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5-12-25 19:23:57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19:17
1.78=1/(总体储蓄率*准备金率)
债务=(投资需求×储蓄系数倍的存款/总体储蓄率×准备金率)。
债务×(总体储蓄率×准备金率)=投资需求×储蓄系数倍的存款
有意思,怎么理解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9:28:30
债务=β投资需求,其中β=(总体储蓄率×准备金率)/储蓄系数倍的存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9:32:0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13:38
80%的准备金率太高了。
国民收入=VM,这个公式中的M不是M2,它是即时的基础货币。
上述公式正是依据它来 ...
债务=β投资需求,其中β=(总体储蓄率×准备金率)/储蓄系数倍的存款
什么是储蓄系数倍的存款,请举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19:36:53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19:32
债务=β投资需求,其中β=(总体储蓄率×准备金率)/储蓄系数倍的存款
什么是储蓄系数倍的存款,请举例
二寅,这个关系若是有问题应出在概念上,投资需求产生债务,这个概念不对。应该是投资资金的供给和周转产生债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0:53:35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19:36
二寅,这个关系若是有问题应出在概念上,投资需求产生债务,这个概念不对。应该是投资资金的供给和周转产 ...
这个概念关系如下:社会总投入货币量为1,被分配成投资需求0.3,则消费需求为0.7,进一步如果消费需求的储蓄率为50%,那么,总体储蓄率为0.3+0.7*0.5=0.65,全部存入银行,借贷给顶级公司,也就是投资为1的公司,准备金率为0.1,那么一次产业循环被央行吸走的基础货币为0.65*0.1=0.065,周期系数即为1/0.06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0:55:5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13:38
80%的准备金率太高了。
国民收入=VM,这个公式中的M不是M2,它是即时的基础货币。
上述公式正是依据它来 ...
不好意思呀二寅,如果我的分析没有把你的关系式弄错的话,你的数学式在概念上比较混乱了,不成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0:58:33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0:53
这个概念关系如下:社会总投入货币量为1,被分配成投资需求0.3,则消费需求为0.7,进一步如果消费需求的储 ...
把需求改为支出吧,或者有实际支出的有效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04:1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0:53
这个概念关系如下:社会总投入货币量为1,被分配成投资需求0.3,则消费需求为0.7,进一步如果消费需求的储 ...
这是货币乘数的概念,顶级投资0.65X0.09也会分为投资与消费。你分析的过程没有结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05:47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04
这是货币乘数的概念,顶级投资0.65X0.09也会分为投资与消费。你分析的过程没有结束
更正一下,因为手机编辑不了原文,应为0.65X0.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09:36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04
这是货币乘数的概念,顶级投资0.65X0.09也会分为投资与消费。你分析的过程没有结束
下面的分析过程和货币乘数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12:13
不同的是,把货币乘数上升到了整个宏观经济统,考虑了储蓄,不再是教科书上的一个人借贷后又存进银行,而是储蓄者借给顶级投资者,又赚钱储蓄,再借贷,直至基础货币全部被央行提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20:5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1:12
不同的是,把货币乘数上升到了整个宏观经济统,考虑了储蓄,不再是教科书上的一个人借贷后又存进银行,而是 ...
货币乘数也是一个宏观过程。而且,二寅,你认同消费支出,不认同投资支出为最终支出,而分析时有涉及了投资,这也是有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24:28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0:53
这个概念关系如下:社会总投入货币量为1,被分配成投资需求0.3,则消费需求为0.7,进一步如果消费需求的储 ...
在不计算外汇的情况下,社会总投入货币量,来自央行,这个1就是基础货币,央行收回也是正常,你的分析并没有脱离货币乘数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29:11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20
货币乘数也是一个宏观过程。而且,二寅,你认同消费支出,不认同投资支出为最终支出,而分析时有涉及了投 ...
投资需求不是最终需求,因为这里的顶级公司的投资1是借贷而来的,需要还本付息,它的投资目的不是生产库存,而是卖出赚钱,现在它所回收的只有消费需求,它中间过程产生的投资需求只有借贷给顶级公司或者消费者,而不能自己追加投资,因为投的越多,亏得越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30:23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24
在不计算外汇的情况下,社会总投入货币量,来自央行,这个1就是基础货币,央行收回也是正常,你的分析并没 ...
央行回收当然没问题,但这一过程却积累了债权债务,这是和货币乘数最大的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31:36
不好意思,我看书时,你书中的公式我没有理解到,仅仅凭借文字来理解你的思想,看来这是有问题。

这也是经济学原理一定要用数学式来表达的理由,严格的数学公式比纯文字更能够清楚表达思想观点,不然各自理解往往并不相同,甚至还把不同的表达理解为同一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33:10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1:30
央行回收当然没问题,但这一过程却积累了债权债务,这是和货币乘数最大的不同。
货币乘数中的储蓄就对应债务,而不是央行收回基础货币导致债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37:07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33
货币乘数中的储蓄就对应债务,而不是央行收回基础货币导致债务
因为货币乘数创造的信用货币几倍于央行的基础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38:29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31
不好意思,我看书时,你书中的公式我没有理解到,仅仅凭借文字来理解你的思想,看来这是有问题。

这也是经 ...
数学公式的确表达的更为清晰。
其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数学演绎的结果与经济学实证高度吻合,调整其中的系数,即可解释中美等不同国家之间的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变化。
而周期长度、债务、GDP、M2的关系推理,则解释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疑问,经济周期的根源、债务危机、货币超发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41:13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37
因为货币乘数创造的信用货币几倍于央行的基础货币
我理解你的理论没有信用货币,但是,分析过程就止步于那个顶极生产商,这个过程只相当于现代货币流转的第一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41:53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33
货币乘数中的储蓄就对应债务,而不是央行收回基础货币导致债务
我是这样理解的:由于基础货币是顶级公司借贷来的,因此,它的生产目的就转变为赚钱;这一愿望却被中间产业的利润和工资储蓄打断,变成了货币性亏损,只有加大借债。
这就是我前面讲的,央行创造基础债务,商行衍生债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44:21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41
我理解你的理论没有信用货币,但是,分析过程就止步于那个顶极生产商,这个过程只相当于现代货币流转的第 ...
生产过程是一环又一环的,不可能只有一个步骤,不然除了顶级生产商下一步生产过程如何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45:02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37
因为货币乘数创造的信用货币几倍于央行的基础货币
但央行借出的基础货币是顶级公司生产目的变化的根源,如果这笔钱不是借贷来的,那它的生产目的就还是停留在追求实物利润而不是货币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47:07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1:41
我是这样理解的:由于基础货币是顶级公司借贷来的,因此,它的生产目的就转变为赚钱;这一愿望却被中间产 ...
二寅,从顶级生产商开始,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储蓄,生成债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48:10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47
二寅,从顶级生产商开始,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储蓄,生成债务
因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储蓄和消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1:49:01
马列光 发表于 2015-12-25 21:44
生产过程是一环又一环的,不可能只有一个步骤,不然除了顶级生产商下一步生产过程如何进行
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顶级公司从央行借贷——发订单分配货币——中间商利润和工资储蓄——顶级货币性亏损——商行借贷——提准——顶级公司继续投资——产业循环进入下一轮——再发订单.................直至基础货币全部转化为准备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2:15:58
其中,“顶级公司从央行借贷——发订单分配货币”对应于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比例,在总需求一节中的数学分析,是横向的;“顶级公司继续投资——产业循环进入下一轮——再发订单.................直至基础货币全部转化为准备金,即第一轮、第二轮、第N轮为纵向,为周期系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2:17:37
一个产业周期包含无穷个产业循环,每一个产业循环就是一次投资与消费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2:21:38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1:49
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顶级公司从央行借贷——发订单分配货币——中间商利润和工资储蓄——顶级货币性亏 ...
二寅,你的分析是把商业银行借贷省略了,固此,基础货币直接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周转,当然,基础货币也就会转变为债务。这也是货币乘数描述的过程,只是你把这个过程简化了。

而且,你的数学公式会出现前面讲的概念混乱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5 22:30:49
张二寅 发表于 2015-12-25 22:17
一个产业周期包含无穷个产业循环,每一个产业循环就是一次投资与消费分配。
我以为你的债务形成的思路是对的,只是方法上忽略商业银行的信贷过程,又遵循货币周转的相似思路,方法论一样。内容少了一部分,与实际相脱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