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们当时也是很瞧不起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认为他们好像学术功底差,数学基础差,没有什么创新的地方,文章著作都是有抄袭嫌疑。
后来有位老师告诉我,不要这样看待这些老师,他们基本上都是同一期学生中的佼佼者,可能由于国内经济学研究的大环境,或者是周围的研究氛围的影响,当然个别人可能是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他们现在的情况。不能过于求全责备。
我比较认同他的观点,我们的老师从智商上讲绝对不必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差,个别我们中的天才就另当别论了。至于他们的数学不好,那可能不能怪罪于他们自身,在他们的年代,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要求和想法。你说他们不是研究国际主流的经济学,我倒要问你为什么非要是国际主流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照你的说法,那激进经济学,瑞典学派这些个人研究的就不是经济学了。
我认同李斯特的研究思路,经济学具有其民族性和国家性,很大程度上是为一国发展和人们的福利而服务的,纯粹的经济学也要有,但不能只要纯粹,而不能忽视了其社会科学的基本属性。经济学还是不能和物理学在纯粹性上相提并论。
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早有定论了,我们不能过犹不及的片面强调数学,我觉得原则就是够用就可以,让你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能够让人信服的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在这个前提下你可以用高等数学,可以用偏微分方程,泛函,图论,拓扑,微分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