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8638 46
2009-01-24

政府向社会无偿发钱,是用增加“过剩”的办法来解决“过剩”。

现在有人提出政府可以用向每个人无偿发行货币的方法来刺激经济,理由是现在社会商品或服务过剩,需要刺激消费。这个理论对不对呢,我们通过用事实分析来说话。

 这里,我先举一个母鸡的例子。现在设地球上只有10只母鸡,一天只生10个鸡蛋,每个鸡蛋的市场价是0.1货币单位。

 现在我们问,政府打算要用发货币的经济方法来达到,1、刺激母鸡生蛋呢?2、刺激鸡蛋的消费?3、刺激人们养母鸡?

 我们已知1,货币不能刺激母鸡生蛋,因为一只母鸡一天只能生一个蛋;已知2、虽然货币可以刺激鸡蛋的消费,但已知今天市场上只有10个鸡蛋,吃的人增加,显然鸡蛋的价格就增加,(已知在没发钱前是0.1货币单位一个鸡蛋,吃蛋的人增加了,鸡蛋的市场价还是0.1吗,这个问题不懂经济学的人都会回答)所以,在未发钱前鸡蛋是0.1/个,发钱后假设为0.2/个,这样发钱不发钱还不是一样?——就是说,假设人们无偿拿到了多一倍的钱,但鸡蛋的价格也假设增加了一倍,岂不是一分钱没多出来?

 所以,发钱理论只有剩下一个理由也只有一个结果3,那就是刺激人们养母鸡。先生们,您们要知道,今天的鸡蛋市场价是0.1/个,再刺激人们养母鸡,您们打算叫养殖户——明年——去跳楼吗!是不是明年政府还要无偿发钱呢?

 在理论上,母鸡的例子只是一个模型,如果把地球上母鸡的数量用N表示,把鸡蛋的数量用n表示,那N与n就准确地表示了母鸡和鸡蛋的数量。再用母鸡的例子,用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商品与服务的分析,就是说把母鸡看成是A,而把其他的商品和服务看成是B、C、D……那么母鸡的例子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商品或服务。比如汽车,你政府发钱了,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不可能从10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这就是说,无偿发钱的结果,不可能直接增加生产率,而间接可能导致增加了商品或服务的单位数量,——那么,生产过剩是不是就是因为商品或服务的单位数量的——过剩呢?——现在用增加“过剩”的办法来解决“过剩”,这是在哪里学来的学问!

 所以,政府向社会无偿发钱,只能使社会经济雪上加霜,当然唯一得到好处的却是政府财政的收入——因为社会上的流通在增加了。

(这里的“无偿发钱”不是指国家在财政预算下的福利等措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4 14:14: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4 13:58:00
好像比较牵强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4:12:00
按照楼主的示例和逻辑,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纯粹多余的东西,鸡蛋不要货币这个媒介也能到达楼主手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4:19:00
以下是引用曹国奇在2009-1-24 14:12:00的发言:
按照楼主的示例和逻辑,货币是经济活动中纯粹多余的东西,鸡蛋不要货币这个媒介也能到达楼主手里。

曹先生,看看您有没有办法推翻我上述的“母鸡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6:08:00

    看来,楼主没有理解货币信用是怎么回事。

    理解不了货币信用,自然要在货币问题上争吵不休。可以说从根本上失去了争论了立脚点。

    大家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还是无休止的扯下去比较好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4 19:31:00
以下是引用没学经济的高手在2009-1-24 16:08:00的发言:

    看来,楼主没有理解货币信用是怎么回事。

    理解不了货币信用,自然要在货币问题上争吵不休。可以说从根本上失去了争论了立脚点。

    大家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还是无休止的扯下去比较好玩。

========================================================

这里的问题很简单,跟理解不理解“货币信用”毫无关系,就是说,您们只要回答一个问题:

——政府打算要用发货币的经济方法来达到,1、刺激母鸡生蛋呢?2、刺激鸡蛋的消费?3、刺激人们养母鸡?

不管怎样,发钱除了得到上述三目的之一外,政府总不可能分钱叫人们拿去丢在马路上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4 19:31: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