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者两条建议:
1.为保护知识产权,建议先在公开刊物发表,不然很难保证不被居心叵测者利用。
2.建议注明作者的真实单位,不要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这个单位,这个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常常给人发邀请函,只要交纳管理费就可以成为特约研究员,小弟还在读本科时就收到过该院的特约研究员邀请函了,没有意思,全是商业运作的结果,不具权威性。
这我是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希望它能对你完善自己的理论有所帮助。
一、 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我认为关键是使农民数量大幅度地减少(方法见下面扩大就业部分),如:将农民减少到1亿人,那么农民人均收入可增加8倍,在人口不能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农业方面的补贴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国民收入差距,消除不稳定因素。
二、 如何进一步广大就业?
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1、 为农民创造就业岗位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建筑业来实现。
未来20至30年有大约7、8亿农民转化为城市人口,需要兴建大量住宅商品房、营业房和商铺,我们可以根据这一需要每年投入4到5万亿元人民币搞商品房修建,它是2004年度这方面投资的7倍左右,可以新解决3到5亿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搞修建的投资每年可以根据需要逐渐增加。这一举措将极大地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强劲地支持我国经济增长;为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解决了“钱途”问题。
2、 为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城市人口和失业人员创造就业岗位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工业来实现。
首先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商品零售业。
商品零售业中,汽车、摩托、家电、服装以及各种日用商品等,它们的库存总量太少,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不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认为仅汽车、摩托的库存总量就应该达到5至7万亿元人民币水平,其他的商品的库存总量也应该达到5至7万亿元人民币水平。加上建筑业的商品房的库存量,所有商品库存总量可以保持在18至24万亿元人民币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目前困扰我国政府的“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自主增长问题以及应对国际社会建立“浮动汇率机制”问题等。
其次其他第三产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工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才能扩大工业的就业能力和扩大其他第三产业的就业能力。
上面关于建筑业的巨额投资资金问题、发展商品零售业的巨额资金问题仅仅依靠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就可以简单解决,这是一个纯经济理论问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问题,我愿意为国家提供理论依据。它解决了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资本来源问题,这个经济理论避免了将土地大规模私有化(城市化用地和其他公共用地除外),发展宏观经济不需要打土地的主意。
====================================================
增加就业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城市化发展力度: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容纳很多人的就业,特别是农民的就业.
那么,怎样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呢?我的方法和现在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差别与不同.方法如下:
所有的建筑商,自己只需要准备生产工具和购买土地的资金就可以了,其余的开发(无息)资金全部由中央银行(印钞)提供.目前中央银行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无限的资金.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房地产开发,只要适当控制开发速度是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开发速度太快最多引起成本型通货膨胀,造出来的商品房价格几乎没有波动.以这种方式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国家每年可以无偿提供巨额资金支持(如:提供1至20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建筑业的发展至少可以容纳2至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所有商品房的库存总量可以允许达到6至20万亿元人民币水平.
二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方法是通过促进商品零售业的发展来实现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大商品零售业的有效商品库存总量:即所有的商品零售业者,除了自己准备租用场地和装修用的资金外,其余的资金完全由中央银行(印钞)提供(这部分贷款资金是不需要承付利息的).
汽车和其他商品的库存总量可以允许达到4至8万亿元人民币水平.
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可以至少解决2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由于以上两方面发展而带动起来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估计几乎可以解决2至4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针对中国私有化程度很低的现状而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因为中国的土地,河流,矿山,森林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没有私有化,所以这些东西无法当钱使用,这就限制了中国巨型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就限制中国经济的自主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对外依赖程度很高的主要原因.
=============================================
现在的中国政府不明白目前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方式不适应中国的国情:关键的地方是这种开发方式不能使房价稳定在一个对各方面都有好处的水平,即既能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又能极大地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既能使绝大多数开发商赚钱,又能因商品房价格能自动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不受银行贷款利息的影响(至少房价不会年年攀升,而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从而让消费者感到满意.现在的房地产开发方式,很容易引起各种投机活动,造成投资过热,物价上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当然要拿建筑业开刀了.其实中国建筑业的总产值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很小,不到三分之一,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很不正常,但是国家根本没有对策,国家现在是外强中干,老百姓现在感到很危机啊!
但是,我上面的构想就不会发生这些问题:而是能使经济高速发展与物价稳定和币值稳定并存.那些受西方经济学影响很深的经济学家看到我的论述肯定会觉得我是个疯子,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但是他们学的东西又不适宜中国国情,所以可悲的是他们自己呵.在我的国度里,除非你不想工作,否则不会有失业这种事情发生.
我同意 向方超 的看法,学术上观点可能不一致,有意见和建议可以提出来,但不要动不动就说人家的认知水平低。
我拜读了楼主的作品之后,觉得还是很有创新的,我个人认为楼主的政府增够法事实上起到了一个稳定货币实际购买力的作用,这确实是稳定物价的一个思路,因为物价是以货币来进行衡量的。这样客观上应该是有利于扩大消费的,主要是能够使消费者对自身未来的购买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把握,不至于因为物价波动(主要是物价上升)而产生一些悲观预期。
但使用这个方法应该有个前提,作者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个前提,但我感觉作者默认的经济系统是相对封闭的,似乎没有考虑进出口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那些国内基本能够自给 不需大量进口、而又基本不出口的产品(这类产品所处的环境与封闭经济系统的环境比较相似)。
没有细读,所以以上仅是一些粗浅的看法,也不知道我是否正确而完整地理解了楼主的真正意图。如有不正确的地方,烦请批评指正!
另外,楼主既然已经在公开刊物发表了本文,建议把刊物名称和期数一并列出来,一来杜绝某些不道德人氏的不良想法(比如署上自己的名拿去发表);二来也方便赞同楼主观点的朋友在自己的研究中引用以及不赞同楼主观点的朋友发文商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5 17:58:36编辑过]
我想知道政府增购法是怎样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的,有办法使建筑业摆脱利息奴役对其健康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吗?还有就是政府增购法具体怎么操作?企业新增的产量,只要符合“政府增购政策”,即由政府增发货币予以收购,请问具体怎么收购(请你谈谈具体操作方法)?收购后的商品又是怎样再次进入流通领域中参与流通的?政府增购法中包括收购商品房吗?我觉得这些问题可能会成为你未来面临要解决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最关键的问题.
小弟的联系方式如下:
[UserName=研究员]QQ:422640705[/UserName]
非常乐意与楼主建立学术联系,以后多向您学习。小弟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对楼主的领域不是很熟悉,所以小弟上面提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我已经把QQ号码给楼主了啊,楼主怎么不和我联系,不用QQ吗?
那给你另一个联系方式吧
[UserName=研究员]电子邮件:williamyin@china.com[/UserName]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