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681 10
2005-08-30

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已经明显见效,而且已经波及到其他产业。近日,北青传媒的半年报显示,由于房地产广告大幅下降,该公司今上半年每股盈利仅有0.001元。

房地产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除了建筑、材料、化工等第二产业外,咨询、广告等服务业也与之密切相关,当房地产泡沫逐渐萎缩,房地产业萎缩或者说向理性回归的时候,是否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冲击?这是否正是国家在对待房地产问题上左右摇摆的原因?本就内需不足的我国的国民经济能够承受房地产业下降带来的需求萎缩的压力?

受累房产广告滑坡 北青传媒上半年净利润仅17万

受累广告滑坡,该公司每股盈利从去年同期的0.45元大幅下滑至0.001元

作为首家内地赴港上市的报业股———北青传媒(1000.HK)令投资者大失所望。该公司上周五公布,上半年净利润仅有区区1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630.9万元大降99.7%;营业收入总计3.6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38亿元下跌28.32%;每股盈利从去年同期的0.45元大幅下滑至0.001元。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系主任黄升民教授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北青传媒是内地报业“标杆性”企业,广告收入一直名列前茅,以此来看内地报业公司的收入都会有比较大的下滑。

本月12日,北青传媒曾发布盈利预警,表示以房产为主的广告收入下降将会对公司上半年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随后,瑞银曾表示,北青传媒受累于房产广告收入锐减,预计上半年纯利和营业额分别下跌20%和3%。

北青上周五公布的中期业绩让分析人士感到意外。“只有17万元的利润,这和亏损有什么分别。”一资深港股分析师认为,虽说宏观调控影响公司房地产广告收入,但没想到业绩下降得会如此离谱。

去年12月份上市的北青传媒,曾一度让投资者满怀希望。但仅过了8个月,公司业绩就大变脸。上周五,该股报收14.9港元,已较招股价18.95港元下跌了21.37%。

黄升民认为,报业广告收入下滑的现象下半年仍会延续。整体报业广告如何能恢复增长,仍要看广告支柱行业的情况。由于广告客户减少,估计北青下半年会调整经营策略,如加大其他客户的开拓,开展多种活动、调整版面等。但在北京市场,与《北京青年报》同类的报纸太多,竞争激烈,下半年北青要改变经营策略,扭转颓势依然很难。(杨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8-30 10:52:00

就是啊,房地产对经济影响太大了,拿对钢材市场的影响来说,建筑用钢今年比去年需求下降了很多,再加上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宏观性政策降温,各种钢管的价格从去年的平均4000元/吨,降到了如今的2000多元一吨。而铁矿石的成本却由于小日本的捣鬼,价格上涨了接近72%。上半年几乎所有的钢铁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水泥和电解铝行业。

不过由于像这样的行业中基本上都是国家控制的大型国有企业,所以有当地政府撑着,表面上还没有太大的危机状况,不过时间长了,5年或者10年之后都还这样的话,那就危险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30 15:40:00

的确有很大的影响,但还不至于让宏观经济也萎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30 16:56:00

不同地区不同,但总量将萎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31 17:40:00
房地产在宏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一时的萎缩可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但是经济不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房地产业重新调整洗牌的机会,从长远来看这一调整对经济是有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0 21:53:00

本人作品,关于房地产中的土地资源的配置问题和招拍挂制度,共大家欣赏。

分析房价的时候,从房地产市场本身而言,当然最主要理解的是从供求角度对比目前的开发商和购房者在交易的过程中,契约达成时对于价格、权利和义务种种的界定。但是这个市场出现的是,部分开发商通过对土地资源垄断实现的在房地产开发商市场中的定价权掌握,而购房者在组成中出现了大量的投机成分。这样的构成以及因此带来的市场选择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住房福利水平的下降以及对于真实购房者福利的侵蚀。

那么目前在房地产市场走向正常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是正本清源,即使得土地、资金以及最终的住房交易市场走向合理竞争的途径。

就土地市场而言,必须实现由市场发现价格和定价。由于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中土地资源不是由市场进行价格机制分配,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调拨,这样一来,人起了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那么由于权力导致的腐败问题必然产生。这种问题产生路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避免的出现。虽然在目前的大多数资源都已经实现了市场配置,但是土地资源仍然在市场和计划中选择。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土地资源中,按照制度经济学讲,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是分离的,因此在这种制度安排下,需要对于土地这个产权的整体进行分割,需要对于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分割定价。政府在出让土地时的收益应该是三者的综合,而目前考虑的仅仅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金,而对于收益权的定价机制没有建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