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77 1
2009-01-12
中国的居民消费不足不是因为居民不花钱,而是因为可支配收入不足。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近日建议,国有企业留存的大量未分配收入,尤其是涉及资源性和垄断性的收益应当上交给国家,国家再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并拉动消费。

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拉动内需和扩大消费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点。樊纲日前在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论坛上发言指出,近年来,居民消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人们通常认为主因是中国人看重储蓄,舍不得花钱。

樊纲直指这是一种误解。储蓄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樊纲向北京晨报记者分析称,过去5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倾向一直很稳定,均在27%至30%之间,并不是储蓄的增长挤占了消费。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最近完成的一项国际调研也显示,中国居民的储蓄倾向低于亚太区的平均水平。

樊纲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企业收入所占比重过高,制约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要从根本上扩大消费,必须扭转这种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资源是由全民所拥有的。然而,近几年来,尤其是2003年全球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获得大量资源性和垄断性收益,这些收益成为国企的利润。”樊纲指出,由资源价格上涨所导致的企业收入增加不应当成为企业利润,而应该由国家统一支配。一些国家对此已经作出制度安排。俄罗斯曾规定,如果石油价格超过每桶27美元,则超出的部分90%应收归国有。

中国的国有企业曾长期不向国家“分红”。直到最近两年,石油企业才开始上缴“暴利税”,国家开始要求国企“分红”。但樊纲指出,总体而言,目前国企向国家转移的资源性和垄断性收益还很少,未来要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国家在得到这些收益之后,可以通过减轻个人税负和增加社保福利等渠道间接增加居民收入,最终拉动居民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 20:59:00
这是我们的党的干部! 鉴定完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