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11:41:11编辑过]
答复。
老李,你什么时候学会不斩头去尾、断章取义?
我的原话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率。
每个资本都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不存在“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到底去哪了(或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低于平均利润的那个部分来自何处)”的问题。每个资本竭力追求的结果,自然会出现“平均利润率”。
你拿资本家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批评我,岂非牛头不对马嘴?
老雷,你狡辩的有点太无耻了罢?
按你的个说法,还存在瓜分剩余价值吗?对于马克思而言是商品价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对于你而言则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你不会连这一点也不知道罢?换句话说,如果你连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与瓜分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都不清楚.那么你对马克思的无知实在是令人吃惊了.难为你是如何读的<资本论>噢对了,你读的是节选本.三卷原著可大概没见过罢?(剩余价值理论不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12:56:58编辑过]
答复3楼。
胡说八道。
商品价格不可能=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
真不害臊,到了这个地步,还在哪里无耻地充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15:32:19编辑过]
答复3楼。
胡说八道。
商品价格不可能=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
"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或者说,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卷三,176
"如果这种分工是按比例进行的,那末,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或按照这样一种价格出售,这种价格是由一般规律决定的这些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变形。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卷三716
“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卷三,30
送你三句话:不懂装懂,滥竽充数,自以为是.
答复:这就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是理论分析和总结,“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或按照这样一种价格出售,这种价格是由一般规律决定的这些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变形。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这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至于个别或零售商品价格,资本家追求的是卖得越高越好。
还犟!
我来多事,再让你看一遍:
李冬会介绍马克思说: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你认为马克思在说: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你是宁死不承认你的错误,还是脑袋不开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18:13:03编辑过]
我也来多点事。马克思确实认为,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生产价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不同于生产价格。
答复:这就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是理论分析和总结,“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或按照这样一种价格出售,这种价格是由一般规律决定的这些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变形。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这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至于个别或零售商品价格,资本家追求的是卖得越高越好。
对了,马克思这话说得确实是再清楚不过了。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看见了吗?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换句话说,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不同类产品才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此前,不同类产品是按照它们的价值出售的。看出来了吧,商品价值不同于生产价格。
这个人总是自以为是.
答复:这就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是理论分析和总结,“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或按照这样一种价格出售,这种价格是由一般规律决定的这些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变形。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这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至于个别或零售商品价格,资本家追求的是卖得越高越好。
还犟!
我来多事,再让你看一遍:
李冬会介绍马克思说: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你认为马克思在说: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你是宁死不承认你的错误,还是脑袋不开窍???????


答复。
你的确是小小小学生,理解能力太差。两者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马克思理论公式中,成本价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看个热闹看到这儿.这位雷先生太强大了.
人家也没有说成本价格不等于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哪.人家在说你的:
"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的发明创造呢.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换成成本价格就成了:
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马克思却说: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对于每一个生产者来说,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一样吗?劝你别描了,越描越黑.
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也没能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共产主义也越来越渺茫了!!
答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专门指出,中国的社会革命就是“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毛泽东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他搞的“社会主义改造”或者说“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那种“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主义就是大家都能够拥有企业股权,占有社会生产资料。能够实现投资专业化、自由化。
规范股份公司,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是一元/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向全社会公开出售。这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越来越渺茫,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
答复:这就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是理论分析和总结,“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或按照这样一种价格出售,这种价格是由一般规律决定的这些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变形。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这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至于个别或零售商品价格,资本家追求的是卖得越高越好。
还犟!
我来多事,再让你看一遍:
李冬会介绍马克思说: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你认为马克思在说: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你是宁死不承认你的错误,还是脑袋不开窍???????


答复。
你的确是小小小学生,理解能力太差。两者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在马克思理论公式中,成本价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看个热闹看到这儿.这位雷先生太强大了.
人家也没有说成本价格不等于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哪.人家在说你的:
"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的发明创造呢.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换成成本价格就成了:
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马克思却说: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对于每一个生产者来说,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一样吗?劝你别描了,越描越黑.
答复。
原来你是指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的问题。
对于每一个资本家来说,他所追求的是剩余价值。他不管什么平均利润。经济理论分析的是资本家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
马克思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条件下,最终商品价值会按照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出售。每个资本家才会皆大欢喜。
马克思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
你真无耻,人家说得是你对马克思原意的篡改问题,关资本家追什么何事,那不用你废话:
这下是你对别人说的话:
你对《资本论》的理解有问题。
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率。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411616-1-1.html
而马克思说的是: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你这明显地在强奸马克思的原意.
你是不懂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不同,还是有意强奸马克思原意,你自己最清楚.你无耻到了极点.
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也没能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共产主义也越来越渺茫了!!
答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专门指出,中国的社会革命就是“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毛泽东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他搞的“社会主义改造”或者说“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那种“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主义就是大家都能够拥有企业股权,占有社会生产资料。能够实现投资专业化、自由化。
规范股份公司,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是一元/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向全社会公开出售。这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越来越渺茫,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
请你尊重马克思的原意,关于中国革命,马克思是指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过渡,而不是指别的什么.你的篡改行径令人作呕.
--------------------
答复。
请你自己找到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好好看看。你别不学无术还倒打一耙!
-------------------------
呵呵,你的脸皮可真厚,好,我就找来给大家看一下:
"在印度和中国,小农业和家庭工业的统一形成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此外,在印度还有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村社的形式,这种村社在中国也是原始的形式。在印度,英国人曾经作为统治者和地租所得者,同时使用他们的直接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以便摧毁这种小规模的经济公社。如果说他们的商业在那里对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的影响,那只是指他们通过他们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消灭了纺织业,——工农业生产的这种统一的一个自古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样一来也就破坏了公社。但是,就是在这里,对他们来说,这种解体工作也是进行得极其缓慢的。在中国,那就更缓慢了,因为在这里直接的政治权力没有给予帮助。因农业和手工制造业的直接结合而造成的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省,在这里对大工业产品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因为在大工业产品的价格中,会加进大工业产品到处都要经历的流通过程的各种非生产费用。同英国的商业相反,俄国的商业则没有触动亚洲生产的经济基础
从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的过渡有两条途径。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而与农业的自然经济和中世纪城市工业的受行会束缚的手工业相对立。这是真正革命化的道路。或者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资本论>第三卷.373
瞪大你的眼睛好好看一看,马克思到底在说什么时候的中国革命呢?
真是无耻之尤!!如猪八戒一般倒打一耙的恰恰是你.不学无术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也没能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共产主义也越来越渺茫了!!
答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专门指出,中国的社会革命就是“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毛泽东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他搞的“社会主义改造”或者说“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那种“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主义就是大家都能够拥有企业股权,占有社会生产资料。能够实现投资专业化、自由化。
规范股份公司,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是一元/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向全社会公开出售。这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越来越渺茫,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
更关键的是公有制基础的松动不是按市场化进行的,是装进了少数特权的个人腰包!!!
股份制改造的红利没有进入全民的腰包,而是被个别人收割!!
大多数国民成了这场豪宴的看客,当然你可能例外!!
商品按商品价值而非商品价格出售?
别叫醒我,我看到共产主义了。。。。。。
存在商品、出售、货币的情况下,谈什么共产主义。
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也没能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共产主义也越来越渺茫了!!
答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专门指出,中国的社会革命就是“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毛泽东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他搞的“社会主义改造”或者说“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那种“公有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了”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主义就是大家都能够拥有企业股权,占有社会生产资料。能够实现投资专业化、自由化。
规范股份公司,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是一元/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向全社会公开出售。这才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越来越渺茫,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
我客串一下,最后一句话应当这样说:共产主义不是越来越渺茫,而是越来越光芒(越磨砺,越光芒~!)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