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订单趋于枯竭、隆隆作响的工厂陷入沉寂,中国经济高增长传奇的推动力――庞大的制造业部门已处于技术性衰退的边缘。
这幅灰暗的商业形势图景出自香港经纪公司里昂证券1月2日发布的12月号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调研报告。此图景或许预示着,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萎缩。
里昂证券的月度PMI报告在市场上广受关注,被许多投资者视为最有价值的中国经济先行指标之一。过去12周之中,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的恶化速度远超出任何人的预期;而今,该报告又表明了一个引人瞩目的事实: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经济非常脆弱,这也出乎市场意料之外。
PMI报告主编、里昂信贷首席经济学家斐思伟(Eric Fishwick)表示,12月份中国制造业极为疲软。“产值以创纪录的速度下滑,就业连续第5个月下降,积压工作量减少。”他指出,“PMI指数已经连 续5个月显示制造业收缩,这意味着占中国经济43%的制造业已接近技术性衰退。”
虽然PMI综合指数在11月创下新低后略有回升,但12月份41.2的数字仍大大低于通常视为正常的水平。作为扩散指数,50以下即意味着形势正 在恶化,而单项指数中的制造业产出指数已降至38.6,创下本报告的历史新低。分析家认为,将于1月4日发布的中国官方12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很可能也 会反映出悲观的制造业形势。
就在中国政府为恢复稳定增长而努力之际,制造业走势的进一步恶化预示着更艰难的前景。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社会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带 领本国经济以高增长新兴市场的姿态走出本次金融风暴,斐思伟认为,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虽然中国经济规模巨大,而且迄今为止仍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速,但 归根结底仍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并已受到出口急剧下滑的重创;其出口的萎缩不仅限于美国等大规模市场,也包括了曾为中国提供稳定需求的亚洲市场。
11月份,中国政府公布了5860亿美元的庞大经济刺激措施,其中包括大规模公共工程支出。有专家评论说,这是“力图用超级油轮拦截快艇。”
政治和金融评论家认为,尤其令中国政府不安的情况在于,中国制造业心脏地区的失业率出现了大幅上升。虽然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以应对危机,并缓解金融风暴对经济增长的打击,但其付出的努力却因这样的景象而减色:成百上千的工人来到工厂门前,看到的只是手写的停产通知。
随着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权威经济学家大幅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估算值;尽管如此,仍有专家表示,如果1月份出现更多失业、更多的工厂倒闭、出口继续下滑,那么他们只能进一步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值。
新年的警钟已经敲响。而今,即便是最乐观的专家也已经承认,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成为2009年经济下滑的重灾区之一。私人部门的分析师目前预计,今年亚洲至少会有半数国家陷入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