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170 2
2015-11-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28日在此间表示,要想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条件下实现2020年达成全面小康的目标,应在未来五年内持续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10月27日至28日,第十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高培勇在28日的致辞中如是表述。


      据悉,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GDP和城乡人均收入要实现翻两番。高培勇分析,根据目前的数据计算,这一目标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GDP的总值将达到8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达3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1800元。


    10月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5年每年GDP增长应为6.53%。


      “在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一个倒逼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效应的大环境。”高培勇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比作“天”,而中国目前正处在“地”上,他指出,从“地”到天需要一个桥梁,而这个桥梁就是宏观经济政策。“这座桥梁特别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扩张性效应来实现。”


      考虑到当前的国际经济的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殊背景,高培勇认为,仅仅研究年度性的扩张是不够的,未来五年中国很可能都处在周期性的扩张进程当中。


     高培勇还强调,要及时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总效应、净效应的评估,通过将货币政策效应和财政政策相结合,整体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是否是扩张的、扩张的效应与所需要的效果是否有距离,从而作出相应政策调整。


      “全面小康能否实现、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能够发挥实际效应,更多要取决于我们改革的进程。”高培勇指出,整个“十三五”时期不仅仅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布局问题,不仅仅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扩张性效应得以持续的问题,还包括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问题,“事实上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能够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得以到位,才可能使我们确保或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8 22:22:36
高培勇还强调,要及时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总效应、净效应的评估,通过将货币政策效应和财政政策相结合,整体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是否是扩张的、扩张的效应与所需要的效果是否有距离,从而作出相应政策调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9 04:38:5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高培勇院长的数字计算很可能是错误的。

中国去年的GDP是636,139亿元,今年的GDP估计为678,373亿元。

按文中所说:“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5年每年GDP增长应为6.53%。” 那么2020年的GDP应当为
    678,373 * ( 1 + 6.53% )^ 5 = 678,373 * 1.372017 = 930,728 亿元
注:这里的计算没有考虑物价因素。如果物价上升,那么2020年的GDP应当高于93万亿;否则应当低于93万亿。

文中又说:“高培勇分析,根据目前的数据计算,这一目标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GDP的总值将达到82万亿元”。怎么比上面计算的93万亿少了11万亿 (约合12%)?莫非高培勇预计将来5年的物价总计下降 12%?但物价5年共下降 12% 的可能性极小吧。而且,如果高培勇有这样的物价预期,他应当明确说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