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6028 42
2015-12-04
大家来说说报销那回事最大感受:
凑凑凑!!!
排排排!!!
烦烦烦!!!
{:0_278:}{:0_278:}
真实支出的发票因为各种原因用不了,不得不买发票!!!
大家都来谈谈吧。
{:0_278:}{:0_278:}{:0_278:}
下面是澎湃的新闻一则:

高校报销噩梦!学生凌晨4点半排队为哪般2015-12-04 [url=]澎湃新闻[/url]
澎湃新闻记者 司昶 实习生 熊丰

年关将至,全国各大高校财务处门前又排起了长龙。


上海某高校的财务处网站,贴出了一年一度延长报销柜台服务时间的通知:“年底财务报销高峰来临,不少老师同学一早排队等候报销。为缓解报销困难,财务处推出了‘邮筒式’报销、上门报销、快速通道报销、二级单位签约报销、网上预约报销等服务,财务处也动员工作人员中午不休息、周末坚持加班等。但由于学校经费总量巨大,以及师生习惯年底集中报销等因素,年底报销高峰问题一时难以根本解决,敬请大家理解。”


澎湃新闻注意到,通知中提及“一早排队等候”。这个“一早”是什么概念呢?请看图!摄于11月30日凌晨4点30,该校财务处门口。这一天上海最低气温5摄氏度。


12月3日,早上6点30的该校财务处门口。天光亮了一些,然而看着还是很冷啊!那位困困的同学,蓝色的是被子吗?


无需澎湃新闻提醒,可能读者已经发现:这些在冬季寒冷凌晨排队的人,大多是学生模样。是的没错,学生替老师办理无比繁琐耗费时日的报销手续,已成今日中国高校校园最为常见的现象。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替导师报销的学生。他们大多并非第一次办理报销。


其中一位S同学表示,他所在的学校其实全年可以报销,但因为科研项目结项时间等相关原因,每到学期期末和11月以后是报销高峰期。他近几个月大概每三周就要跑两次财务处。非高峰期的话,办完手续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高峰期则半天甚至一天要花在报销上。最早一次是凌晨4点就去排队,从宿舍走到行政楼的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到财务处却发现早已人满为患,当天的队伍中最早一位是凌晨3点来的,最晚则是7点抵达。


这位报销经验丰富的S同学也发现,一起等待的大多数都是学生,而且以低年级研究生居多。队伍中大约1/10是老师,又以年长者居多,“有时看他们和年轻学生一起起大早报销真不忍心”。S还表示,来报销的学生对于帮老师报销都比较理解,但对学校报销制度“累觉不爱”,因发票不符合要求而吃闭门羹是常事。
S还偶然和一位同学提到可能会有媒体报道这一现象,那位同学拍手称快道:“太好啦!”


采访中,另一位前来报销的同学H则说:“平常还行,就是年底报销最痛苦。现在老师的各项津贴都需要拿发票报销,攒发票就是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想方设法到处搜刮。等攒好发票,就穿梭两个校区签字盖章地忙。简直要痛苦死了。报销要排号,有同学晚上不回去就住财务处门口。”


H同学总结说:这事儿就两点——累 + 麻烦。“有的老师不舍得找学生代劳,就自己跑报销,也巨累。”


可以看出,辛苦报销的学生大多对导师心怀理解,而把更多的期待指向财务处能完善报销制度,以减少报销手续带来的痛苦。


那么,老师们怎样看待报销这件事呢?澎湃新闻询问了上海另一所重点高校的几位人文社科专业教师。据悉,该学校的报销制度略优于前所高校,财务处门前很少出现排队景象。然而几位老师对于报销制度仍然颇多怨言。


该校某社科专业的青年教师王老师对记者反映,到了年底,基本所有的工作都得停下来,全身心投入到报销事业中去。青年教师一般很难独立申请课题,但却是各个课题组年末报账这一繁琐工作的承担者。“现在每天除了备课和上课,其余时间都用在报账上了”,王老师说,“前几年报销相对容易,但是这两年越来越严,新出台了不少规定。比如办公用品、图书的发票必须附上详细清单;打车票超过100元的,必须备注从哪儿到哪儿;餐饮发票受到严格控制,一般不准报……新规定一出,好多发票都用不了了,现在发票缺口很大。”


一线青年教师被报销制度搞得筋疲力尽,而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教授、博导级“大牛”的日子也不好过。该校某人文专业的博导陈老师对记者表示:“加强课题经费的监管是好事,但问题在于财务处的报销规定一变再变,比如一会儿说餐饮发票的比例不超过30%即可,一会儿又说餐饮一律不准报销。每次政策一变,我作为课题负责人都要把所有的子课题负责人召集起来,重新划分各自的经费数额和报销比例。课题组最近几次开会,没有一次是在讨论课题进展,全是在讨论报销和凑发票!”


而对报销制度的诟病,除了耗费时间精力,还有来自更深层的忧虑。某高校临近退休的资深教授曾亲口告诉记者,他有一次指着财务处门口辛苦排队的学生,对他们学校的党委书记忧心忡忡地表示:由于经费设置不合理,报销名目对不上,报销过程中十之八九存在乱开发票等造假行为——而这些学生,早早地被导师拖入这一过程中,对学术体制、对师道尊严会留下怎样的印象,产生怎样的理解呢?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科研经费尤其是来自国家、省市的纵向课题经费增加,科研腐败案例频遭曝光。各大高校于是纷纷收紧科研项目管理,报销发票制度也越来越严。然而严格的制度未经合理设计,以繁琐多变甚至荒唐的报销流程消耗着高校教师的时间精力,继而又大量转嫁到学生身上。


报销噩梦,究竟是谁的噩梦?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66b2ACwWOaeOyUzr#r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4 19:49:15
我昨天就刚去排队了,5点半
体制的问题,不好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4 19:52:00
征夷大将军 发表于 2015-12-4 19:49
我昨天就刚去排队了,5点半
体制的问题,不好说啊
体制不好说,一说到体制所有问题都能往那扯。。
我觉得应该有调整改进的空间(如果有合理可行的方案和愿意实施的领导)
真的感觉对科研人员的精力时间都是极大的浪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5 11:26:09
没办法,一直都这样,习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5 12:04:20
中国特色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5 12:07:37
有个小课题,不想报账了,报个账真是折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