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施行强制性计划生育的地区(除中国大陆之外的所有地区),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面临着老龄化前景;即使是印度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其生育率也随着经济发展从5.0以上降低到2.8和1.7... 70年代关于人口爆炸的预言几乎要失败了(他们说2000年会有75亿人,高出了25%),相反的是,到21世纪中叶后,人类将不得不同前所未有的敌人--低生育带来的老龄化和人口衰缩作斗争.
为什么全球范围下经济越发达,生育率越低?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越穷越生,越富越不生"?

如图所示的是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法来解释这个现象.
斜直线代表的是生育成本,它是随孩子数量增加而线性上升的;二次曲线代表的是生育收益,它是随孩子数量增加而递减增加的,也就是每多生一个孩子,带来的收益(精神和物质上)是递减的.
理性人会选择在收益大于成本(机会成本)的时候采取生育,到了收益等于成本时候便停止生育(即使是古代缺乏避孕术的时候,也有溺婴 中断性活动等方法).
红线代表的低经济水平下人的生育选择,可以看到多生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人们会选择生育5-6个孩子作为均衡水平;
蓝线代表经济水平上升后人的生育选择,一方面,孩子的可代替品出现降低了生育的收益,比如养老保险或保障的出现降低了"养儿防老"的必要性(这也是在中国尤其是农村施行一胎化遭到如此强烈抵制的原因--不是农民观念落后,而是除了孩子根本没有任何养老保障),这使得红色的二次曲线向下移动;
另一方面,养育孩子的成本大大上升,成本主要包括教育周期的延长(比如鄙人已经上学16.5年了),以及机会成本的大大增加(就是生育和养育孩子的时间本可以赚取更多的收益),于是红色的成本线向上移动;
这样一来,生育的均衡点就从5-6的孩子降低到不足2个孩子,甚至在未来还可能进一步降低.
老龄化是个恶性循环:低生育意味着未来年轻劳动力要抚养更多的老人(现在是2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想象一下1个劳动力养育2个老人的时候--那就是我们的未来),同时这种压力将促使他们选择更少的生育;这样下下一代人数就更少了...如此下去,人口将持续减少---而且这种过程是难以逆转的.(16世纪六千万中国人和23世纪六千万中国人绝对是两个概念:前者多数是年轻人,生气勃勃可以繁育到13亿人;但后者多数是老年人,垂暮霭霭,走的很可能是灭绝之路)
面对30年后的银色浪潮,现在多生育一个孩子将是最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