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可能贬值可以说是今天的头条重要新闻,因为相信大多数用户也没有经历过人民币如此巨大波动。
观点一 :放手人民币贬值救经济——中国最后的绝招?
自从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1月10日的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指出,中国不排除让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的可能性,不过前提是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人民币贬值的呼声近几个月随着中国出口企业大幅倒闭、经济前景迅速恶化而不断高涨。
那么人民币贬值会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人民币贬值与中小企业出口增长
众所周知,拉动GDP的三驾马车是消费、外贸、投资,07年的GDP快速增长与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资源、能源的进口成本,但对于中国这个世界的工厂,能够供给全世界产能的国家来说,人民币贬值无疑加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国民经济、对GDP来说是有益的。
第二,人民币与价值
货币价值分有三种表现,第一是货币与市场商品间交换的比例,叫做物价;第二是货币的租赁价值,叫做利率;第三是货币与货币的交换价值叫做汇率。07~08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市场中流通的人民币大增,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流动性过剩,直接导致人民币过多,物价大涨,但汇率不降反升,原因是境外大量囤积人民币(包括人民币资产)进行套利,08年9月开始,央行持续降低利率,导致人民币的租赁价值也下降,最终会导致大量囤积人民币的买家抛出人民币,使人民币出现贬值。海外的一年期DNF达到7.2也说明那些囤积人民币的买家有反手做空的可能。
第三,人民币与股市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的影响应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变相的也是人民币资产对外币的贬值,如果预期还会贬值,那会导致境外资金抛售人民币资产,这些资产主要包括房产和股票,可能影响当前股市的供求关系,那短期对市场是利空。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大幅贬值会明显增强相关收益行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会刺激局部热点的产生。
我觉得要判断人民币会否大贬值,恐怕要比照80年代末台湾和日本,再结合当前中国现实才能得出相对较有价值的结论。
80年代末期,台湾贸易顺差一度达到接近生产总值的 20%,这个比例是很惊人的,同样是货币投放过量,最高一年货币投放增加了50!同样是央行大量回笼货币,同样的资产价格爆炸性上涨,股票指数从最低点1000到最高点12000点只用了四五年时间,四年中,房价上涨4倍,而同期台湾人收入只上涨55%,用台湾人的话来说,就是 钱淹脚踝 。
由于受到了美国的巨大的压力,台币兑美圆从40比1上涨到 最高25,26比1,40的升幅,进口逐渐增加,加之行政当局为了遏制资产价格爆涨,开始收缩货币。台湾股市崩盘跌回2000多点,房屋价格阴跌,直到 2003年才回到90年的高点。
以上只是些表面现象,或者说类似宏观数据罢了,台湾的产业结构变化才值得讨论,台湾在货币升值时,不断向岛外转移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向大陆转移,同时电子产业集群却在台湾逐渐成型,成为了台湾增长的支柱之一,同时台湾的服务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服务业产值提高到了50,60%。
但是,从正常人的经验来看,台湾货币升值,出口产业转移并没有导致美国,日本 欧洲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上涨,反而由于中国等逐渐加入国际分工,价格越发廉价,台币升值对美国没有任何副作用,只是提高了台湾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增加美国出口罢了。台湾虽然与日本同时货币升值,但是台湾在90年代经济增长依然 能达到6%的均值。与停滞的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猜想可能跟美国信息产业大发展,导致国际上的相关电子产业外移到台湾有关,因为尽管台湾货币升值,但是依然与日本,美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差极远,比日本更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台湾人的收入也从7000美圆达到了接近 14000美圆。这也是服务业大发展的原因吧。
再来看中国,同样是资产价格大泡沫,股票指数两年涨6倍,楼市也基本是几年翻几倍,所不同的是,美国在80年代末的危机并没有今天看起来规模大,苏联倒台有大量劳动力和资源进入世界市场,最重要的是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近在眼前,有了可以将美国本主产业向外转移的条件。从中国内部来看,与台湾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出口产业极其庞大,台湾可以将某些低端产业转移给中国,中国转移给谁??如果没有更廉价的接收者,美国人能够容忍享受了几十年的廉价商品开始涨价吗??如果强迫人民币大幅度继续升值,那虽然中国进口会增加,但是美国进口的价格也会提高,利害对冲了。
越南人口只有中国17分之一,印度内需强劲,不能容忍长期大量顺差,难道靠转移到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
形势错综复杂,现象判断大陆会不会象台湾一样,资本市场萧条10年,就要看中国目前出口行业的萧条是什么性质的,是出口行业大量迁移到越南和印度了??还是仅仅因为美国需求下降而到达量就地倒闭??如果是后者,那无须担心,美国潜力无限,完全有能力度过危机,如果是前者,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很可能长期来看不乐观
反方观点人民币贬值,中国最后的防线?
人民币贬值,中国最后的防线?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1月10日的国际清算银行会议上指出,中国不排除让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的可能性,不过前提是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人民币贬值的呼声近几个月随着中国出口企业大幅倒闭、经济前景迅速恶化而不断高涨。 此外,海外远期外汇市场上非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从9月底以来持续暗示人民币的贬值。11月17日中国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谈及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在目前这个十字路口上,人民币近期贬值的可能性不大,在通货紧缩风险抬头以及美元强势持续的环境下,维护美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依然是主题。
首先,在中央央行依然把控制通胀作为长期货币政策目标的情况下,促进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依旧是个重要任务,而人民币的贬值将不利于国际收支尽早的平衡。
其次,人民币的贬值也可能造成资本的外流。尽管目前中国尚未有证据显示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但是防止资金的异常流动已经是当务之急。
第三,人民币的贬值也可能打击中国国内消费者的情绪。人民币的贬值可能增加普通居民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以及提高消费成本,因此可能会促使消费者削减支出增加储蓄。而这将与中国刺激内需,经济转型的战略不符。
第四,人民币的贬值也会对亚洲地区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在20国集团会议之前率先宣布了总值4万亿元的财政配套措施用以维护经济稳定,为中国打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人民币的贬值可能会使中国刚建立起来的形象打折扣,此外也可能加大亚洲国家的出口压力,迫使亚洲国家货币拉长贬值时间和拉大贬值幅度。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对于出口企业目前碰到的难题,让人民币贬值将是一条最后的防线,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将是中国政策帮助出口企业度过寒冬的首要选择,政府将通过更多的税收激励以及信贷支持维护出口行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海外远期外汇市场上非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从9月底以来持续暗示人民币的贬值。11月17日中国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谈及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在目前这个十字路口上,人民币近期贬值的可能性不大,在通货紧缩风险抬头以及美元强势持续的环境下,维护美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依然是主题。
首先,在中央央行依然把控制通胀作为长期货币政策目标的情况下,促进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依旧是个重要任务,而人民币的贬值将不利于国际收支尽早的平衡。
其次,人民币的贬值也可能造成资本的外流。尽管目前中国尚未有证据显示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但是防止资金的异常流动已经是当务之急。
第三,人民币的贬值也可能打击中国国内消费者的情绪。人民币的贬值可能增加普通居民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以及提高消费成本,因此可能会促使消费者削减支出增加储蓄。而这将与中国刺激内需,经济转型的战略不符。
第四,人民币的贬值也会对亚洲地区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在20国集团会议之前率先宣布了总值4万亿元的财政配套措施用以维护经济稳定,为中国打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是人民币的贬值可能会使中国刚建立起来的形象打折扣,此外也可能加大亚洲国家的出口压力,迫使亚洲国家货币拉长贬值时间和拉大贬值幅度。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对于出口企业目前碰到的难题,让人民币贬值将是一条最后的防线,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将是中国政策帮助出口企业度过寒冬的首要选择,政府将通过更多的税收激励以及信贷支持维护出口行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