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哦呢,这个还是看各人了。我本科学数学的,研究生时候沉迷于计量,也算作了些东西,和导师写的一本关于计量的书也要出版了。但是做到后来我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因为当你用软件操作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没有考虑到数据本身是否满足理论上的条件,比如说大部分人是按照线性来做的,其实现行的情况很少见的。特别是EVIEWS到6以后点的选项很多,很容易就可以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结果是否正确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还要说明的就是,做计量依赖于数据,但是本身我们国家的数据就很有问题,统计年鉴经常有错误,这样就更加造成了偏差,最关键的是,从结构上说我们国家的宏观数据突变点比较多,这样依赖简单的回归(单位根,协整之类的)根本没有办法反映实质。
如果大家不认同我的话,我问下你们,当你们做单位根检验(c,t)到底是怎确定的,你们有没有正确的思考?我估计不少人就是想办法0阶的时候不平稳,差分以后平稳。谐正检验的时候jj检验时,那5种方法到底选区那个呢?
说个例子,gdp一般作都是不平稳的,但是你们把滞后期放在6阶以上,再看看结果,他是平稳的!!那你说他到底怎么确定阶数呢?数学里面有分数维,协整里面也有,但是大家都忽略了
现在我在国家的经济部门的研究处工作,感觉还是把经济理论学好最重要,那些模型和统计数据说实话吓唬人的,能骗骗外行。一般来说有模型比没有强,有积分形式的要比一般形式更加虎人,仅此而已
个人看法,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