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2-8 11:06:00

我以为,涨价不能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经济学上讲过,供需问题其实通过票贩子的低买高卖大部分消化了。当然,尽管从经济上是有效率的,但社会不需要票贩子去解决问题。涨价确实能抑制需求,提高供给。但接下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涨多少?高了,构成对低收入者的负担,低了,不起作用,只是对通货膨胀的弥补。

这就说明政府没有定价的标准,因为垄断的低效率,不放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航空行业通过引入竞争,使得其发展很好。汽车客运也是一个道理,那么铁路也能否市场化呢?我认为可以开始考虑了,比如主要的线路可以以几个国企的形式纳入竞争,政府提供利润率低,但又不能缺少的班次。

当然这里面肯定是复杂的,也不是一两句就能讲清楚了的,我想说的只是涨价不能治本,引用竞争机制才是正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13:51: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8: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7 10:11:00的发言:
大家难道认为茅教授是支持铁路部的行政垄断的吗?

他当然不敢这样。但是他不懂得涨价的作用是要剌激供给,而单纯知道涨价可以抑制需求,这是片面的错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铁路运输行业,涨价就会立即引起供给的增大,从而使涨价很快被抑制下去。这个简单道理,难道人们还不懂吗?而在不具备这个竞争性的情况下,尤其在铁路行业仍处于国家垄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铁路部门自己去定价的。

呵呵,是铁路部门制定价格,但铁路部门真的能决定价格吗?

不是成本决定价值,更不是价值决定价格

一个院士去街上卖小吃成本比其他人高吧,但他能卖得比其他人的贵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0:46:00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春运中回家??/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0:48:00

加大供给能解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0:49:00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春运中回家??/加大供给能解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0:50:00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春运中回家??/
提高价格能解决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0:52:00
真正的垄断是对经济的垄断还是对人的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1:08:00
以下是引用陈均锋在2009-2-8 20:52:00的发言:
真正的垄断是对经济的垄断还是对人的自由,,,,
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必然会引起对经济的垄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1:42:00
以下是引用happyoil在2009-2-8 21:0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陈均锋在2009-2-8 20:52:00的发言:真正的垄断是对经济的垄断还是对人的自由,,,,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必然会引起对经济的垄断。

垄断就是对人的经济自由的限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8 21:43:00
以下是引用刀剑上散人在2009-2-7 19:32:00的发言:
5楼的分析有道理,但他的分析忘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春节嘛,按习俗就是回家团聚过年的,所以无论你票价上涨多少,他的需求都不会下降很多,否则黄牛党就不会存在,应该重点解决的是供给。

要解决供给就必须要打破官办铁路独家垄断铁路运输行业的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09:55:00
以下是引用overzenith在2009-2-7 12:0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7 10:12:00的发言:

假设铁路在春运期间的运能只有5000万,而在当前价格下有1亿人要回家即有1亿对铁路运输服务的需求。黄大师,您倒告诉我怎样才能让这1亿人都回家?管制价格这5000万的运能就能上去了吗?医生给发烧的病人治病,是不是把温度计放到冰水里,病人烧就退下来了呢?

涨价就算不能增加供给,难道还不能抑制需求?

抑制需求?

你能确定能抑制需求?

我看春节回家的人,很多是必须回的

(1、想想火车上情况,硬座的上个厕所都要等1、2小时,这代价也是相当高啊

     2、几年没回家,有的甚至10多年,和亲人见一面的价格(效用)又是多少啊!!!

    3、比如,父母去世,难道不回家拜祭,不是人人都能随时请假吧

     4,再比如,父母生病

     5、当然也有好事,兄弟姐妹结婚, )

这些现象足于说明,春节回家需求是几乎无弹性的

1、这正是人太多的后果啊

2、10多年没回家了,何妨于再等一年?何况十多年没回家的人有多少,占要回家的人的比重多大?前些年春运火车难道因为这些人不回家,都是放空了的?

3+4+5、这些究竟都是极端情况还是常态,以至于足够说明春运需求是无弹性的?

今年春节我就没有回家,因为我觉得买票太难车上太挤,而机票又贵,我算不算是一个因为价格太高而消失掉的需求?究竟我这种情况是常态呢还是家里正好春节期间有红白喜事的?

事实上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无弹性”的需求,只有弹性高低之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0:05:00
以下是引用多隆在2009-2-7 12:18:00的发言:

茅的话是别有用心,或者是读书把脑子读成浆糊了。

春运问题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在特定阶段的集中爆发。姑且不论中国铁路运力现状下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且提高有限和需以时日,这种特定时间点的需求满足在经济角度来看是不划算的,能满足春运的运力在平时怎么办,是不是一种浪费呢?因此满足春运的需求实际上是不能仅从市场调节角度来考虑的,用钞票说话靠提价解决问题的市场资源分配方式从本质上就是不合适的。

另一方面,春运问题普通民众不满的直接原因其实并不是运力资源的不足,而是分配方式的不公平。如果民众都确信每一张车票都是依据出价高低、订票时间先后等公开规则公平发售的,民间怨气也不会有太大。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还没有解决,在普通民众所能获得车票份额里再一股脑地推行用钞票说话的分配方式除了加剧阶层间的对立、增加权力寻租的空间没有任何社会意义。

那你倒告诉我在当前价格和运力条件下,如果解决有1亿人要回家而运力只有5千万的问题?让他们爬回去吗。就算铁路系统的人一个个比耶稣还圣洁,车票“分配”绝对公平,难道这1亿人就能因此回的了家?茅的主张很鲜明:让票价涨上去,让部分人不回家或延后回家。提高票价本身就是一个拍卖的过程,部分出价低的竞价者放弃竞购。

认为别人的主张不好,自己又提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徒然发些诛心之论哗众取宠,脑子里有浆糊的指不定是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0:09:00

经济发达的地区过于集中,使得大家都往经济发达的地区跑,过年一回家自然会有运输压力了。要是广大农村都发展起来了,春运的运输压力自然就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1:51: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2-7 21:59:00的发言:

春运除了供给大大小于需求之外,有几个特点:

1)需要是相当于吃饭喝水一样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传统观念使然,短期内难以更改。这样的需要从购买力上限制是不可能的,如同粮食短缺靠提高价格限制,等于认可饿死人不用管;

2) 需要的群体是弱势的比较贫穷的群体。提价后买到票的人会因此更加贫穷。

3)是极短期的需要。不可能通过增加铁路供给来解决,因为投资巨大,只为求20天的平衡而有300多天的闲置是一种巨大浪费。

解决问题只能靠(多选)1)改变习惯;2)实名按需要程度分配;3)提价但国家给予补贴,不回家者净拿补贴,回家者个人负担不增加。

我以为春运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值得从这方面讨论一下。

1、见前贴

2、问题是,难道不涨价,穷人们就能以火车票的票面价格买到回家的票,不增加其它有行或无形成本?茅只是指出火车票应该涨价让价格反映其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并没有反对补贴穷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1:59: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7:4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9-2-7 7:5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7 7:2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9-2-6 8:39:00的发言:

如果单从自由经济角度看,我认为茅的是对的,问题是在中国铁路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靠自由经济是解释不通的,我想茅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为何还要说?所以我觉得茅也不光从经济角度看的

铁路行业恰恰不是自由的行业,因此“自由经济”不能为其辩解,恰恰相反,自由经济是要对之进行管制与约束。

因此,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茅的观点也是错的。

你说的话和我说的不矛盾,茅说这话的动机是什么,这才是我关心的,抛开铁路不说,公路以前也是逢节必涨,现在也强制不涨了,

公路体制同样存在问题:为什么在公路客运需求增大的时候,不能有相应的供给产生呢?原因在于行政部门对公路营运的管制,这种管制使公路客运的有效供给不能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运输管理部门变成了垄断运输行业的工具。而在这种运管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再搞什么价格管制,这只能被经济学看作荒唐之举。

如果市场的确是垄断的,经济学并没有否定价格管制

事实上,假定铁路是完全垄断的,铁路部门最大化其收入的定价可能并非让火车满员的价格,这取决于供方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方的需求价格曲线

春运期间公路运输供给没有增加么?你去高速公路上数数春运期间每天经过的长途大巴究竟有没有增多,都没有调查,尽发些情绪化的论调,只能把理性的讨论问题引入毫无意义的集体声讨和谩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2:07: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7:5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2-7 21:59:00的发言:

春运除了供给大大小于需求之外,有几个特点:

1)需要是相当于吃饭喝水一样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传统观念使然,短期内难以更改。这样的需要从购买力上限制是不可能的,如同粮食短缺靠提高价格限制,等于认可饿死人不用管;

茅的观点正包含这个意思:我涨价,你不能坐车我不管,我要涨价到你不能坐车为止。就象你所说,粮食供给不够,则要涨价到饿死一部分人为止。

涨价后不能坐车,难道不涨价就能坐上车了?春运铁路运力不够这是客观事实,有一部分人回不了家也是必然的,这甚至和票价高低没有关系。与其保持低价,让黄牛得益,不如涨价,至少还能为铁路建设积累资本,这有什么错吗?当然你又要说钱都被官员贪污了,不会拿去建设铁路,这是另一个话题,铁路系统存在腐败问题,解决的途径是改革而不是扭曲价格把利益让与黄牛党

你说对了,如果粮食不够吃,而又无法增加供给,那的确得有一部分人饿死,这和粮食价格高低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在人饿死后给他们立块好看的碑表彰其贡献(正如政府可以给低收入群体补贴,至于是否用语购票回家,这是他们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后的自我选择),但无法改变粮食不够吃的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2:11: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7:5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rains817在2009-2-7 9:27:00的发言:

铁路行业恰恰不是自由的行业,因此“自由经济”不能为其辩解,恰恰相反,自由经济是要对之进行管制与约束。

因此,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茅的观点也是错的。

探讨火车票价格问题,需要从价格的形成机制来考虑。

一般而言,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在短期内,效用对价值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茅的看法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是正确的。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又由成本决定,因此,铁路部门尽可以去提高他们的成本,这样他们就有更充足的道理去涨价了。而真正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价格作用机制,在于涨价对供给的剌激作用,而增大的供给反过来又对价格起到抑制作用。因此,价格机制绝不意味着涨价。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作为“大师”的茅竟然不懂?!

不懂的是你自己。价格决定于价值,价值又决定于成本,这句话的意思是价格由成本决定。你不妨自己去生产双谢,成本是一万块(我看也未必生产的出来),你拿去市场上买,作价成本价一万块吧,谁会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2:20: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8: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7 10:11:00的发言:
大家难道认为茅教授是支持铁路部的行政垄断的吗?

他当然不敢这样。但是他不懂得涨价的作用是要剌激供给,而单纯知道涨价可以抑制需求,这是片面的错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铁路运输行业,涨价就会立即引起供给的增大,从而使涨价很快被抑制下去。这个简单道理,难道人们还不懂吗?而在不具备这个竞争性的情况下,尤其在铁路行业仍处于国家垄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铁路部门自己去定价的。

茅于轼没有反对增加对铁路建设的投入,没有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更没有认为应该让垄断部门自行对产品价格定价,让票价上涨和增加铁路建设投入,推进改革以及管制价格,根本都不矛盾,为什么你总要用自己臆测的东西来强加于人呢

事实上,茅于轼对于打破行政垄断,放开行业对民营企业的准入,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奔走呼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9 15:21:00
楼主观点正确,茅的观点正确,在这个特色国家下两位的市场经济观点正确,涨价正确,打破行政垄断正确,这不是两位的矛盾,而是国家本身的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07:59: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9 11:5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7:4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9-2-7 7:5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7 7:2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wsbsmn在2009-2-6 8:39:00的发言:

如果单从自由经济角度看,我认为茅的是对的,问题是在中国铁路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靠自由经济是解释不通的,我想茅肯定是知道的,但是他为何还要说?所以我觉得茅也不光从经济角度看的

铁路行业恰恰不是自由的行业,因此“自由经济”不能为其辩解,恰恰相反,自由经济是要对之进行管制与约束。

因此,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茅的观点也是错的。

你说的话和我说的不矛盾,茅说这话的动机是什么,这才是我关心的,抛开铁路不说,公路以前也是逢节必涨,现在也强制不涨了,

公路体制同样存在问题:为什么在公路客运需求增大的时候,不能有相应的供给产生呢?原因在于行政部门对公路营运的管制,这种管制使公路客运的有效供给不能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运输管理部门变成了垄断运输行业的工具。而在这种运管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再搞什么价格管制,这只能被经济学看作荒唐之举。

如果市场的确是垄断的,经济学并没有否定价格管制

事实上,假定铁路是完全垄断的,铁路部门最大化其收入的定价可能并非让火车满员的价格,这取决于供方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方的需求价格曲线

春运期间公路运输供给没有增加么?你去高速公路上数数春运期间每天经过的长途大巴究竟有没有增多,都没有调查,尽发些情绪化的论调,只能把理性的讨论问题引入毫无意义的集体声讨和谩骂

公路运输是一个比较开放的体系,因此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供给随即得到扩增。而铁路在这方面则比较差,虽然铁路部门自己也在扩大运力,但这远远不够。

“如果市场的确是垄断的,经济学并没有否定价格管制”这是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08:02: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9 12:2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8: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7 10:11:00的发言:
大家难道认为茅教授是支持铁路部的行政垄断的吗?

他当然不敢这样。但是他不懂得涨价的作用是要剌激供给,而单纯知道涨价可以抑制需求,这是片面的错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铁路运输行业,涨价就会立即引起供给的增大,从而使涨价很快被抑制下去。这个简单道理,难道人们还不懂吗?而在不具备这个竞争性的情况下,尤其在铁路行业仍处于国家垄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铁路部门自己去定价的。

茅于轼没有反对增加对铁路建设的投入,没有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更没有认为应该让垄断部门自行对产品价格定价,让票价上涨和增加铁路建设投入,推进改革以及管制价格,根本都不矛盾,为什么你总要用自己臆测的东西来强加于人呢

事实上,茅于轼对于打破行政垄断,放开行业对民营企业的准入,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奔走呼吁的

茅当然不反对打破垄断了,他作为自由主义者,理应如此。不过我们在“价格闯关”时代曾吃过亏,即在供给没有得到潜在提高的情况下就放开价格,结果却使价格迅速上涨直至社会动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08:03:00
以下是引用陈均锋在2009-2-9 15:21:00的发言:
楼主观点正确,茅的观点正确,在这个特色国家下两位的市场经济观点正确,涨价正确,打破行政垄断正确,这不是两位的矛盾,而是国家本身的矛盾,

单纯的涨价是不正确的,成熟的市场经济,在价格开放的情况下,价格仍然是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12:47: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10 8:0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9 12:2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8: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7 10:11:00的发言:
大家难道认为茅教授是支持铁路部的行政垄断的吗?

他当然不敢这样。但是他不懂得涨价的作用是要剌激供给,而单纯知道涨价可以抑制需求,这是片面的错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铁路运输行业,涨价就会立即引起供给的增大,从而使涨价很快被抑制下去。这个简单道理,难道人们还不懂吗?而在不具备这个竞争性的情况下,尤其在铁路行业仍处于国家垄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铁路部门自己去定价的。

茅于轼没有反对增加对铁路建设的投入,没有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更没有认为应该让垄断部门自行对产品价格定价,让票价上涨和增加铁路建设投入,推进改革以及管制价格,根本都不矛盾,为什么你总要用自己臆测的东西来强加于人呢

事实上,茅于轼对于打破行政垄断,放开行业对民营企业的准入,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奔走呼吁的

茅当然不反对打破垄断了,他作为自由主义者,理应如此。不过我们在“价格闯关”时代曾吃过亏,即在供给没有得到潜在提高的情况下就放开价格,结果却使价格迅速上涨直至社会动乱。

茅只主张提高价格,根本没有提“放开价格”,“放开价格”的观点是你自己强加给人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好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14:37:00
问题就根本不在价格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18:38: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2-7 21:59:00的发言:

春运除了供给大大小于需求之外,有几个特点:

1)需要是相当于吃饭喝水一样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传统观念使然,短期内难以更改。这样的需要从购买力上限制是不可能的,如同粮食短缺靠提高价格限制,等于认可饿死人不用管;

2) 需要的群体是弱势的比较贫穷的群体。提价后买到票的人会因此更加贫穷。

3)是极短期的需要。不可能通过增加铁路供给来解决,因为投资巨大,只为求20天的平衡而有300多天的闲置是一种巨大浪费。

解决问题只能靠(多选)1)改变习惯;2)实名按需要程度分配;3)提价但国家给予补贴,不回家者净拿补贴,回家者个人负担不增加。

我以为春运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值得从这方面讨论一下。

同意上述分析。

1.解决方式还有一个:城乡迁移自由,农民工在打工的城市安家落户。可免去春节回家之苦。这本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应有之义,在城乡二元制度下,演变成了季节性的大迁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0 19:44:00

2.春运火车票涨多少倍才可能降低需求量?

一个实例。河南太康县是福建晋江工业区的劳动力输出地。春运期间基本情况是,长途汽车票价550元,座位50个,车车爆满。火车票价100元(买不到),黄牛党的票价是260元(加价160元),再加上短途汽车费用40元,回家需要300元。农民工的月工资1100元(市场工资1300元,老板总要找借口克扣,平均200元)。

可以合理推测的是,火车票价格在100--510元之间,需求曲线是垂直的,即无弹性的。

其次,火车票价要涨到510元以上的水平,才可能减少需求量。即火车票要上涨5倍以上。涨的少,不起作用。但这么高的涨价幅度应该是社会(良心)不能承受的:农民工回家一趟要把一个月的工资贡献给铁道部。

如果考虑到春运需求具有强烈的消费外部性-社会稳定和人心向背,火车票不涨价是有道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0 19:52: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1 08:02: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10 12:4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10 8:0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9 12:2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9-2-8 8:0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iyg2000在2009-2-7 10:11:00的发言:
大家难道认为茅教授是支持铁路部的行政垄断的吗?

他当然不敢这样。但是他不懂得涨价的作用是要剌激供给,而单纯知道涨价可以抑制需求,这是片面的错误。在一个自由竞争的铁路运输行业,涨价就会立即引起供给的增大,从而使涨价很快被抑制下去。这个简单道理,难道人们还不懂吗?而在不具备这个竞争性的情况下,尤其在铁路行业仍处于国家垄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让铁路部门自己去定价的。

茅于轼没有反对增加对铁路建设的投入,没有否定改革的必要性,更没有认为应该让垄断部门自行对产品价格定价,让票价上涨和增加铁路建设投入,推进改革以及管制价格,根本都不矛盾,为什么你总要用自己臆测的东西来强加于人呢

事实上,茅于轼对于打破行政垄断,放开行业对民营企业的准入,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奔走呼吁的

茅当然不反对打破垄断了,他作为自由主义者,理应如此。不过我们在“价格闯关”时代曾吃过亏,即在供给没有得到潜在提高的情况下就放开价格,结果却使价格迅速上涨直至社会动乱。

茅只主张提高价格,根本没有提“放开价格”,“放开价格”的观点是你自己强加给人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好不

茅于轼因此认为,“如按照经济规律涨一点票价,把票价定在市场均衡上,以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不会发生。”
没有价格的放开,会形成“市场均衡”吗?市场均衡必然在价格不断波动的情况下,在经营者拥有定价权的情况下形成的。另外,要形成均衡价格,必须有市场竞争因素,否则也无法形成均衡价格。

可见,茅的观点里也包含着开放价格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1 09:27: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9 12:07:00的发言:

涨价后不能坐车,难道不涨价就能坐上车了?春运铁路运力不够这是客观事实,有一部分人回不了家也是必然的,这甚至和票价高低没有关系。与其保持低价,让黄牛得益,不如涨价,至少还能为铁路建设积累资本,这有什么错吗?当然你又要说钱都被官员贪污了,不会拿去建设铁路,这是另一个话题,铁路系统存在腐败问题,解决的途径是改革而不是扭曲价格把利益让与黄牛党

你说对了,如果粮食不够吃,而又无法增加供给,那的确得有一部分人饿死,这和粮食价格高低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在人饿死后给他们立块好看的碑表彰其贡献(正如政府可以给低收入群体补贴,至于是否用语购票回家,这是他们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后的自我选择),但无法改变粮食不够吃的事实

如果必须饿死人,就是说钱已经没有用了,提高价格又有什么用?就应该钱多的活命?再说行得通吗?平均按孩子分配也比按钱分配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1 09:37:00
以下是引用hunter_tong在2009-2-9 11:51: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9-2-7 21:59:00的发言:

春运除了供给大大小于需求之外,有几个特点:

1)需要是相当于吃饭喝水一样的基本生活需要,中国传统观念使然,短期内难以更改。这样的需要从购买力上限制是不可能的,如同粮食短缺靠提高价格限制,等于认可饿死人不用管;

2) 需要的群体是弱势的比较贫穷的群体。提价后买到票的人会因此更加贫穷。

3)是极短期的需要。不可能通过增加铁路供给来解决,因为投资巨大,只为求20天的平衡而有300多天的闲置是一种巨大浪费。

解决问题只能靠(多选)1)改变习惯;2)实名按需要程度分配;3)提价但国家给予补贴,不回家者净拿补贴,回家者个人负担不增加。

我以为春运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值得从这方面讨论一下。

1、见前贴

2、问题是,难道不涨价,穷人们就能以火车票的票面价格买到回家的票,不增加其它有行或无形成本?茅只是指出火车票应该涨价让价格反映其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并没有反对补贴穷人

不知道“一涨了之”是否是记者采访的原话。

如果茅想提出一个解决方案而不是只做稀缺与价格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就要考虑各种选项。我是从解决方案的角度提出意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1 11:58:00

说的毫无道理,因为是貌似有理,但是实际上是非常不具有操作性的。

中国问题很多,比如说看病贵,那我说,一降了之,比如说房子贵,我说一降了之,比如说,农民收入少,我说一涨了之。

问题是这么简单吗?远远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