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579 5
2009-01-16
 历尽磨难的中国股市正在向越来越扭曲的方向发展。一年多来,市场经历了行政权力的疯狂打压,致使中国股市的牛头被人为扭断;最近一个时期,中国股市又经历了行政部门的疯狂拉抬,致使市场的预期已经被彻底紊乱。股市政策的暴冷与暴热显示出中国的市场经济还远没有找到真谛,这也预示着中国经济还没有真正摆脱行政依赖而转向市场依赖,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模式转变的道路仍然漫长而又遥远。

  我们说中国股市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这个市场已经只有行政预期而没有市场预期。行政权力把有形之手隐藏起来对市场进行暗中调控,神秘资金也大举进入对市场走势进行干预。现在的市场,所有的因素都不支持股市上涨,股市上涨的唯一动力就来源于行政干预所引发的“金融幻觉”。在国际国内的基本面全面恶化的情况下,政府如此治标不治本的托市之举隐含着巨大风险。由于在2000点附近累积了大量筹码,因而一旦市场出现方向性变化,这些累积筹码的作用就会全面显现。如果是向上突破,那么1900---2000点就会成为铁底;如果是向下突破,那么1900---2000点就会成为铁顶。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经济危机正在全面爆发并日益恶化,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下行拐点,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已经毫无希望,所有稳定经济的政策效果都是在挤压上市公司业绩,在这种历史上罕见的恶劣环境下,指望股市会向上突破并形成牛市就只能是幻想,股市的探底过程也必然还会延续并且会经历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本身就潜伏着巨大风险。在机构对股市的未来前景都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单靠散户的力量是不可能支撑起股市的巨大扩容压力的,股市的运行结果,就很可能使更多的投资者吞噬“维稳”的恶果,就像去年股市在3500点左右时的“维稳”那样。因此,要真正救市,就必须给市场以明确的预期,并且不能用政府预期来代替市场预期,而要做到这一点,核心中的核心、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是纠股改的偏,这就必须承认股改有重大错误和失误,并且采取果断措施对这种错误与失误进行矫正。在国际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即使解决了大小非问题都不会有牛市,而如果大小非问题不解决,熊市的离开和牛市的来临就都不过是痴心妄想和白日做梦。

  第二,这个市场已经不是由金融资本主导而是由产业资本主导。资本市场的最主要功能是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有效的市场不是由产业资本引导资本市场而是由资本市场来主导和引导产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与正常循环。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效的市场,就在于资本市场具有价值发现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即使整个市场大跌,但优质企业的股票却仍然可能大涨,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股市中才能出现巴菲特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和巨大获利者。中国的资本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无效的市场,这种无效市场的一个最典型标志就是齐涨齐跌,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市场上,就不能也无法做长期投资,而只能根据对趋势的判断随时调整投资策略。根据市场趋势的判断做出投资选择,这不是什么助涨助跌,而是对市场走势的领先把握,在中国股市中最稀缺的,正是这种能够对市场转折最先做出预测和判断的人。在2006—2007年,中国经济中的所有有利因素都在向股市聚集,因而那两年的股市就只有上涨一条出路,即使政府出手对股市进行强力打压,我也仍然对股市充满信心。在股市涨到5000点时,我曾经发表了《5000点的股市比1000点更健康》的长篇文章,因为那时的股市充满生机和希望;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利用牛市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来化解股市的内在矛盾,相反,却在对股市进行疯狂打压的同时疯狂扩容,致使大小非与大小限再一次成为中国股市的毒瘤,并且积重难返,只能再一次让投资者来为政策与决策失误买单。现在的市场,虽然最低已跌至1600点,但仍然毫无希望,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健康。市场在无缘地流血,股民在无故地流泪,财富在无谓地流失,中国股市在旧市场中的典型特征又一次在新市场中出现,决策失误已经成为市场难以承受之重。在大小非泰山压顶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凭借着手中的大小非已经成为整个市场走势与走向的主导力量,金融资本不但不能主导市场,而且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轻信舆论“忽悠”的投资者都很可能再一次成为熊市演化的牺牲品甚至祭品。这一点,市场与投资者都必须清楚,不能用任何的侥幸心理和心态来面对基本面已全面恶化并且在进一步恶化的中国股市。

  第三,这个市场的积极功能已经丧失殆尽而消极功能则尽显无遗。新股发行已经全面叫停,整体上市已经奄奄一息,市场的资金全面回流银行,中国进入资本时代的进程受到巨大阻隔----这一切,所影响的都不仅是市场与投资者的投资获利与财富增值,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延缓中国经济体制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全面跨越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产业高级化与集约化的全面转型,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机会已经被人为断送。

  当今的中国股市正处于冬季,但最寒冷的时期还远没有到来。走出熊市、走向牛市不仅时间会相当漫长,而且道路也会异常曲折。市场与投资者必须做好迎接三九严寒的准备,并且要捂好自己的“钱袋子”,从而在漫漫长夜中期待和等待黎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6 13:01:00
什么东西来中国了都要变个样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6 13:06:00

呵呵,曾经正常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21:47:00
习惯就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9 16:19:00
以下是引用guoqingchun在2009-1-16 11:17:00的发言:
 历尽磨难的中国股市正在向越来越扭曲的方向发展。一年多来,市场经历了行政权力的疯狂打压,致使中国股市的牛头被人为扭断;最近一个时期,中国股市又经历了行政部门的疯狂拉抬,致使市场的预期已经被彻底紊乱。股市政策的暴冷与暴热显示出中国的市场经济还远没有找到真谛,这也预示着中国经济还没有真正摆脱行政依赖而转向市场依赖,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模式转变的道路仍然漫长而又遥远。

  我们说中国股市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这个市场已经只有行政预期而没有市场预期。行政权力把有形之手隐藏起来对市场进行暗中调控,神秘资金也大举进入对市场走势进行干预。现在的市场,所有的因素都不支持股市上涨,股市上涨的唯一动力就来源于行政干预所引发的“金融幻觉”。在国际国内的基本面全面恶化的情况下,政府如此治标不治本的托市之举隐含着巨大风险。由于在2000点附近累积了大量筹码,因而一旦市场出现方向性变化,这些累积筹码的作用就会全面显现。如果是向上突破,那么1900---2000点就会成为铁底;如果是向下突破,那么1900---2000点就会成为铁顶。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经济危机正在全面爆发并日益恶化,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下行拐点,大小非问题的解决已经毫无希望,所有稳定经济的政策效果都是在挤压上市公司业绩,在这种历史上罕见的恶劣环境下,指望股市会向上突破并形成牛市就只能是幻想,股市的探底过程也必然还会延续并且会经历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本身就潜伏着巨大风险。在机构对股市的未来前景都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单靠散户的力量是不可能支撑起股市的巨大扩容压力的,股市的运行结果,就很可能使更多的投资者吞噬“维稳”的恶果,就像去年股市在3500点左右时的“维稳”那样。因此,要真正救市,就必须给市场以明确的预期,并且不能用政府预期来代替市场预期,而要做到这一点,核心中的核心、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是纠股改的偏,这就必须承认股改有重大错误和失误,并且采取果断措施对这种错误与失误进行矫正。在国际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即使解决了大小非问题都不会有牛市,而如果大小非问题不解决,熊市的离开和牛市的来临就都不过是痴心妄想和白日做梦。

  

牛市是人为终止的吗?具体是哪个人(政府)使用的什么工具“终止”了牛市呢?

中国股市又经历了行政部门的疯狂拉抬”大概是指出台的一些救市政策如下调印花税税率了,“市场的预期已经被彻底紊乱”,楼主的意思是,本来市场是预期要下跌的,政府出台救市政策,打乱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让市场找不到方向?是不是以此可以认为楼主是反对政府救市的呢?

行政权力把有形之手隐藏起来对市场进行暗中调控”——我知道有鬼,但我不知道鬼在哪?

所有稳定经济的政策效果都是在挤压上市公司业绩”——哪些稳定经济的政策是在“挤压”上市公司业绩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9 16:35:00
以下是引用guoqingchun在2009-1-16 11:17:00的发言:

  第二,这个市场已经不是由金融资本主导而是由产业资本主导。资本市场的最主要功能是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有效的市场不是由产业资本引导资本市场而是由资本市场来主导和引导产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与正常循环。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效的市场,就在于资本市场具有价值发现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即使整个市场大跌,但优质企业的股票却仍然可能大涨,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股市中才能出现巴菲特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和巨大获利者。中国的资本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无效的市场,这种无效市场的一个最典型标志就是齐涨齐跌,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市场上,就不能也无法做长期投资,而只能根据对趋势的判断随时调整投资策略。根据市场趋势的判断做出投资选择,这不是什么助涨助跌,而是对市场走势的领先把握,在中国股市中最稀缺的,正是这种能够对市场转折最先做出预测和判断的人。在2006—2007年,中国经济中的所有有利因素都在向股市聚集,因而那两年的股市就只有上涨一条出路,即使政府出手对股市进行强力打压,我也仍然对股市充满信心。在股市涨到5000点时,我曾经发表了《5000点的股市比1000点更健康》的长篇文章,因为那时的股市充满生机和希望;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利用牛市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来化解股市的内在矛盾,相反,却在对股市进行疯狂打压的同时疯狂扩容,致使大小非与大小限再一次成为中国股市的毒瘤,并且积重难返,只能再一次让投资者来为政策与决策失误买单。现在的市场,虽然最低已跌至1600点,但仍然毫无希望,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健康。市场在无缘地流血,股民在无故地流泪,财富在无谓地流失,中国股市在旧市场中的典型特征又一次在新市场中出现,决策失误已经成为市场难以承受之重。在大小非泰山压顶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凭借着手中的大小非已经成为整个市场走势与走向的主导力量,金融资本不但不能主导市场,而且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轻信舆论“忽悠”的投资者都很可能再一次成为熊市演化的牺牲品甚至祭品。这一点,市场与投资者都必须清楚,不能用任何的侥幸心理和心态来面对基本面已全面恶化并且在进一步恶化的中国股市。

 

即便是巴菲特的最爱可口可乐,一年以来股价也跌去了四分之一以上

中国股市齐涨跌的特性一点也不能否定长期投资的价值,在上市之初就买入并持有,如今即便股市经历了深度下跌,盈利也有好几十倍的股票也不少。相反,那些所谓趋势投资者,能十几年来不被市场淘汰的,又有几个?

所谓5000点比1000点更健康,哗众取宠之词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