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12-18 11:54:34
第一章商   品
1、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关于交换价值这个概念,交换价值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和价值量。

交换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交换的比例

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这个社会地必要劳动时间量它并不是一个自然的时间量,而是两自然时间量的比值。例如,将甲12小时劳动换算为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就得首先他们之间的换算比例,如11,即1小时甲劳动/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这样,12小时甲劳动/1小时甲劳动/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12小时社会必要劳动。

而价值呢,我们经常看到,马克思会提出价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而这里的价值其实就是价值量,就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量的关系,如同公斤与市斤一样。


[size=15.3333px]劳动本身的量可以用自然的时间量来计量,但劳动的价值量却不是自然的时间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8 14:07:59
YJDWII 发表于 2015-12-18 11:54
关于交换价值这个概念,交换价值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和价值量。交换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交换的比例价值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1 00:42:0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09:27:47
分工使生产与消费分离,从而有了交换;
交换的实质就是劳动交换;
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工人出卖或交换的是劳动;
劳动是价值的尺度;
任何尺度都存在于计量对象之中,而不能存在于计量对象之外;尺度本身也是需要被计量的对象,尺度本身的量是人们主观设定的。所谓劳动没有价值,实质是将价值尺度置于计量对象之外。尺度存乎其中,出乎其外。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是人主观设定的。
“十二小时工作日中包含的12个劳动小时决定的;这是无谓的同义反复。”马克思的循环论,实质是在寻找他所批判的自然价格或客观价值,是在循环之外寻找计量尺度。批判别人,然后窃为已有,这是马克思的贯用伎俩。
12小时劳动的价值=12小时劳动,这是绝对价值量;
某12小时劳动的价值=甲方12小时劳动=6小时或12小时社会必要劳动;
如果以一元代表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
则,某12小时劳动的价值=6元或12元,这是相对价值量;
尺度的选择及其自身的量的主观设定,具有任意性和非唯一性,正是这种任意性和非唯一性,才使得它们具有真理性。
交换价值与价值量在含义上是相同的,交换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比例,而价值量则是社会必要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量其实质是不同的劳动量相互交换的比例。社会必要劳动量并不是自然的时间量,而是两个自然时间量的比例。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般价值量,后者则基准价值量。
价值量或社会必要劳动量是由效率和有效需求决定的。
有A、B、C、D者,前二人生产粮食,后二人生产布。四人各劳动1000小时,产出物分别为:粮食800斤、粮食1000斤;布100尺、布200尺。
以A、C 为标准,分别设劳动的价值为:
设A  1000小时劳动价值=800斤粮食=1000小时A劳动
设C  1000小时劳动价值=100尺布=1000小时C劳动

B  1000小时劳动价值=1000斤粮食=1250小时A劳动
D  1000小时劳动价值=200尺布=2000小时C劳动

1800斤粮食的价值=2250小时A劳动
300尺布的价值=3000小时C劳动
假设这产量都是他们满足自身需要后可用于交换的产量,A、B的粮食是要用来交换C、D的布的,C、D的布是要用来交换A、B的粮食。
第一种情况:A、B需要C、D全部的布才能刚好满足需要,C、D需要黄佶、张三A、B全部的粮食才能刚好满足需要。
据此可以推出    粮食的的总价值与布的总价值是相等的,即
2250小时A劳动=300小时C劳动
以A为标准,粮食与布的总价值或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500小时A劳动
粮食的单位价值=1.25小时A劳动,布的单位价值=7.5小时A劳动
以C为标准,粮食与布的总价值或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0000小时C劳动
粮食的单位价值=1.67小时C劳动,布的单位价值=10小时C劳动
这里的A劳动等就是你可以用于计量价值的砝码和尺子。
同类劳动的换算以效率为参照,不同类劳动的换算以有效需求为参照。
由于分工导致供需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所以某一类商品最终总的价值量是由有效需求来决定的。有效需求就是有效购买力,购买力实质就是可用于交换的劳动量。这种可用于交换他人劳动的劳动量分配到某类劳动成果上,就构成对该类劳动的购买力。有效购买力就是无关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货币表现。不同类劳动的换算,实质是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比率。所以,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最终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经济发展动力就两条:一是投资,一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才是龙头,才是价值最大化的最终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2:52:24
人们知道砝码计量的客观性、尺子计量的客观性,却常常忽略了它的主观性;人们知道砝码计量的平衡原理,却忽略了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已知测未知的。砝码自身的重量、尺子自身的长度都是被人们主观设定或约定为已知的。
价值计量确实比重量和长度的计量更为复杂,不仅计量对象是复杂多变的,而且计量基准或尺度本身是不断变化的。但这种变化只是影响计量结果的准确性,而不会影响计量原理的科学性。
在具体的交易中,交易双方都是以自己的劳动效率为标准来计量和判断的,所谓的等价都是相对自身而言的。这如同过去的大秤小秤、大斗小斗一样,在没有或无法找到一个统一公平的计量工具前,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不证明平衡的原理是错误的。

关于交换价值这个概念,交换价值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和价值量。

交换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交换的比例

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这个社会地必要劳动时间量它并不是一个自然的时间量,而是两自然时间量的比值。例如,将甲12小时劳动换算为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就得首先他们之间的换算比例,如11,即1小时甲劳动/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这样,12小时甲劳动/1小时甲劳动/1小时社会必要劳动=12小时社会必要劳动。

而价值呢,我们经常看到,马克思会提出价值是多少这样的问题,而这里的价值其实就是价值量,就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量的关系,如同公斤与市斤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4:36:47


目前下楼是准精华,出现在首页。本楼不宜再设“精华”。鉴于两楼主题接近,为鼓励大家讨论,可以“限时精华”,用以吸引人气。以后设精华,需要谨慎,不能在一个时间段,反复设立。这是坛规啊。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十大歪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4:48:30
xuguw 发表于 2015-12-23 14:36
目前下楼是准精华,出现在首页。本楼不宜再设“精华”。鉴于两楼主题接近,为鼓励大家讨论,可以“限时 ...
这两主题有相近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4:55:12
YJDWII 发表于 2015-12-23 14:48
这两主题有相近吗?
都是价值理论,难道不是吗。同一时段,首页不能出现两次精华。已经是給您开绿灯了。精华帖,还是要慎重的。请您理解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5:07:54
xuguw 发表于 2015-12-23 14:55
都是价值理论,难道不是吗。同一时段,首页不能出现两次精华。已经是給您开绿灯了。精华帖,还是要慎重的 ...
这都是你们的权力,没什么理解不理解的。
但对你说的主题相近,我是不认同的。
我根本不承认有什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更何况所谓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歪曲,恐怕都是自己的歪曲。
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什么所谓的劳动价值论,而是劳动没有价值,这才是他人的根本区别,这才是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支撑点。有了这个基点,才有劳动力商品,才有剩余价值,否则这都是不能成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5:12:12
YJDWII 发表于 2015-12-23 15:07
这都是你们的权力,没什么理解不理解的。
但对你说的主题相近,我是不认同的。
我根本不承认有什么马克 ...
既然是研究“价值理论”,就是我们!!不是对立的双方,在更高层面上是一家。我是劳动价值论支持者,但同样研究效用论,主张两者的贯通,提出过“劳动对效用的关系”。等等

当然您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利,您可以到下楼去商榷交流,最后看看谁将胜出。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十大歪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5:30:31
xuguw 发表于 2015-12-23 14:55
都是价值理论,难道不是吗。同一时段,首页不能出现两次精华。已经是給您开绿灯了。精华帖,还是要慎重的 ...
同一时段,首页不能出现两次精华。
[handshak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5:32:55
xuguw 发表于 2015-12-23 15:12
既然是研究“价值理论”,就是我们!!不是对立的双方,在更高层面上是一家。我是劳动价值论支持者,但同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5:58:11
如果一种被称为商品价值的东西与体现商品价值的交换价值没有确定的定量关系,即不能等量地转换为交换价值,这种价值的存在还有意义吗?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价值理论还有意义吗?价值在经济领域根本上是一个定量而不是定性的概念,因为财富的多少、经济活动总量都是靠价值量来衡量的,因此不能以量来定义的价值在这里百无一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就是这种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6:57:33
yangfw 发表于 2015-12-23 15:58
如果一种被称为商品价值的东西与体现商品价值的交换价值没有确定的定量关系,即不能等量地转换为交换价值, ...
价值在经济领域根本上是一个定量而不是定性的概念,因为财富的多少、经济活动总量都是靠价值量来衡量的,因此不能以量来定义的价值在这里百无一用。
非常正确。经济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量的方面。因此,正确的价值论,必要是能够对价值进行量化的。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都是正确的价值论,都是能够对价值进行量化的,只是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到什么是量而已。
量是主观的,是依据设定的标准对计量对象进行分割计数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只要你找到了量化的尺度,价值就是可以量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19:21:29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都是正确的价值论,都是能够对价值进行量化的,只是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到什么是量而已。
量是主观的,是依据设定的标准对计量对象进行分割计数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只要你找到了量化的尺度,价值就是可以量化的。”

如果可以量化要靠重新定义什么是“量”来解决,那就不需要讨论价值论,而只需要玩文字游戏。
“量”怎么会是主观的?社会经济的存在是客观的吧,社会经济活动难道不需要一个公制测量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3 20:13:36
感谢楼主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09:24:31
yangfw 发表于 2015-12-23 19:21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都是正确的价值论,都是能够对价值进行量化的,只是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到什么是量而 ...
列一二个不是主观的量来看看?
存在客观标准?存在自然标准?公制测量标准就是客观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0:32:48
你的身高、年龄、你银行卡里的存款额、你的工资、国家的GDP、人口数量……这些量在您看来都是主观的喽。
在经济学里玩哲学式的概念游戏对专业本身不够公平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1:00: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1:09:33
在现实社会可以度量的时空中,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都是运动属性的具体表现。例如:空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体现;时间属性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体现;引力属性是物质在运动过程由于质量分布不均所引起的相互作用的体现;电磁属性是带电粒子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等等。

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存在相应的能量形式,例如: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动能;与分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热能;与原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与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电能;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等等。当运动形式相同时,两个物体的运动特性可以采用某些物理量或化学量来描述和比较。例如,两个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两股作定向运动的电流可以用电流强度、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和比较。

但是,当运动形式不相同时,两个物质的运动特性唯一可以相互描述和比较的物理量就是能量,即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物质的共同特性,能量尺度是衡量一切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

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他的表现形式。与物质都存在反物质一样它也有相对的反能量。当它们相遇时系统就恢复平静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就不存在了。(注:来自百度百科“能量的定义”)

在能量为中心的物质运动世界里,能量尺度成为衡量一切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那么在人类社会意识时空中是否也具有这么一个虚拟的能量尺度呢?如果有,这些意识空间内的主体有那些?又有哪些运动形式呢?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社会意识时空,确定社会意识时空的构成和表现形式。

社会意识时空是全体人类中每一个人的意识空间的总和。在这个大的虚拟的社会意识空间里,每一个人的意识空间都假想成具有一定尺度的大小,也具有三维空间的属性,可以利用抽象的等同于笛卡尔坐标体系来描述和定位,其度量单位不是现实中的物理尺寸而是人格,每一个格就是一个人。在这个以主观意识为主的社会空间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人格上都是均等的,每一个人格在这个空间里占用的体积大小都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空间的熵是均等的,才能形成与现实世界等态的三维时空等效逻辑作用,经济社会的信息等非实物运动都集中在这里。

如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物格,所谓物格,是不同物质主体在人们心中的凝聚标识。一切具有所有权的物品都对应一个物格,如商品、货币、技术技能都具有独立的物格。在人格构成的三维空间中,物格的运动构成了整个经济社会的主体。

其次,社会意识时空的参照系和起点。

决定社会意识时空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活动,通过信息这个媒介,反应不同人格的需求强弱。我们每一个人格具有一定的物质需求,形成不同性质的需求场,这种巨大的需求场形成了犹如地球一样的星球,具有万有引力,对其内运动的物质都具有引力,使经济社会运动的技术、资金、商品等一切物格都逃脱不了其束缚,最后都以某种方式落入具体的人格或其人格组合内。因而对于社会意识时空我们需要建立以人格为基础的均态等高的地平线,在现实时空上表现为人权的平等,制度的公平。这样才能正确分析财富能量、市场运动等的规律和趋势。

第三,社会意识时空的物质及其运动形式。

对于这个虚拟的社会意识时空,对应于现实的经济社会,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内部运行的资源就是现实世界的经济资源,即物质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三个主要元素,这三种物质之所以能够在这个虚拟的社会中流动,同样也符合自然的规律,因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他的发展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他的形式都是模拟和仿真客观世界的,因为客观世界是最经济和最小能量消耗的体系。在现实社会中也大量自觉不自觉的采用自然科学用语来描述社会现象。如:能力、权力,人口的质量、势能等。这也从侧面说明,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以不断的模仿自然规律已达到最优状态。

经济社会的物质的移动,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物质移动,他只是所有权和归属的变更,如某一件商品从张三处,被李四买走,该商品的所有权和归属发生了变更,对应于社会意识时空这件商品就发生了移动。因而,在社会意识时空里,物质运动的方式,实际上是所有权的变更和迁移。移动的位移的度量是人格间的距离数量。

第四,现实时空和社会意识时空的转换

现实时空和社会意识时空的转换,实际上就是物质主体和物格主体的转换,人们通过劳动,通过消耗人体的生物能量,创造产品和服务,形成社会意识空间的物格主体。这个物格不受产品和服务的用途和对象而影响,在社会意识空间内,享有独立的主体地位。具有其本身满足人类需求不同特点的个性化属性和质量。

物格随着社会劳动产品的产生而产生,人类通过消费,破坏了物质的物理形态,使物质作为劳动产品而消失了,社会意识空间的物格主体也就消失了。物质形态的产品和服务受到物质不灭规律决定,物质形态通过能量交换,发生了物质转换。那么,本身没有物理形态的物格又到哪里去了呢?肯定通过某种物质能量的转换,当然这不是现实社会的能量。

我们再想一想,一旦物质形态的产品形成,必然在社会意识空间里产生一个物格主体,如果物质产品形态消失,那么物格主体也就消失。犹如人照镜子,人出现在镜子面前时,就有图像,离开了就脱离了镜子空间。这说明,社会意识空间是对现实客观世界的反映。物质世界的移动对应就有物格的移动,物质世界产品的消失伴随着能量的转换,那么对应的在社会意识空间必然有一个另类能量转换。

因而,在这个空间里,就同物质世界的能量一样,考量虚拟时空的是财富能量,财富能量特性是一切运动着的经济社会资源的共同特性,财富能量尺度是衡量一切经济运动形式的通用尺度。同时,经济社会时空与现实时空是互为镜像补充的,是一个反向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自然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2:33:22
yangfw 发表于 2015-12-24 10:32
你的身高、年龄、你银行卡里的存款额、你的工资、国家的GDP、人口数量……这些量在您看来都是主观的喽。
在 ...
什么是客观?
你列的这些是量吗?
你的身高是多少?比如170CM,这170CM是客观的吗?
你觉得这是文字游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3:44:12
shaojinlin 发表于 2015-12-24 11:09
在现实社会可以度量的时空中,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着的,在物质的一切属性中,运动是最基本的属性,其他属性 ...
好象/似乎/不知所仁。
一言以蔽之,你到底要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4:43:59
YJDWII 发表于 2015-12-24 12:33
什么是客观?
你列的这些是量吗?
你的身高是多少?比如170CM,这170CM是客观的吗?
是不是量你看着办。你的身高是多少与别人关系不大,你应该拿你银行卡上余额说事,问一问它是客观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4 18:16:58
yangfw 发表于 2015-12-24 14:43
是不是量你看着办。你的身高是多少与别人关系不大,你应该拿你银行卡上余额说事,问一问它是客观的吗?
量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计量对象进行分割计数的结果。标准是主观选择的,标准自身的量是主观设定的。你也看着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09:4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0:14:15
“量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计量对象进行分割计数的结果。标准是主观选择的,标准自身的量是主观设定的。你也看着办。”
——————
你这个前后矛盾的“量”的解释还让别人看着办啊!前面说量是“对计量对象进行分割计数的结果”,后面又说的“量”是“标准自身的量”,是“主观设定的”。也就是说前面的量是对客观对象计量的结果——客观的,后面的量只是主观设定的计量的单位——主观的。请你自己先解决这个悖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0:18:30
基准
1889年的第一届国际度量衡代表会议上定为米原制,理论值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
1960年第十一届度量衡会议又通过了一米长度的定义改为氪86原子从能量2P10至5D5跳跃时幅射线波长的1650763.73倍(真空中)。
1983年十七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为了各国复制标准长度的方便,又把米的长度定为: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行程的长度。
英国皇家科学会 设定一立方厘米的纯水质量为一克
从1983年至今,米的长度已经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
1889年,依照公约召开了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批准将其中最接近档案局千克的一件作为国际千克原器。不过,直到1901年的第三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才将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定义为千克。国际千克原器于是作为千克的标准砝码一直使用到今天。
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会议原则性同意以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并计划于2014年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PS:光速已经是没有误差的物理常量了.
PS:注意h的量纲是千克*(米/秒)^2*秒,在秒和和米已经定义好前提下是可能定义千克的,以后h就是一个没有误差的物理常量了.
PS:至于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取决于温度,4摄氏度的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最大,大概999点几千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0:29:11
重量是物质重力大小的量化表现
公理:平衡即等重
推论:在相同条件下,如果不同的力所作的功是相等的,则其力也相等
公理:英国皇家科学会 设定一立方厘米的纯水质量为一克。1公斤=1000克。即与1000立方厘米的纯水相平衡的物体的重量为一公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0:37:33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5-12-25 09:41
对价值的看法,再争论一千年也不会有统一意见。
经济学范畴的价值准确的说应该是商品价值或者唯一体现商品价值的货币量,离开了这个来谈价值才必然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因为一般的抽象的价值概念与经济学范畴的带有前缀的价值的内涵有本质的区别,在经济学谈什么一般价值就是在搅浑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1:32:21
价值是劳动效用大小的量化表现
公理:等效即等价
公理:价值尺度以现有条件下,社会平均劳动能力的个人在完全依靠自身的脑力和体力下的效率为基础。如设社会平均劳动能力1小时劳动的价值为一元。

推论一:在相同条件下,如果不同劳动的效用相等或效果相同的,则其价值也相等
推论二:过去劳动的价值与相同效用的现在劳动的价值相等
推论三:过去劳动再利用的价值与它所能替代的现在劳动的价值相等
推论四:智慧劳动的价值与它所能替代的现在劳动的价值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