现在美国政府和伯南克超量发行货币是刺激经济,这样做是有道理的,那么就没有理由指责2001后格林斯潘降低利率,911后美国经济就要陷入衰退了,格林斯潘就是通过降低利率重新启动的美国经济。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一个北大的什么学院的院长还在21世纪上夸格林斯潘和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当事唱格林斯潘赞歌的好像就有这位许小年先生!!!

这里尤其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许小年说是中国参与制造了这次危机!!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中国通过外贸交易产生大量外汇,为维持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积累大量外汇,保证外汇储备,这几乎是外贸出口导向型区域成功唯一的经验(当事97年东南亚危机,这一点是被着重提出来的)。这是由中国的发展战略所必然决定的,而且这个战略也是被当作30年改革的成功经验总结的,换言之,大量外汇的积累、国内消费的不振只是这样发展战略的一个不良副产品。这位许小年对这样的发展好像也赞成的。我明白许小年的意思,许小年不就是说,中国大量出口,而没有将大量外汇用于大量进口,改善国内物质基础么!想一想97年的东南亚吧,当事东南亚的诸国可是完全按照今天许小年先生的指使做的,结果还不是97危机。

至于许小年说的什么国家管制之类,建议他参看最近南方都市报上对“茅于轼耕地红线报告”的评论就好了(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真空中的市场,将经济问题简单归结为放松管制、发挥市场机制,在今天的我看来,还不如不说)。

------------------------------------

以前的话有诸多不对的地方,这里道歉,说实话,其实我是赞同货币主义的许多观点的,只是这次危机的确暴露出了现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很多不足,如果仔细观察,人们能够从这次危机中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用于完善经济学的理论发展:看看以前作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这样危机的爆发才真正对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我们需要的不是某某理论的辩护士

在我看来,许小年发表的这篇逻辑上实在说不通的演讲(许小年指责格林斯潘的地方用他的理论和现在认为对的地方恰恰是逻辑矛盾的),并在这里获得一片赞扬,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情急之下,不当之词,再次道歉!!

你的文字倒也不算激烈,道歉就没必要了

许小年有说是中国制造了这次危机么?这样的判断也未免太低估许的水平或太高估中国的能量了吧

许的意思很明了:中国(以及其它亚洲国家)的高储蓄为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奠定了基础,如果亚洲国家没有大量的出口,美国在低储蓄率的情况下长期施行低利率,经济早起火了

这个观点我看不出有什么道德内涵,仅仅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判断,并不是主张“中国人应该为此负责”

东南亚国家在97金融危机中是“完全按照今天许小年先生的指使做的”?去东南亚问问,谁认识一个叫许小年的中国人?据我所知,东南亚国家以及韩国,在危机中是用的IMF的药方,你高估许小年的影响力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10:51:00
市场不是万能的,不要过分相信市场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08:55:00

你的文字倒也不算激烈,道歉就没必要了

许小年有说是中国制造了这次危机么?这样的判断也未免太低估许的水平或太高估中国的能量了吧

许的意思很明了:中国(以及其它亚洲国家)的高储蓄为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奠定了基础,如果亚洲国家没有大量的出口,美国在低储蓄率的情况下长期施行低利率,经济早起火了

这个观点我看不出有什么道德内涵,仅仅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判断,并不是主张“中国人应该为此负责”

东南亚国家在97金融危机中是“完全按照今天许小年先生的指使做的”?去东南亚问问,谁认识一个叫许小年的中国人?据我所知,东南亚国家以及韩国,在危机中是用的IMF的药方,你高估许小年的影响力啦

---------------------------------------------------------------------

首先说明,道歉针对我第一次发言中,隐含的对许小年先生进行“诛心”的意思,不是我后来的发言!!!

算了,我发现根本就没有理解我话的意思。不纠缠了,没意思,很没意思。鸡同鸭讲,顺便说一下,这里反应有些叫人失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8 09:52: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