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882 2
2015-12-16

刘永根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R_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1月1日)
丛书名: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社科文库(第五辑)
平装: 13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编辑推荐
刘永根博士的《社会网络与劳动市场回报》一书对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回报的实证研究,试图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动用社会网络求职给个体生活际遇带来的诸种影响及后果。研究采用2009年“中国大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2009)调查数据,对7102名城市成年居民的求职网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本书逻辑清晰,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合理,资料丰富,为社会网络和个体化研究提供了融合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对以前的研究有所推进。

作者简介
刘永根 山东省成武县人,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07年起先后获得黑龙江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上海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资本、新城市社会学和警察学。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来源
二、研究价值
三、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背景
一、从总体走向碎片:个体的崛起
二、回归韦伯传统的经济社会学
三、理性的边界
四、解释路径——机制分析
五、市场化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一)再分配阶段(1956~1979年)

(二)双轨制阶段(1980~1992年)

(三)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2年)

(四)逐步成熟阶段(2003~2009年)

第三章 社会网络与求职研究回顾
一、社会网络研究两大领域:整体网与个体网
(一)整体网络分析

(二)个体网络分析

二、社会网络与求职在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地位
(一)个体网研究

(二)整体网络研究

(三)
社会资本研究
(四)
社会网络与组织研究
三、社会网络与求职研究述评
(一)分析基础:嵌入性

(二)关系形式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形式论视角

(三)关系内容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实质论视角

(四)关系作用遇到的挑战

第四章 实证研究策略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设计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假设

(三)变量测量

(四)数据来源

(五)方法与模型

第五章 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渠道使用
一、求职渠道的影响因素
二、社会网络资源动用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社会网络与求职结果
一、社会网络与职业配置
(一)
社会网络资源与求职效率
(二)
社会网络资源与劳职匹配
二、社会网络资源与市场回报
(一)
社会网络资源与经济回报
(二)
社会网络资源与精英地位获得
(三)
社会网络资源与情感回报

3.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16 19:29: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6 11:54:09
赞一个!!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