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725 29
2009-01-28
<p>论坛常有人撰文对<资本论>提出异议.本人当然算一下.只是,大家应当以<资本论>原意为依据.除非马克思的话本身就是摸棱两可的.各人理解有误,那则另当别论.可是,我们总不能瞪着眼睛说瞎话罢?这种人,以雷建炎为甚.关于马克思对中国革命的说的几句话让他篡改在此就不必说了,现在他又开出这么一出来,请看:</p><p>以下是引用leijy在2009-1-28 10:42:00的发言:</p><p>以下是引用张晓奇在2009-1-25 21:52:00的发言:<br/>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本没有论述单个资本或一个部门的资本的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率的,这是其论述的最大弊病,因为如果无法解释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到底去哪了(或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低于平均利润的那个部分来自何处),那么就不得不承认劳动价值论的失败。</p><p>         答复:(此为雷对张网友的答复)</p><p>        你对《资本论》的理解有问题。</p><p>      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率。</p><p>      每个资本都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不存在<font color="#e61a94">“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到底去哪了(或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低于平均利润的那个部分来自何处</font>)”的问题。每个资本竭力追求的结果,自然会出现“平均利润率”。</p><p></p><p><br/>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a href="http://www.pinggu.name/bbs/b4i407699s2p.html">http://www.pinggu.name/bbs/b4i407699s2p.html</a></p><p>-------------------</p><p>既然说别人对<资本论>理解有问题,然后又说:"<font color="#f70997">根本不存在“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到底去哪了(或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低于平均利润的那个部分来自何处)”</font></p><p>那么这么说这是他的正确理解喽?现在我们看看马克思到底是怎么说的:</p><p> </p><p>"我们把它们加在一起,就得到剩余价值3镑11先令。我们把买种子和肥料的3镑19先令作为不变资本部分,使它等于零。预付的可变资本就是3镑10先令,代替它而被生产出来的新价值是3镑10先令+3镑11先令。这样,m/v=3镑11先令/3镑10先令,在100%以上。工人用他的工作日的一半以上生产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被各种人用各种借口<font color="#ee3d11">瓜分</font>掉。"卷一,247 </p><p> </p><p>"生产剩余价值即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并把它固定在商品上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决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以后他还必须同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执行其他职能的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等等,共同<font color="#f70909">瓜分</font>剩余价值。"卷一,621</p><p> </p><p> </p><p>┌───────┬──┬──┬───┬──┬───┬────┐</p><p>│  资 本  │剩余│商品│商品成│商品│利润率│价格同价│</p><p>│       │价值│价值│本价格│价格│   │值的偏离│</p><p>├───────┼──┼──┼───┼──┼───┼────┤</p><p>│ I.80c+20v │ 20│ 90│  70│ 92│ 22%│  +2 │</p><p>│ II.70c+30v │ 30│ 111│  81│ 103│ 22%│  -8 │</p><p>│ III.60c+40v│ 40│ 131│  91│ 113│ 22%│ -18 │</p><p>│ IV.85c+15v │ 15│ 70│  55│ 77│ 22%│  +7 │</p><p>│ V.95c+ 5v │  5│ 20│  15│ 37│ 22%│ +17 │卷三,177</p><p> </p><p>"因此,虽然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收回了生产这些商品所用掉的资本价值,但是他们<font color="#f70909">不是得到了本部门生产这些商品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font>,而只是得到了社会总资本在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总剩余价值或总利润均衡分配时归于总资本的每个相应部分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卷三,177</p><p> </p><p>"如果把社会当作一切生产部门的总体来看,社会本身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它们的价值的总和。"卷三,179</p><p>"为生产必要生活资料而必须劳动的小时数的价值产品;但这个小时数本身,由于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价格同它的价值相偏离又不会原样反映出来。不过这一切总是这样解决的<font color="#d54d2b">:加入某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多多少,加入另一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就少多少</font>,因此,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的情况会互相抵销。"卷三,181</p><p>"总收入是总产品扣除了补偿预付的、并在生产中消费掉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和由这个价值部分计量的产品部分以后,所余下的价值部分和由这个价值部分计量的产品部分。因而,总收入等于工资(或要重新转化为工人收入的产品部分)+利润+地租。但是,纯收入却是剩余价值,因而是剩余产品,这种剩余产品是扣除了工资以后所余下的、实际上也就是由资本实现的并与土地所有者瓜分的剩余价值和由这个剩余价值计量的剩余产品。"卷三,950</p><p> </p><p>----------</p><p>请你老雷好好看看马克思说的话.你说这么理解马克思的?这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吗?白屏黑字明摆着的.</p><p>所以奉劝你老雷一句,没事别总瞎说话,不明白就不要装明白.把人家牙笑掉了,你赔呀?</p><p>一提马克思,你就好像比谁都明白,其实呢?你比谁都糊涂.总好为人师........大过年的,不多说你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11:41: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8 12:0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8 12:38:00
以下是引用leijy在2009-1-28 12:04:00的发言:

   答复。

   老李,你什么时候学会不斩头去尾、断章取义?

    我的原话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率。

      每个资本都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本不存在“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到底去哪了(或单个资本的剩余价值低于平均利润的那个部分来自何处)”的问题。每个资本竭力追求的结果,自然会出现“平均利润率”。

     你拿资本家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批评我,岂非牛头不对马嘴?

     


老雷,你狡辩的有点太无耻了罢?

按你的个说法,还存在瓜分剩余价值吗?对于马克思而言是商品价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对于你而言则是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你不会连这一点也不知道罢?换句话说,如果你连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与瓜分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都不清楚.那么你对马克思的无知实在是令人吃惊了.难为你是如何读的<资本论>噢对了,你读的是节选本.三卷原著可大概没见过罢?(剩余价值理论不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12:56: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8 13:5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8 15:31:00
以下是引用leijy在2009-1-28 13:51:00的发言:

   答复3楼。

   胡说八道。

   商品价格不可能=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

真不害臊,到了这个地步,还在哪里无耻地充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8 15:32: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8 15:49:00
以下是引用leijy在2009-1-28 13:51:00的发言:

   答复3楼。

   胡说八道。

   商品价格不可能=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平均利润。

-----------------

 

"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或者说,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卷三,176

 

"如果这种分工是按比例进行的,那末,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出售,或按照这样一种价格出售,这种价格是由一般规律决定的这些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变形。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卷三716

“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卷三,30

 

送你三句话:不懂装懂,滥竽充数,自以为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