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009-1-30 16:17:00
最根本的是进行教育方式的变革
------------------------教的内容是个中国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6:19:00
就是要使教育成为启迪人的心智(思维)的活动,
---------------在中国可以成为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6:34:00

传输(传授)知识为核心
---------------------以上两个观点同意,但这个观点不同意,大概是我对知识两个字的理解不同,我认为一个绝对定律是,只有知识才能启迪人的心智(思维),只不过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已,而这已经是国家政治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6:37:00

楼主真知,但不敢正面涉及,点到为止,很好的贴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18:42:00
  无所谓啦~~这个问题年年都讨论年年都没结果。这种事不是一般人能改的也不是说改就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20:29:00
以下是引用陈均锋在2009-1-30 16:34:00的发言:

传输(传授)知识为核心
---------------------以上两个观点同意,但这个观点不同意,大概是我对知识两个字的理解不同,我认为一个绝对定律是,只有知识才能启迪人的心智(思维),只不过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已,而这已经是国家政治的问题

知识就象食物,有待消化与吸收。对于外在的知识,只有消化与吸收,才能起到启迪人的心智的作用,就象一块猪肉,只有被消化成蛋白质并得到细胞组织的吸收,才能起到营养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20:34:00
以下是引用TDlemon在2009-1-29 11:01:00的发言:

我强烈建议,对不同地区状况和不同学校的水平,采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学校自己为自己的学生想办法。创造出一种最最符合他们学校的教学系统和方法。

不批判与消除“计划教育”体制,学校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自主权。当年,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经过改革,企业拥有了这个权力。而现在的学校则仍然没有这个权力,除非学校是国家计划外的学校。比如技校与中职学校它们的办学自主权就比其它学校更强,所以它能够更好地面向市场需要,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20:57:00

就大学读经济的感觉,我就认为,中国的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是很有问题的,依旧是中小学的教师处于高高的讲台之上,一人滔滔不绝,而下面的学生忙于做随堂笔记。。。然而讨论,理解的讨论真的很缺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21:12:00

而不象应试教育那样,以传输(传授)知识为核心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09392-1-1.html

以上两个观点同意,但这个观点不同意,大概是我对知识两个字的理解不同,我认为一个绝对定律是,只有知识才能启迪人的心智(思维),只不过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已,而这已经是国家政治的问题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dispbbs.asp?boardid=62&replyid=72184&id=409392&page=1&skin=0&Star=4识就象食物,有待消化与吸收。对于外在的知识,只有消化与吸收,才能起到启迪人的心智的作用,就象一块猪肉,只有被消化成蛋白质并得到细胞组织的吸收,才能起到营养的作用。

------外在的知识,太好了,这就是中国教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0 21:16:00
以下是引用xha2002在2009-1-30 20:57:00的发言:

就大学读经济的感觉,我就认为,中国的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是很有问题的,依旧是中小学的教师处于高高的讲台之上,一人滔滔不绝,而下面的学生忙于做随堂笔记。。。然而讨论,理解的讨论真的很缺乏。。。。

然而讨论,理解的讨论真的很缺乏-------------教育,在教育领域和社会问题中能让你真正的讨论和理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1 01:05:00

目前教育的问题就是首要的是体制问题,随着几年来的扩招,使整个教师陷入了一种极为"被动"的境地,高中扩招了,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大大减少,学生质量降低,招生商业化色彩浓厚,学生成了可以左右学校的第一力量,教师被动的去进行教育,说不得教不得,学生不会说老师,学生的一切不是也都成了老师的不是,因为老师有的是,学校要想生存就不能"得罪"学生,无论如何得给个"及格".哪里还有什么教学质量可谈!上面一说检查,全部都是编!假的东西太多了!原因在哪?在体制!中等教育说完了,大学就不用在多说了,意思是一样的,行不行的全上大学了,本科生质量整体下降,大学阶段教育的学生数量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基本等同,全端上大学,质量能好吗?研究生就跟不用说了,原先是导师带学生,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成了班级上课了,一个导师可以给几十人的研究生上大班课,一个导师能带10多个硕士生都是正常,和以前的教育哪还有什么可比!究竟谁能够给目前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买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1 07:50:00
以下是引用xha2002在2009-1-30 20:57:00的发言:

就大学读经济的感觉,我就认为,中国的高校的经济学教育是很有问题的,依旧是中小学的教师处于高高的讲台之上,一人滔滔不绝,而下面的学生忙于做随堂笔记。。。然而讨论,理解的讨论真的很缺乏。。。。

这就是楼主本人所强调的教育方式问题。“教师处于高高的讲台之上”也不要紧,只要教育评价方式不是国家强加给个人的,则我们可以把这种“高高在上”看作报告与演讲,演讲的内容能否为我接受,要由我自己决定,而不是教育者决定,不是“标准答案”支配我一定要死记这些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1 07:57:00
以下是引用leelj在2009-1-31 1:05:00的发言:

目前教育的问题就是首要的是体制问题,随着几年来的扩招,使整个教师陷入了一种极为"被动"的境地,高中扩招了,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大大减少,学生质量降低,招生商业化色彩浓厚,学生成了可以左右学校的第一力量,教师被动的去进行教育,说不得教不得,学生不会说老师,学生的一切不是也都成了老师的不是,因为老师有的是,学校要想生存就不能"得罪"学生,无论如何得给个"及格".哪里还有什么教学质量可谈!上面一说检查,全部都是编!假的东西太多了!原因在哪?在体制!中等教育说完了,大学就不用在多说了,意思是一样的,行不行的全上大学了,本科生质量整体下降,大学阶段教育的学生数量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基本等同,全端上大学,质量能好吗?研究生就跟不用说了,原先是导师带学生,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成了班级上课了,一个导师可以给几十人的研究生上大班课,一个导师能带10多个硕士生都是正常,和以前的教育哪还有什么可比!究竟谁能够给目前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买单?

在全新的教育方式里,学生变成了一群自己“觅食”的人,他们必须自己去寻找“精神食物”,他们可以不用去听老师讲课,可以整天泡在图书馆,甚至可以整天到社会上观察实习,总之,学业必须自己负责,学业的核心是增强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学习能力或者思维能力,而不再是应付考试,死记标准答案的能力。

因此,学生不再需要由老师判断其“及格”,老师的责任,是播撒一些“精神食物”以让学生们去“觅食”。

因此,教育必须是“开放的教育”体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31 23:04:00

各位的高见,在下略微看了看,但好像大家都在提议改革,似乎改革了就一定会很好一样。

或许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已经把马克思的革命论学的炉火纯青了,遇到问题想到的就是改革外在的制度,从来不自己反省,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外在造成的。在某些时候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在现在是万万要不得的。

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0:52:00

在我们这个国度里,马克思主义贯穿于所有领域,而所有领域的问题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关系.事实上没有哪个领域没有遭遇到人为浩劫的.

就教育领域而言,我们的宪法第二十四条所提倡的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哲学要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教育的设计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那就是要训练出能够运用辩证法的"人".如果对辩证法有相当认识,那就一定会发现,辩证法根本不是传承着生命本性和动物本能的人所能够采用的认识方法,那是万能的上帝才能够使用的认识方法.应试教育的根,其实就是辩证法.

什么都逃不过实践的检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已经让我们好几代人严重欠缺创新精神,我们已经为这样的荒滩实践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要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要解决各领域的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抛弃那些过分人为的主义主张,回归自然而然的发展.

25年时间营造一代新人,但25年前我们根本想象不到今天的社会人才需要,而现在我们也同样无法预知25年后的社会人才需要.很明显,一种前瞻的教育,那只能是中立的教育.教育应该在各类知识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教育应该在各种学习方法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教育应该在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7:49:00
以下是引用zhaorui888cn在2009-1-31 23:04:00的发言:

各位的高见,在下略微看了看,但好像大家都在提议改革,似乎改革了就一定会很好一样。

或许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已经把马克思的革命论学的炉火纯青了,遇到问题想到的就是改革外在的制度,从来不自己反省,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外在造成的。在某些时候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在现在是万万要不得的。

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改革或革命当然不一定变好,但不改革,则一定不好。对于教育来说,教育方式比教育经费问题更“内在”,相比西南联大,今天的大学哪个不比它更富呢?但是,又有哪个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7:54:00
以下是引用无知求知在2009-2-1 0:52:00的发言:

在我们这个国度里,马克思主义贯穿于所有领域,而所有领域的问题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关系.事实上没有哪个领域没有遭遇到人为浩劫的.

就教育领域而言,我们的宪法第二十四条所提倡的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哲学要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教育的设计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那就是要训练出能够运用辩证法的"人".如果对辩证法有相当认识,那就一定会发现,辩证法根本不是传承着生命本性和动物本能的人所能够采用的认识方法,那是万能的上帝才能够使用的认识方法.应试教育的根,其实就是辩证法.

什么都逃不过实践的检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已经让我们好几代人严重欠缺创新精神,我们已经为这样的荒滩实践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要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要解决各领域的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抛弃那些过分人为的主义主张,回归自然而然的发展.

25年时间营造一代新人,但25年前我们根本想象不到今天的社会人才需要,而现在我们也同样无法预知25年后的社会人才需要.很明显,一种前瞻的教育,那只能是中立的教育.教育应该在各类知识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教育应该在各种学习方法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教育应该在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

记得某人曾经说过: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面发展”,人的智慧,必定是有所侧重,并以这个侧重点为核心而扩展开来,至于这种扩展能否达到“全面”,那是不需要“人为”的事情。

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包含着否定。而这一点恰恰对“标准答案”构成了致命的打击。因此,应试教育恰恰是最违反辩证法精神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09:38:00

大家的看法都看了一下,我个人觉得教育不是像某位领导说的从娃娃抓起,而应该从老师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制度抓起,当制度不再把教师学历,论文数量和资历当作一切而是把教师能力,论文质量,教学理念当作一切之时,教师质量就好了,当制度不再把学校当做行政机关之时,学校质量就好了,当制度不再把学生的分数当做一切时,学生的质量也就好了,只有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0:30:00
个人认为我国的教育需要改变不简单是教育领导、教育方式、教育体制,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各方面协调改革,因为某一方面的改革很可能只是刚开始有一些冲击作用,可随后这种作用又被其他的问题所压制以至于无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0:40: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1 7:5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无知求知在2009-2-1 0:52:00的发言:

在我们这个国度里,马克思主义贯穿于所有领域,而所有领域的问题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关系.事实上没有哪个领域没有遭遇到人为浩劫的.

就教育领域而言,我们的宪法第二十四条所提倡的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哲学要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教育的设计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那就是要训练出能够运用辩证法的"人".如果对辩证法有相当认识,那就一定会发现,辩证法根本不是传承着生命本性和动物本能的人所能够采用的认识方法,那是万能的上帝才能够使用的认识方法.应试教育的根,其实就是辩证法.

什么都逃不过实践的检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的已经让我们好几代人严重欠缺创新精神,我们已经为这样的荒滩实践而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要解决教育领域的问题,要解决各领域的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必须抛弃那些过分人为的主义主张,回归自然而然的发展.

25年时间营造一代新人,但25年前我们根本想象不到今天的社会人才需要,而现在我们也同样无法预知25年后的社会人才需要.很明显,一种前瞻的教育,那只能是中立的教育.教育应该在各类知识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教育应该在各种学习方法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教育应该在各种意识形态之间保持中立的态度.

记得某人曾经说过: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面发展”,人的智慧,必定是有所侧重,并以这个侧重点为核心而扩展开来,至于这种扩展能否达到“全面”,那是不需要“人为”的事情。

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包含着否定。而这一点恰恰对“标准答案”构成了致命的打击。因此,应试教育恰恰是最违反辩证法精神的。

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精辟! 如果爱因斯坦也持辩证思维,那么就绝无可能写出相对论.爱因斯坦曾经解释过他的学习方法,他必须运用直觉去撇开许多东西不管,否则他们就会像布里丹的骡子一样,面对许多事物却不知该从何入手.爱因斯坦不屑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理所当然的.反观我们的教育,我们一直在淘汰持形而上学思维的爱因斯坦,一直在选拔持辩证思维的布里丹的骡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0:47:00

其实教育的问题已经改善很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3:1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5:23:00

我读过这样的一文,

章提交者:lixunl

   原文

 笔者在一所重点高中教语文,天天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所以讲解试题是经常的事情,不过大家不要以

为讲语文试题仅仅是语法文学等,我发现我们的语文试题经常有关于政治话题的,而且在潜移默化的误导

学生,以前我也只当语文来讲,但到了昨天我终于忍无可忍了,事情是这样的:
      有道压缩题目提到,现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经常讨论各成员国的人权问题,是进步的体现,但一些

西方国家常借口人权问题粗暴干涉别过内政云云,要是以前我也许会讲完就算了,恰好离下课还有一点时

间,我顺便问学生:你们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真正的问题在那里。没有想到我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对,

说西方国家经常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是世界警察。我很愕然,要知道他们都是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啊,马上

就要要上大学了,这样的思维习惯与认识,我完全可以肯定我们 国家的未来是堪忧的。于是我就给他们

解释,不为别的,只求对得起这些懵懂的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希望在他们心中留一点最起码的正

常的东西。
        我首先问他们,以前卢旺达国内兄弟民族互相残杀,死伤150多万人,他们的国家领导人不仅不

制止,反而煽风点火,那这样国际应该怎么办?他们又异口同声说要去制止啊,我说他们的领导人也会说

粗暴干涉了他们的内政啊,你们不是说国际警察很讨厌吗,他们不知道该如很回答了。我又问,非洲有个

国家的总统喜欢把他的政敌杀了然后炒了吃掉,你们说这样行不行,学生说当然不行啊。我告诉他们说:

但这个总统也说西方国家在粗暴干涉他国家的内政啊。学生有点瞢了,但还是认为西方国家这样做不对。

我接着问:你们既然说这样的国家确实没有作好,那该怎么办啊。他们有点悄悄的说,那他们可以自己解

决啊。我反问如果老百姓被统治者完全镇压住了,没有办法就只有等死吗。他们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我进一步提醒:那问题出在哪儿呢?全班一片茫然,我觉得机会来了。
       我告诉学生,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要看它的实质,回答问题首先要考虑答什么,再考虑

怎么答。比如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别国在指责你国的人权有问题,那你就告诉别人你做的很好,要他

们来考察啊,这样问题不是解决了吗,这也是抓到了回答的内容啊,至于怎么答那就好办了啊。那为什么

有那么多国家偏不这样抓住本质内容来回答,而要说别人粗暴干涉内政呢?这是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误导

,要你抛开内容求表面,不要你们讨论是否真的有人权问题,而是故意把你们引到所谓的民族尊严上去。

而且单看“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这句话,别国确实不 对,于是我们的学生就慢慢地跟着这样的思维方式

去考虑了,而根本就没有去想应该回答什么内容了。那有学生问为什么他们要误导我们啊,我说只有一种

可能,他们不是不知道要答什么,而是不好意思去答,所以干脆不问题引开,让你们兜圈子,还以为自己

在爱国。那为什么不好意思回答呢,因为他们国家人权确实不好。与是有学生问我,那西方国家这样做不

是侵犯了那些国家的主权吗?我告诉他们,这是犯同样的逻辑错误,主权是干什么的啊。回答说是保护自

己国家的,那保护什么,答保护土地与人民。假如主权国家不保护人民呢?换政府啊。那不能换,被镇压

呢?学生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因为他们知道又会掉进自己的思维陷阱里。我于是告诉他们,主权既然

是保护人民的,那么主权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民好啊,那么在暴政与外国干预实施仁政中选择,哪个是为人

民好啊?有些国家为什么老把人权与主权对立起来,也是故意把问题引到所谓的民族尊严上来,搞乱人民

的思维方式,而不看问题的实质是否对人民好。学生瞪大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问题

可以这么看,原来以前自己的思维方式被一些人故意误导。现在看来,要跳过我们的所谓的常识先考虑答

什么了,而不要瞎嚷嚷怎么答。
        我本来是教语文的,但我发现语文也存在教什么的问题,而不仅仅怎么教。我们探讨所谓的教学

法闹了半天在面子上兜圈子,而没有想过应该教些什么给学生,要知道知识包括人文型与技能型啊,人要

成材,仅有技能是不行的,人文是基础啊。而“爱,自由,平等,尊严,独立”这些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啊!可没有的中学教育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又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呢,又有多少人敢这样呢?长此以往,我

们不是在教书育人,我们在害人啊,可有谁注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5:54:00
很多事情很难说的,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的,中国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换过来,你当老板,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靠什么快速的认为他是人才?;你是大学老师,你靠什么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这时候最直接也是最省钱的方法就是看学历,一级一级的。
教改肯定是需要的,关键是怎么切合实际的去做。
我认为,现在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是做到了点子上,必须从上而下的改,才能有效果,现在需要的是推广和建立监督机构,其实国内根本不缺乏好的方法创意,关键就在监督问题。
下一步更关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这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良好的实习机制是关键,可这些被一纸劳动法给废了,如果可能,还是应该出台一个鼓励实习的法令,再辅助以监督机构,这样才能做到唯才是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6:33:00

自由最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7:01:00
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7:13:00
以下是引用陈均锋在2009-2-1 15:23:00的发言:

        我本来是教语文的,但我发现语文也存在教什么的问题,而不仅仅怎么教。我们探讨所谓的教学

法闹了半天在面子上兜圈子,而没有想过应该教些什么给学生,要知道知识包括人文型与技能型啊,人要

成材,仅有技能是不行的,人文是基础啊。而“爱,自由,平等,尊严,独立”这些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啊!可没有的中学教育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又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呢,又有多少人敢这样呢?长此以往,我

们不是在教书育人,我们在害人啊,可有谁注意呢????

教育必须破除“标准答案”式的教育方式。这是本文所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 17:16: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7:15:00
以下是引用理性大师在2009-2-1 17:01:00的发言:
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将某种标准答案强加给人,同时也在用自己绝对形式主义的人才评价方式与结果强加给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7:19:00
以下是引用snap_out在2009-2-1 15:54:00的发言:
很多事情很难说的,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的,中国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换过来,你当老板,在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你靠什么快速的认为他是人才?;你是大学老师,你靠什么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这时候最直接也是最省钱的方法就是看学历,一级一级的。
教改肯定是需要的,关键是怎么切合实际的去做。
我认为,现在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是做到了点子上,必须从上而下的改,才能有效果,现在需要的是推广和建立监督机构,其实国内根本不缺乏好的方法创意,关键就在监督问题。
下一步更关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这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立良好的实习机制是关键,可这些被一纸劳动法给废了,如果可能,还是应该出台一个鼓励实习的法令,再辅助以监督机构,这样才能做到唯才是举。

学历同样对发现真正的人才起到蒙蔽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历使社会对真正的人才的发现是增加了成本,而不是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 17:23:00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在他的《经济学》里指出过一种“统计性歧视”,以说明单纯从一个人的属类上看这个人是如何损害他在日常工作上的努力程度;他特别指出了教育背景的“文凭统计歧视”问题,认为单纯将一个人归属于具有某类文凭的人,是有损于他在工作上的努力进取精神的。他这样说:“当歧视扭曲某些团体的工作努力和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的时候,它就特别地有害于经济。这种现象称为统计性歧视(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即具体个人的情况都被按其所属的平均情况来加以处理。” 他同时以事例说明这种歧视:“雇主更多的是根据人们毕业的学校而不是成绩来选择雇员。但如果进行一种更为细致的考查就会发现,不太有名的学校的毕业生中也有许多优秀的工作者。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常见的基于学校平均质量的统计性歧视。在统计性歧视能够强化人们的成见,并能减少某一群体中成员提高技能和积累的激励时,它就显得非常有害。不妨分析一个上了一所不太知名的大学的人的情况,她知道在很大程度上雇主将根据其学校的质量对她进行判断,而学习成绩、所学课程难易程度、真正学到的东西以及工作经验都可能被忽视。结果,也就是说面临统计性歧视时,个人会减少投资于那些能提高技能和劳动质量的活动。” 这段话对当前中国较为严重的“文凭教育壁垒”问题具有非常针对性的揭露与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 17:25:3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