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545 1
2005-08-30

480.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修订稿) 2005.8.30 中国的改革涵盖各个领域,核心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一、 改革的原因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沉痛教训的总结。 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也预见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发展趋势,共产主义的未来,成为中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总的来说没有错。但是对资本主义存在的长期性、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多样性估计不足,特别是对生产力发展现阶段实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加上列宁先变革生产关系,再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左”的理论的指导,生产发展相对落后国家急于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好愿望,世界社会主义各国都走了一条高度发展国有和集体经济、集权政治的道路。结果,不但没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反而在经济发展和政治环境上不同程度的陷于困境。 事实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条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生产建筑的正确。所以,社会主义各国先后走上改革之路。 二、 改革之路 由于各国的发展条件和国情不同,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改革道路,我国走的是渐进的改革之路。 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开始,逐步过渡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从小的调整,到制度的变革,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历程。目前,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已提上日程。政治体制改革,也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 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来看,我们走过了承包租赁、国企减负、股份制改造、整体转制四个发展阶段。目前比较明确的改革之路是股份制改造和整体转制。其中国有大型、垄断、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首选的是股份制改造,其余的是整体转制。最后有可能过渡到国家主要服务社会,调整宏观经济,不再经商办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去。 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的现阶段和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是人类社会的私有制发展阶段,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管理者的关系越紧密,利用率和产出率越高,管理成本越低,决策速度越快,发展生产和改进技术的积极性也越高和国家不可能对人们千差万别的需求进行周密的计划,国家垄断也不利于竞争和技术的发展进步。所以,在相同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创造不出高于私有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混合所有制和主要是私有制的各种所有制形式,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其中国家运用少量资金控股少量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垄断企业,是当前和将来一种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向。但发达国家已在逐步抛弃这种发展方式。 三、 历史经验和当前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搞活国有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不惜血本进行扶持,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许多企业不过在穿新鞋、走老路,最后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行政干预、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总体效益,总是低于其它所有制形式。 沈阳市建设投资公司是一家大型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发展。但由于体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仍在延续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发展的老路,企业发展逐步陷入困境,最后只好走上整体转制之路。 从东北和南方沿海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来看,产权制度改革的落后,是主要原因。所以,当前东北各省都把产权制度的改革,列为近期工作的重点。我认为,这才是抓住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也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将来,中部的崛起、西北的振兴,也离不开这一步。 四、 结 论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是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早改革,早主动;晚改革,晚主动;不改革,必被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5 23:31:08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