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35 0
2009-01-04
很多人都说这次经济危机很严重,但是到底到严重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
首先,从国内角度看,这次经济危机是国内第一次和世界经济周期同步运行。在次级债刚刚出现时,很多人认为对中国影响不大,中国依然是一个
避风港。现在再看,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成为避风港。有人认为这是我国金融监管失误,开放过大导致的,我不这么认为。
因为次级债金融危机的实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看似是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出了问题,实际上就是美国实体经济开始下滑。只不过,通过金融衍生品被迅速放大,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之后金融市场再将经济下滑信号放大到实体经济,造成如今这种局面。因此只要欧美实体经济下滑,国内经济形势就不可能好。
相对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危机只能严重于当年。因为当时欧美经济形势尚可,国内所受影响的企业也多是沿海加工行业。不像本次危机涉及范围广。
其次,自1999年以来,美国还未遇到明显的衰退。互联网泡沫破碎以后,美国依靠房地产行业的优良表现,继续上演经济繁荣的剧目。因此当房地产泡沫破碎后,再也没有其他可以依靠的行业来支撑美国经济的欣欣向荣。因此不可避免的陷入衰落。可怕的是,再遇到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放大作用,加速和加剧了衰退的速度。让整个世界对未来经济形势更加失去信心。因此这次原本就是10年一度的深度衰退,变得更加让人恐惧。
第三,这次金融危机将改变80后的消费习惯。 80后中月光族颇多,从经济的角度讲,这是有益的。80后之所以敢于月光在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但是他们并没有经历过这种周期性经济衰退。97年的经济危机涉及面主要局限在沿海地区的加工企业。对大城市的白领影响有限。但是这次不同了,各大公司裁员降薪的消息不绝于耳。当白领们高度依赖下月工资来还信用卡的时候,却突然失业。这种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因此我相信经历过这次经济危机之后,80后的月光族比例会下降很多。
第四,由于本次经济危机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发生,我们的政府所面对的难题也远远难于以前所面对的难题。至少我认为现在政府的措施还不够,甚至说不正确。面对经济危机无非是4招: 
   1 加大投资
   减税
   3 本币贬值
   4 增加货币供应量
 
我个人认为最上策是减税,中策本币贬值和加大投资,下策才是加大货币供应量。
减税对于企业、个人效果都是明显的,通过企业缓交、少交各类税,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而对个人,如果能将个税提高到5000元标准,则主要消费群体--城市白领阶层每月应增加300元收入。可以有效刺激消费。
本币贬值可以帮助沿海加工企业提高出口竞争力,但是从产业升级的角度讲,是不利的。另外本币贬值从开始贬值到产生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由于J曲线效应,
从开始贬值到促进出口,恐怕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这几个月的时间对加工企业至关重要。
加大投资的事情我们在97年的时候也做过。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短期内可以帮助一些企业拿到些订单,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但是,此次危机影响不仅在沿海加工企业和农民工。还波及到大企业、城市白领。因此我觉得加大投资只能让很小一个范围受益。
最后增加货币供应量。银行从来就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银行在经济不好时,总重要的事情是风险控制。惜贷是必然的。现在要求银行要帮助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多贷款,是不符合银行自身利益的。特别是经济危机时,风险最大的,倒闭最多的是中小企业,因此增加银行信贷是很难实现的。恐怕更多的流动性会存放在银行。
 
第五,这次经济危机,会在各个行业出现企业倒闭,兼并重组。对于集中度低的行业,行业洗牌在所难免。这总的来说是件好事。
 
最后总结一下:
1本次危机影响深远。 乐观预计也要09年3季度到4季度见底。悲观估计恐怕要2010年,甚至是2011年。
2希望减税措施尽快出台,这样才能有效刺激消费。
3股市、楼市依旧风险很大。我个人认为楼市会进一步下探。企业经营发生困难,需要资金。企业主必然将所持有用于投资的房产兑现。如此房屋供应量必然增加,同时成交价格必然会下跌。房地产公司历来是高负债,如今形势不好,银行必然惜贷,甚至催还贷款。房地产公司的成片倒闭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倒是又有大批房屋进入交易市场。龚方雄说过,希望房价一次性降价到位,不要产生降价预期。但是这都是只在理论上存在。市场的变化绝对不允许一次到位。如果房价能一次到位,股市为什么不能,整个全球实体经济为什么不能。我个人坚信,北京房价应会降到08年峰值的50%-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