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 (作者), 陈昕 (丛书主编)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4月1日)
丛书名: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平装: 22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编辑推荐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无疑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面对这样一个研究题目,笔者深感才疏学浅:这也许是我20年后才能作的文章;那时可能将会有更多的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可供利用。但是,考虑到我们这一代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及其紧迫性,便只有以一种“不揣冒昧”的心情仓促上阵了。只要《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个批判的对象,能激发起一些新的研究,引起一些新的思想和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笔者就已感到十分满足了。
作者简介
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上篇 总 论
1
近代经济学历史的简要回顾
1.1各理论体系形成历史的简要回顾
1.2三大理论体系在今天
1.3历史与现状的总结
2
新古典主义
2.1基本理论结构
2.2个别行为主体理论
2.3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与结果
2.4背景条件、市场变量与理论分析结构的基本特征
3
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
3.1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内容
3.2被新古典主义“接纳”的凯恩斯主义
3.3与新古典主义对立的凯恩斯主义
3.4结论:凯恩斯主义的几个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
4.1经济范畴的物质内涵和社会内涵
4.2经济现象与社会本质
4.3经济利益矛盾的决定作用
5
经济活动的多面性与理论研究角度的差异
5.1研究对象问题
5.2社会经济活动的二重性和经济问题的二重性
5.3一个基本的划分:不同的经济理论着重研究了社会经济活动的
某一特殊方面
5.4经济活动二重性的具体表现:行为目标、运行机制和经济变量
决定的二重性
5.5一个进一步的比较:经济目标与不同限制条件的关系
附录 有关最大化经济行为的几个问题
6
片面性、科学性与新的理论综合
6.1“片面的科学性”
6.2理论发展的更高要求:各种理论的互补与综合
6.3理论的新综合:我们自己面临的挑战
6.4马克思主义新综合——经济学家的理性选择
下篇具体理论
7
价值一价格理论
7.1劳动价值论
7.2交换价值理论
7.3抽象使用价值——效用
7.4价格理论
7.5小结
附录 均衡价格理论与价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