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CFA、CVA、FRM等金融考证论坛
28031 19
2009-01-06
<p>国内几个关于金融的论坛泡了这么久,除了本地,还有CFASPACE.第一次发贴,因为我还是个小菜鸟.</p><p>看到很多人在讨论FRM对数量控制的要求,居然发现CQF才是目前国内最难考最金融的证书.</p><p>不是广告,转一下他们的网站http://www.ccqf.cn/ 论坛http://quanthr.com/bbs/index.php</p><p>小弟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达人进一步指点.</p><p>CQF(Certificate in Quantitative Finance)——国际数量金融工程认证,是由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皇家科学院研究学者、对冲基金创始人Paul Wilmott等组成的国际知名的数量金融专家团队设计推出的国际数量金融工程认证。CQF总部设在英国伦敦金融城,美国纽约、中国北京等分别设立培训中心。CQF以国际领先的师资力量、高端前沿的知识体系、实用高效的教学模式,打造国际金融英才!目前,许多取得CFA证书的专业人士,都来参加CQF培训。CQF在国际上赢得了一致的认可和高度赞誉,其学员绝大部分就职于高盛、美林、摩根、汇丰、花旗、巴克莱、荷兰银行、美洲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毕马威等.</p><p>目前已有CQF含金量超越CFA趋势,而其入门条件也十分苛刻,不仅英语水平要达到非常高的水平,高等数学的基础也要非常扎实,概率微积分等都要能运用自如.</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3:48: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6 16:08:00
小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10:44:00
PaulWilmott:很多资格认证项目,应该说更多地是一个记忆测验,但也表现出了资格持有人的一种心态。比如,你有一个CFA认证,这就等于告诉别人,“我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从事金融事业,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严肃认真是最重要的。因此如果我是银行领导人,我会雇这个人。在就业市场上,你获得资格认证固然与所需的知识和智能有关,但可能更多地是一种职业心态信息的传递,表明你是一个非常勤奋、非常严肃认真的人。

  而如果你获得CQF的资格,也就等于告诉你潜在的雇主,我不仅对金融事业严肃认真,而且我具备了非常实用的数学和编程能力。在此,我指的不光是那些数学专业的人,也包括研究物理、化学、机械等等这些所谓硬科学的人,他们的确在量化方面真正具有优势。而从现代金融发展来看,你的数学方面越强,可以说对自己越有利。在西方,很多银行招聘时优先考虑数学、物理和工程领域的最优人才。如果还有职位剩下的话,才留给一些经济系和金融系的人。这目前在西方国家银行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10:48:00
PaulWilmott:CQF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尖端的工作。从对技能的要求来看,应该说是在CFA及风险管理方面的资格认证之上。在西方接受CQF培训全程为6个月,学费折成人民币大概在15万元,比CFA高很多。如果将金融方面不同的职业资格认证画一个金字塔的话,CQF是在比较顶端的位置。从CQF的学业课程设计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讲,它足以同一些大学的全职硕士项目媲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10:58:00
Why phd? 7 C" a7 S) e6 K, I2 _: d
“When trying to discover something new in any field, one has to spend many years thinking, making salse starts, wandering down blind alleys and stumbling into ditches, only to emerge again and keep going.For this,a PhD is a good, if painful, training.”-E.Derman(PHd physics(李政道的phd学生的phd,^_^),Fromer Head of Quantative strategies at Goldman,Sachs&Co.)    ?+ y. G% U% r# e$ h7 i
Why Finance? 8 O. ~& M; o" d1 C% h9 H" C
怎么说那? 人各有志,看你自己的想法,兴趣所在,以及你如何计划自己的将来了。我当初可能学测度论的时候太痛苦了,哈哈,但数学其实很有意思的(有篇北大wang shisheng 的学生写的文章,很搞笑)。目标,计划一定要有的!“人因梦想而伟大”!李开复的文章值得看看,思考一下就好了。也可以看看:凌志军:微软研究院的小子 们。这点其实很重要,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想做什么的话,也许我下面写的东西你基本都知道了。
! L2 T2 n   T8 v: A最近的Tsunami,死了好多人,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渺小的,我们做的事情又有多大意义呢?只不过是在做些trivial things 谋生而已,一生奋斗的价值怎么去评价?哈哈,扯远了,说不清的事情都!
3 s6 r' u' O   `/ Y- w6 l, u* `What is Finance?
# e9 p( S4 L" m# s# bWhat is Finance? 对没有finance相关背景的的人来说,what is Finance? 去美国top 20的Business school or Finance department 看看那些prof.的paper(如果能看懂那些paper title的话),就可以大体了解现在金融发展趋势了。 看JF,JFE,RFS ... 也很不错,不过没有看personal website 有意思。
+ u$ f, V4 ~2 ]4 o- R总体来说,现在做金融有两个方 面:Theoratical and Emperical.做thoeratical需要数学,工程背景,有基本的数学知识及编程能力(PDE,numerical methods,stochastic analysis,Fortran/C/Java/Matlab programming);如果做empirical,需要懂statistics and Matlab/R/Eview/Stata/SAS...
, H5 p% s/ r* V" B- S- g8 G/ Guantative Finance in UK(Filtration Ft {t-(9.2003-12.2004)}) 0 B# d   M9 x) Z- Q1 }! ?& q, R
总体来说,英国的金融跟美国根 本没法比,看几大期刊上(JF,JFE,RFS...JF 上有篇paper专门讲各种journal的排名的,哈哈)发表的论文数量就知道了。基本情况是,美国做新Model, 然后用美国的data calibration,然后再做implementation,extension;英国的拿人家的model,用英国的data再测试一遍,参照人家 的benchmark,然后得出相关“结论”,基本上就跟在人家后面走。而英国的phd 3年所受的trainning 跟美国 phd 5年所受的trainning 也相差太大了!说美国的留学生更优秀,更好,不承认是不行的! 看看美国top school 提供的Master in Financial Engeering 的课程设置就知道了,汗。sigh!!我不知道在那里的学生是什么情况,没有认识的人。 - l1 ]$ `$ N8 s: k( ~
Which University(UK)to Apply?(Filtration 9.2003-6.2004) 7 I7 C# p" O" p, E: o4 ]
就mathematical Finance方面,在London有这么几个学校:LBS,LSE,IC business School, IC CQF,IC Mathematical Finance, KCL, City, berbeck college ,London. London有多大的地理优势就不必说了。
4 [3 p/ |1 ]4 r- q! S; a4 L8 @如果能去LBS,LSE,真的是很幸运也很强。我跟两个LSE的PHd聊过,感觉人家的资源优势我们根本没法比,能去这两个学校,光是从同同学身上就够你学了。
8 G9 X1 n, a% f: BIC,Mathematical Finance,有M.Davis and C.Albanece,大家努力搞定他俩中的一个做Phd吧,哈哈。(知道的两个Albanece 的phd朋友,一个香港人,一个英国人,从CQF转过去的,Davis 曾经有个CBC的phd,CFA,FRM,PRM都考过了)。 . l3 l3 x9 W% ]) `0 ^9 E' i
Business School,professors,lectures我觉得满好的(对IC 有点偏爱 ^_^)。
9 Y; d1 K! j( A( U   P我个人觉得CQF其实不错,尽管遇到很多从CQF转校或者转系的。整个CQF 5,6个lecturer,有50 多phd^_^。想想3年之后,phd到手,还有3年的work experience,多好啊!
4 @' z4 ]/ s4 V% U! bKCL 数学系两个人很牛,Hugoton,Zermov,前者搞interest rate 的professor,后者满有实力的。最近也一直在招lecturer,新来的lecturer尽管都算是fresh PHd,但背景其实都不错,phd导师都是牛人。我当年拿到他的MSC offer,嫌学费贵,没去。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大有前途。    N$ }" O( ^* `( P5 O: h
Cass Business School,都说有不错的实业界关系,我是没什么感觉。认识两个中国的女生Phd,感觉都很不错. $ [6 L3 V1 ]% T: d
在London,好像Berbeck college的Quantative finance training(夜校好像^_^)也不错,不过学校排名不太高。它的training很受欢迎的样子。
; [   A2 ~1 m. H9 D7 K$ ]   r$ A出了London,有Oxbridge! 当初有个中国人(朋友的 朋友),被要求拿到IC MSC in finance 的distinction 作为condition。我当时申请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 哈哈,不太熟悉就。不过cambridge的 newton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很好!!!Oxford 也出了 Rebonaton,Joshi。 4 k* w( e$ E& t5 E' u1 y9 n& h1 h
剩下的有Warwick,Manchester, Lancaster, HW, York, Reading,...
' [8 Z2 \% M2 L% H我的感觉,Warwick 的MSC financial mathematics 不错的,教课的professors们,都可以。HW的Msc in financial mathemaics(joint with Edinburgh)也不错(学费超便宜,2003年 ,67××)。其他几个学校也有,不过名气小些。Hull,Exter 也有Msc in financial mathemaics。
' ~3 C9 B# v: d# F) W在UK,除了我前面说过的,有几个professors,值得提一下(都是我当初想陶瓷的,Oxbridge的我根本就没考虑)。 1 |2 D8 ~! H# m
Warwick,S,Hodges, financial mathematics, 不过好像从chair of the center退了,N.Webber(interest rate) 接任的,也不错的样子。 1 {) O0 m' ]% i- g2 q& ]
HW 做精算很强,(另外还有City和Kent)。A.Cairns 做interest rate,pension fund 的。还有几个其他的professors,感觉也不错。
& U1 @/ \- b$ H: EManchester,R.Stapleton ,做background risk的,JF 曾经发过10多篇paper。
, K3 q' \4 H# A/ c! n% YReading ISMA,有个Alexander(female),PRM(FRM?)的参考书她是两个主编之一,自己也做软件的。以上的只是跟当初google到的professor们,大家可以自己去各个学校的主页找自己领域的导师。 1 e2 h# p9 ?/ Y" [- r7 P+ s; C+ e
在英国,好像还真的没有多少中国人在academic做的很好的(IC 好像有个Herry Zheng,不过也是canadian 的phd).不像在美国,一堆数学物理,工程背景的人(Jun liu,Jun Pan,Ming Huang, Wu Liuren .......)在top school 做professors (参考4,年薪16万 ,美国大学finance department点评)。
" |; i: d# f. a   U6 z
4 Q( f! F+ ], s' M" u$ L我的想法(申请原则) ! {1 ?1 H& F" C9 O4 d
总得来说,能进好的学校,尽量争取,不要短视,在好学校交到的朋友(network)的价值远远超过你的学费,要有长远眼光。当然前提是,你有能力平衡你读书用的钱和你的学校。我当初相当于放弃了一个全奖,选了现在的半奖!人生就是在选择么,选择完了就是一种经历了。
. L. D- y1 E+ h* E+ I能去美国最好,我当时懒得动弹, 根本就没申请美国。哈哈。其实欧洲也有很多学校不错的(ETH,FAME....,Oslo univ.,),不错的professors的(Oksendal,Lando,Munk,Schwiezer,Eibeilin......). Australia的NWS也有几个人(BGM),Platen 在sydney tech好像。香港有两个学校(忘了哪两个)也不错的,人家的professors都是MIT,Chicago之类学校的PHD。其实,在上海,中科大开了个金融研究所,把Wall street的很多校友请了回去,不知道打算怎么发展! . t5 m; ~; s% D* M) T- b9 n8 K! \
Placement:
( X   `1 v3 B   e   @& |7 p我觉得主要是:
8 ]) H- y3 j# P% R! o: H9 q: U' c1. Academic(工作还是能找到的,学校好坏而已) 6 z" z- `+ j% P" i5 J1 j0 u8 ~
2.Hedge Fund and Investment Bank( Quant)
2 |3 P# M# ~: y! t# e关于 quant,可以看看Joshi的about a quant。 ! @& M$ p* c# D1 `9 P7 V
在英国读phd in mathematical finance, London 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只要你知道怎么去抓住机会。 5 k6 _9 {+ r+ e% ]" A7 Q9 O6 j

! Z4 y8 n* \. \/ l1 z如果你们的本科是学数学,物理,我觉得我们的数学知识会使我们受益终生!他们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是跟上帝打交道的科学,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会伴随着你!参考:回首来时路-对高雄大学应用数学系同学的讲稿. 6 M0 V1 S5 u. U# U

   c$ x- n% m: G我想说的是:
8 D. c* i   o' S)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6 \# W4 ?* Z/ e" M充满激情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 K+ J! d: r4 }# Q/ ]# q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你成功除非你自己对自己说了不!
% @1 [2 t5 |6 q. S: ^" I但,Always look for the joy in life! ) s& K, G" o; U+ X
(参考:从加州理工到高盛银行》 -- 粟耀莹) 8 v0 U6 y1 b" c" J, [& g' X

' o6 a0 f( j/ A* H7 n   e3 F下面是我想到的对申请phd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 有用的各种材料。 6 X% P/ I, g' F
几部电影 . V. C- @( p7 R+ G8 ^5 g; k1 c
“有这样一些影片,已成为构筑我的精神家园的一部分,它们赞美 了人类高贵的信念,是我经常要去回顾和审视的。《勇敢的心》 宣扬的是自由的精神,《最后的莫根战士》叙述的是爱情的悲壮, 而这部《刺激1995》表现的是希望的力量。每一次静悄悄地重温这些影片,都能让我们更深切地感悟到信念的尊贵和生命的可爱。”
% c: c: x7 c" Q* ^几本书: * q$ D7 @. ^$ C) t
徐小平 图穷对话录: / h1 o5 n# ]7 u
E. Derman :My life as a Quant-Reflections on Physics And Finance ' ^& a% y7 B4 e+ d8 w, U
& D; D6 J8 Y/ n7 _) W
Conclusion:
/ ?   J$ v; ?+ `) h. [2 O5 \重申一遍,写这个东 西是因为身边有些朋友问我申请phd的事情,我只是介绍一下我曾经的想法,以及我还没有忘记的一些有用信息和我认为比较好的文章,希望能给需要的人一点启 示,帮助。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我没有时间去认真证实,你们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了。至于如何去陶瓷以及申请技巧问题,奖学金申 请的问题,在很多BBS,website上面有很多相关的讨论贴了,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吧。寻找有用文献的能力是phd必须具备的,就把申请过程作为 trainning吧。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也蛮重要的,就把跟professors们陶瓷的作为exercises吧,^_^。training, exercise pass了,再加上一点运气(运气是需要的,仅仅当你实力不够的时候,年轻不是错吧?!所以找个欣赏你potential的professor啦,唉!还 是上面的exercises),你就是phd了。写到这儿,希望我的时间(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了!!!!)没有白费,能让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心愿达成! ^_^总之,enjoy life!希望大家都能顺利的申请到offer! ^_^ % Q' a' [* X4 D8 {$ M. z

5 A7 U" x1 v9 i# J; fReferences: 3 F0 y7 f" H0 ^5 @4 `5 N" }. J5 h% [
1。 李开复:成功 自信 快乐 李开复中国学生网 ! s5 H" H; L0 {' Q5 `9 }
2。Joshi: about a quant (他的personal website里有很个personal website list,从Wilmott上摘的)
; U# M' {$ ?4 y# ^3. 凌志军:微软研究院的小子们
7 }7 y: x% h) S4。 ???,年薪16万 ,美国大学finance department点评
0 T3 g* b$ P! Z& e2 p7 J6 ^: p! d# ?5. ??, 回首来时路-对高雄大学应用数学系同学的讲稿 ! T2 m8 r+ S5 V# E7 E
6.《从加州理工到高盛银行》 -- 粟耀莹

[此贴子已经被angelboy于2009-3-30 10:46: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7 16:28:00
呵呵,本帖不算广告,也算是CQF的推广了,给大家扫盲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