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2-7 10:11:00
大家难道认为茅教授是支持铁路部的行政垄断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0:12:00

假设铁路在春运期间的运能只有5000万,而在当前价格下有1亿人要回家即有1亿对铁路运输服务的需求。黄大师,您倒告诉我怎样才能让这1亿人都回家?管制价格这5000万的运能就能上去了吗?医生给发烧的病人治病,是不是把温度计放到冰水里,病人烧就退下来了呢?

涨价就算不能增加供给,难道还不能抑制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0:23:00
有感于春运火车票难买,前几日整理档案,发现一张原领导94年进京旅游的卧铺火车票,与当下相比仅仅涨了7元钱。我建议:一等舱(软卧)120%涨价,二等舱(硬卧)、60%涨价,三等舱(座票)保持原价。兼顾铁道部经济利益与政治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1:19:00

怎么这么说呢?春运的情况是这么解决的?关键还是加强铁道的建设,当铁路的运输能力增强之后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当然,对于如何建设,那要看政府的政策措施,不是经济学家能够解决的。

经济学家不能解决问题,当然有了问题也不是经济学家的责任。

建设好了是政府的攻击,当然建设不好谁来负责大家也就知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1:29:00
我赞成楼主,在春运这种中国特色的运输需求下,涨价是解决不了供需之间的矛盾的。换个话说,即使价格涨了一倍,我想中国人还是要回家过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1:43:00
茅于轼
是一个对国情缺乏基本了解的经济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1:56:00
以下是引用fdmarui在2009-2-7 11:43:00的发言:
茅于轼
是一个对国情缺乏基本了解的经济学者

举双手双脚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2:08: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7 10:12:00的发言:

假设铁路在春运期间的运能只有5000万,而在当前价格下有1亿人要回家即有1亿对铁路运输服务的需求。黄大师,您倒告诉我怎样才能让这1亿人都回家?管制价格这5000万的运能就能上去了吗?医生给发烧的病人治病,是不是把温度计放到冰水里,病人烧就退下来了呢?

涨价就算不能增加供给,难道还不能抑制需求?

抑制需求?

你能确定能抑制需求?

我看春节回家的人,很多是必须回的

(1、想想火车上情况,硬座的上个厕所都要等1、2小时,这代价也是相当高啊

     2、几年没回家,有的甚至10多年,和亲人见一面的价格(效用)又是多少啊!!!

    3、比如,父母去世,难道不回家拜祭,不是人人都能随时请假吧

     4,再比如,父母生病

     5、当然也有好事,兄弟姐妹结婚, )

这些现象足于说明,春节回家需求是几乎无弹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2:16:00

如果需求曲线是几乎无弹性的

你变动价格,这是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效果很差的

除非你移动整条需求曲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7 12:17:3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2:18:00

茅的话是别有用心,或者是读书把脑子读成浆糊了。

春运问题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在特定阶段的集中爆发。姑且不论中国铁路运力现状下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且提高有限和需以时日,这种特定时间点的需求满足在经济角度来看是不划算的,能满足春运的运力在平时怎么办,是不是一种浪费呢?因此满足春运的需求实际上是不能仅从市场调节角度来考虑的,用钞票说话靠提价解决问题的市场资源分配方式从本质上就是不合适的。

另一方面,春运问题普通民众不满的直接原因其实并不是运力资源的不足,而是分配方式的不公平。如果民众都确信每一张车票都是依据出价高低、订票时间先后等公开规则公平发售的,民间怨气也不会有太大。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还没有解决,在普通民众所能获得车票份额里再一股脑地推行用钞票说话的分配方式除了加剧阶层间的对立、增加权力寻租的空间没有任何社会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2:18:00
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 

茅于轼 

铁道部为了照顾利用春节出门的所有的人,决定春运一律不涨价,而且今后也不再涨价,受到大众的欢迎。有人说这一决定是铁路方面迫于社会的压力,也有人说铁路是为了讨好群众故意做秀。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做好事的动机。否则还有谁愿意做好事。

但是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从政策的愿望看,而是从其结果看。春运不涨价使坐火车的旅客得到了实惠,但是他们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并不低。总起来看这项政策带来的整体社会效益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首先,铁路的能力显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虽然加开了许多临时开车,能力还是够不上。结果是很难买上票。买票难的立竿见影的结果是排长队。大家可以在新闻联播中看到各个火车站临时售票处拥挤的人群。票价是便宜了,但是要得到它需要付出额外的排队成本。光是由于排队所花的时间代价,恐怕就超过了省下的没涨价的那几块钱。更何况排了队也未必一定能够买上票。 

车票变成了稀缺商品,就给“倒票”创造了条件。票贩子有了活动空间。一度减少了的“黄牛党”重新活跃起来。他们或者成群结队地大量买进,然后加码卖出。其差价显然要大于没涨价的那部分钱。正常的旅客不能从正常渠道买到票,只好求助于票贩子。他们不但没享受到正常票价的好处,反而还比涨价后的票价更贵了。 

更有能耐的“黄牛党”还能够内外勾结,把车票成批地倒出来,然后抬价出售。这个铁路系统的老毛病治理多年不见改善。甚至于有人怀疑这是铁路内部人故意制造车票的稀缺性,自己手中掌握了稀缺商品当然有利可图。比较航空机票和铁路车票的发售可以看到铁路部门售票系统的落后。航空机票可以买一年内任何始发和到达点的机票,不需要手续费。而火车票除了少数几趟车的都只能买四天内本地出发的车票,还要五块钱的手续费。虽然铁路车票的预售比航空机票复杂(因为有中途下车的),但是按照现代计算机的技术是不难解决的。一般企业最重要的部门首先是市场营销,可是铁路对买票的落后性似乎视若无睹。几十年来基本没有改进。能够做的事不去做,难免让人怀疑是铁路内部人故意制造的买票难。 

由于车票稀缺,产生了假票。春运期间造假票的非常猖獗。公安部门侦察到印制假票的商贩,一查就是几百张。当然假票不一定和春运有关。不是春运也会有。但是因为正常渠道买不到,只好找别的路子。这确实为假票创造了销售的机会。如果不小心买到一张假票,被铁路方查出来,中止了旅行,损失就更大了。 

历经了千辛万苦搞到了票,上得车来,因为多半列车超员,服务质量根本就谈不上了。票价是正常了,但是质量却下降了。最后仍然是让消费者吃了亏。尽管这不是铁路方面的本意。但事物有自己的规律,不依照规律,最后是事与愿违。我们还是要想一想张维迎的那句话: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要看后果而不是愿望。 

如果按照经济规律涨一点票价,把票价定在市场均衡上,以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不会发生。但这纯粹是从经济效率考虑,没有照顾到平等。涨票价对低收入的农民工是很不利的。事实上不存在既能有效又有平等的票价。比较起来去年的办法或许能兼顾一点,即卧铺涨价,硬座不涨价。因为买卧铺的旅客一般不是低收入阶层。即使如此乘硬座的旅客还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车票仍然可能买不到,服务质量肯定要下降。 

增加铁路的运输能力未必是一条出路。因为如果能够满足春运时的运输,平时一定是能力过剩的。对全社会来讲也是一种浪费。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收入分配方面想办法,或者改变人们的习惯,不要集中在春节时回家。可是这两条办法事实上都不大可能实现。所以铁路春运的问题几乎没有可能彻底解决,只能从现状出发加以改进而已。但是不涨价是不是最佳方案是大可研究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3:32:00
茅老是一个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4:17:00
以下是引用zl860999在2009-2-6 9:11:00的发言:
我支持茅,现在火车票价这么低,所以才有铁路部门的内外勾结和黄牛横行,偷偷的把票价涨起来。

你认为票价涨了,黄牛就自动消失么?

茅的错误在于把市场的作用完美化了.

首先,市场不是万能的,在美国鼓吹完全自由市场,97年金融危机中要求东南亚国家开放市场,而自己碰到金融危机又如何表现的?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到现在还能有人死抱着自由市场化的大腿不放,对无监控市场的恶果竟然视而不见,有监控的市场还能玩出这么大的火,无监控还不翻天啦?

其次,中国不是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面有社会主义的定义就是要求不能将市场经济建立在牺牲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我对茅这种在象牙塔中搞研究,不在实地了解民间情况的学者持很不理解的态度。他凭什么认为,票价涨了,民工就会放弃一年仅一次的长假期回家休息,而留在不开工,没有收入的工厂里“刺激消费”?

再次,黄牛的出现能因为涨价而消失么?其中的经济学理论在那里?逻辑上我只相信:只有政府认真打击大面积的铁路系统腐败,并且在系统和体制上更加完善服务才能够让为中国挥汗撒血的民工兄弟们有回家的票。

最后,“火车票涨价有利于刺激铁路运输服务”是纯粹的痴人说梦,最明白,最实际,最公众的例子:华尔街收的钱还少么?他们的服务把世界玩成什么样子?你长了眼睛吧!自己看啊!你脑袋没长出头吧!自己想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7 14:24: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4:32:00
以下是引用overzenith在2009-2-7 12:16:00的发言:

如果需求曲线是几乎无弹性的

你变动价格,这是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效果很差的

除非你移动整条需求曲线。


任何需求曲线,你变动价格当然只是在需求曲线上移动的了

请问你搞清楚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和移动需求曲线的分别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4:4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9-2-7 12:18:00的发言:
http://maoyushi.blog.sohu.com/109586841.html 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 
茅于轼 
铁道部为了照顾利用春节出门的所有的人,决定春运一律不涨价,而且今后也不再涨价,受到大众的欢迎。有人说这一决定是铁路方面迫于社会的压力,也有人说铁路是为了讨好群众故意做秀。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做好事的动机。否则还有谁愿意做好事。
但是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从政策的愿望看,而是从其结果看。春运不涨价使坐火车的旅客得到了实惠,但是他们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并不低。总起来看这项政策带来的整体社会效益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首先,铁路的能力显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虽然加开了许多临时开车,能力还是够不上。结果是很难买上票。买票难的立竿见影的结果是排长队。大家可以在新闻联播中看到各个火车站临时售票处拥挤的人群。票价是便宜了,但是要得到它需要付出额外的排队成本。光是由于排队所花的时间代价,恐怕就超过了省下的没涨价的那几块钱。更何况排了队也未必一定能够买上票。 
车票变成了稀缺商品,就给“倒票”创造了条件。票贩子有了活动空间。一度减少了的“黄牛党”重新活跃起来。他们或者成群结队地大量买进,然后加码卖出。其差价显然要大于没涨价的那部分钱。正常的旅客不能从正常渠道买到票,只好求助于票贩子。他们不但没享受到正常票价的好处,反而还比涨价后的票价更贵了。 
更有能耐的“黄牛党”还能够内外勾结,把车票成批地倒出来,然后抬价出售。这个铁路系统的老毛病治理多年不见改善。甚至于有人怀疑这是铁路内部人故意制造车票的稀缺性,自己手中掌握了稀缺商品当然有利可图。比较航空机票和铁路车票的发售可以看到铁路部门售票系统的落后。航空机票可以买一年内任何始发和到达点的机票,不需要手续费。而火车票除了少数几趟车的都只能买四天内本地出发的车票,还要五块钱的手续费。虽然铁路车票的预售比航空机票复杂(因为有中途下车的),但是按照现代计算机的技术是不难解决的。一般企业最重要的部门首先是市场营销,可是铁路对买票的落后性似乎视若无睹。几十年来基本没有改进。能够做的事不去做,难免让人怀疑是铁路内部人故意制造的买票难。 
由于车票稀缺,产生了假票。春运期间造假票的非常猖獗。公安部门侦察到印制假票的商贩,一查就是几百张。当然假票不一定和春运有关。不是春运也会有。但是因为正常渠道买不到,只好找别的路子。这确实为假票创造了销售的机会。如果不小心买到一张假票,被铁路方查出来,中止了旅行,损失就更大了。 
历经了千辛万苦搞到了票,上得车来,因为多半列车超员,服务质量根本就谈不上了。票价是正常了,但是质量却下降了。最后仍然是让消费者吃了亏。尽管这不是铁路方面的本意。但事物有自己的规律,不依照规律,最后是事与愿违。我们还是要想一想张维迎的那句话: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要看后果而不是愿望。 
如果按照经济规律涨一点票价,把票价定在市场均衡上,以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不会发生。但这纯粹是从经济效率考虑,没有照顾到平等。涨票价对低收入的农民工是很不利的。事实上不存在既能有效又有平等的票价。比较起来去年的办法或许能兼顾一点,即卧铺涨价,硬座不涨价。因为买卧铺的旅客一般不是低收入阶层。即使如此乘硬座的旅客还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车票仍然可能买不到,服务质量肯定要下降。 
增加铁路的运输能力未必是一条出路。因为如果能够满足春运时的运输,平时一定是能力过剩的。对全社会来讲也是一种浪费。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收入分配方面想办法,或者改变人们的习惯,不要集中在春节时回家。可是这两条办法事实上都不大可能实现。所以铁路春运的问题几乎没有可能彻底解决,只能从现状出发加以改进而已。但是不涨价是不是最佳方案是大可研究的问题。

首先我支持茅老说实话,但是目前状况看,不应该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了,因为以前就有过春节涨价的先例,结果怨声载道,最后强制不涨价,为此中央台还专门再新闻联播里面炫耀一把,好像不涨价就是造福人民一样。我还是原先的观点,他说话的动机是什么?反正他年纪大,资格老,买票也不用他出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6:13:00

单从供需角度来讲,火车票确实应该涨价,但问题本身是火车票根本就不是受市场调节的,铁道部门也不是单纯的市场主体,拿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非市场的问题,有点颠倒了吧。

从成本收益来讲,茅老先生不涨价的社会成本太高,如果稍微考虑一下中国国情,涨价后的社会成本可能会更高。

春运火车票的问题根本不是票价、运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铁道部这个政企不分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的改革问题,只要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光是春运,以后随着铁路的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类似于春运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所付出的社会成本也会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7:19:00

我认为茅没有弄明白两个问题:

1、涨价了需求会变小,其实春节回家是传统,其需求有一个刚性,价格要涨大很高的程度才会抑制需求的。

2、涨价会增加供给(包括铁路本身和其它替代品),但是这种扩大后的产能在非春节时绝对是一种浪费,有很大的社会成本,

所以,无论从经济学角度和政治学角度,涨价对于减少春运的社会成本没有实际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7:54:00
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价格的调控作用是有前提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毁在了两批人手里,一批是建国后50、60年代从苏联学习回国的,使中国的经济走上了极左;一批就是80、90年代从西方学习回来的,是中国经济走上了极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7:54:00
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价格的调控作用是有前提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毁在了两批人手里,一批是建国后50、60年代从苏联学习回国的,使中国的经济走上了极左;一批就是80、90年代从西方学习回来的,是中国经济走上了极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9:06:00
茅老头脑子有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19:32:00
5楼的分析有道理,但他的分析忘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春节嘛,按习俗就是回家团聚过年的,所以无论你票价上涨多少,他的需求都不会下降很多,否则黄牛党就不会存在,应该重点解决的是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20:56:00

买票不是规定了 一个人只能买3张票 而且2张坐1张站票吗

而且 对于那些愿意排队买票的人来说 车票就是越便宜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21:59:00

春运除了供给大大小于需求之外,有几个特点:

1)需要是相当于吃饭喝水一样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传统观念使然,短期内难以更改。这样的需要从购买力上限制是不可能的,如同粮食短缺靠提高价格限制,等于认可饿死人不用管;

2) 需要的群体是弱势的比较贫穷的群体。提价后买到票的人会因此更加贫穷。

3)是极短期的需要。不可能通过增加铁路供给来解决,因为投资巨大,只为求20天的平衡而有300多天的闲置是一种巨大浪费。

解决问题只能靠(多选)1)改变习惯;2)实名按需要程度分配;3)提价但国家给予补贴,不回家者净拿补贴,回家者个人负担不增加。

我以为春运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值得从这方面讨论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7 22:29:00
同意楼上的观点,偏向于实行实名制的办法,哪怕是在春运期间特事特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07:49:00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9-2-7 7:5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7 7:2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9-2-6 8:39:00的发言:

如果单从自由经济角度看,我认为茅的是对的,问题是在中国铁路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靠自由经济是解释不通的,我想茅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为何还要说?所以我觉得茅也不光从经济角度看的

铁路行业恰恰不是自由的行业,因此“自由经济”不能为其辩解,恰恰相反,自由经济是要对之进行管制与约束。

因此,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茅的观点也是错的。

你说的话和我说的不矛盾,茅说这话的动机是什么,这才是我关心的,抛开铁路不说,公路以前也是逢节必涨,现在也强制不涨了,

公路体制同样存在问题:为什么在公路客运需求增大的时候,不能有相应的供给产生呢?原因在于行政部门对公路营运的管制,这种管制使公路客运的有效供给不能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运输管理部门变成了垄断运输行业的工具。而在这种运管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再搞什么价格管制,这只能被经济学看作荒唐之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07:52: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2-7 21:59:00的发言:

春运除了供给大大小于需求之外,有几个特点:

1)需要是相当于吃饭喝水一样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传统观念使然,短期内难以更改。这样的需要从购买力上限制是不可能的,如同粮食短缺靠提高价格限制,等于认可饿死人不用管;

茅的观点正包含这个意思:我涨价,你不能坐车我不管,我要涨价到你不能坐车为止。就象你所说,粮食供给不够,则要涨价到饿死一部分人为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07:54:00
以下是引用angelboy在2009-2-7 9:1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zl860999在2009-2-6 9:11:00的发言:
我支持茅,现在火车票价这么低,所以才有铁路部门的内外勾结和黄牛横行,偷偷的把票价涨起来。

放屁,火车票就算涨一倍大家还是都要回家过年的

按茅的观点,如果你还想回家,那我便继续涨价,直至涨到你无法回家为止。这是他“用涨价限制需求”的妙计所应该起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07:59:00
以下是引用rains817在2009-2-7 9:27:00的发言:

铁路行业恰恰不是自由的行业,因此“自由经济”不能为其辩解,恰恰相反,自由经济是要对之进行管制与约束。

因此,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茅的观点也是错的。

探讨火车票价格问题,需要从价格的形成机制来考虑。

一般而言,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在短期内,效用对价值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茅的看法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是正确的。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又由成本决定,因此,铁路部门尽可以去提高他们的成本,这样他们就有更充足的道理去涨价了。而真正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价格作用机制,在于涨价对供给的剌激作用,而增大的供给反过来又对价格起到抑制作用。因此,价格机制绝不意味着涨价。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作为“大师”的茅竟然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08:01:00
以下是引用钱鸣在2009-2-7 9:3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杨国超在2009-2-7 0:05:00的发言:
把市场经济估计的太好了。春运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铁路是公共品而不仅仅是商品。

茅老是我比较颀赏的一位经济学家,敢于说真话。

但是经常学家不是政治家,政治家有政治家的目的,这个目的有时是荒唐的、可耻的,

没有一个真正民生的政府,就谈不上一个真正自由的市场经济。用一颗良知就可以发现到处的寻租,利益输送。

至于春运火车票涨价,其实涨了也调节不好这个供需关系,不要忘记了,经济问题有时涉及到习惯,涉及到伦理,涉及到许许多多问题的综合体,而不单单是经济。

总之,我感觉国家对火车票涨价问题的讨论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以赚取老百姓的支持。。。。。。。。。。。。。。。。。。。。。

是不是我们都被忽悠了?????????

[em12]

茅的涨价论就算以纯经济学来衡量,也是无法成立的,也是明显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08:05:00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7 10:11:00的发言:
大家难道认为茅教授是支持铁路部的行政垄断的吗?

他当然不敢这样。但是他不懂得涨价的作用是要剌激供给,而单纯知道涨价可以抑制需求,这是片面的错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铁路运输行业,涨价就会立即引起供给的增大,从而使涨价很快被抑制下去。这个简单道理,难道人们还不懂吗?而在不具备这个竞争性的情况下,尤其在铁路行业仍处于国家垄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铁路部门自己去定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