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99 0
2015-12-26
2004年的夏天,莫斯科维茨、安德鲁-麦克科伦和扎克伯格租住在加州帕洛阿尔托小镇中詹尼弗路上的一套住宅中,他们或埋头编程,或疯狂聚会,或彻夜游戏,好不自在。

  而此时也在帕洛阿尔托的肖恩-帕克却心情无比低落,他被投资者从自己创办的公司解雇,经济拮据,连租房的钱都付不起,正准备搬到詹尼弗路上的女友家借住。

  正当帕克满头大汗卸行李时,迎面走来一群小伙子,其中一个冲他热情地招呼:“帕克!帕克!我是马克-扎克伯格!”

  两个月前,扎克伯格与帕克在纽约有过一次见面,而在那次见面前,他们都对彼此颇为欣赏。但这一次相遇,注定意义非凡。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肖恩-帕克,就这样走进了Facebook的历史。

  与扎克伯格的初出茅庐相比,帕克在创业上有了几分沙场老将的味道,尽管此时他也仅仅24岁。早在1999年,帕克加盟Napster网站,首创性地推出了网络下载分享服务,从而对音乐唱片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业界纠纷,并使得Napster名声大振。可惜的是,帕克被公司推向风口浪尖,为了保全Napster网站的另一创始人,他们做出了牺牲帕克的决定。被Napster抛弃后,帕克与人合伙再次创业,成立了网络公司Plaxo,提供在线智能通讯录服务。公司发展良好,积累了大量用户,并很快获得大笔投资,但个性张扬的帕克这一次与投资方发生矛盾,被对方抓到把柄,再次离开自己创建的公司。

  帕克的市场嗅觉是敏锐的,2004年3月,Facebook在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校园横行无忌的时候,帕克注意到Facebook蓬勃发展之势,主动给扎克伯格发了一封邮件,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表达了为Facebook介绍相关投资方和专利购买等方面的人士的意愿。扎克伯格一直倾心倾力的Wirehog项目,正是受到Napster音乐分享服务的启发,因而对帕克颇有好感。因此,他请联合创始人萨维林向帕克发出了邀请,4月初他们相约纽约面谈。

  见面后,帕克与扎克伯格相见恨晚,为Facebook的发展开怀畅谈。

  在加州偶遇的当天,得知帕克的遭遇后,扎克伯格热情地邀请他与自己同住。顺理成章的,帕克成为Facebook创业团队中的一员,当年9月份的时候,帕克就有了一个新头衔——Facebook总裁。

  帕克的到来并没有受到一致欢迎,他不羁的个人作风掩盖了他出众的商业才华,他随性的生活态度更让Facebook团队成员顾虑重重。但扎克伯格始终相信,帕克屡败屡战的经历正是自己缺少的,将对Facebook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一直以来扎克伯格都在以Friendster的失败为戒,而帕克也恰好是这家公司的一个小投资人,与该公司创始人关系亲近。正如帕克自己所说,Facebook是一个可以纠正Friendster错误的机会。

  扎克伯格的识人之智又一次得到了事实的证明。

  当初在哈佛宿舍起步时,扎克伯格和萨维林并没有正式成立公司的经验,因此,当时成立的公司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正式机构。没有合同,没有正式员工,没有工资表,没有管理文件,这些都将阻碍Facebook的更快发展。

  帕克加入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让公司正规化。他凭借自己之前积累的人脉关系,为Facebook聘请了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他邀请了在Plaxo纠纷中结识的律师,为公司的管理架构提供了指导性意见,确保公司的合法。

  按照美国商业惯例,特拉华州的法规对商业发展最为有利,绝大部分的美国公司都在特拉华州注册成立公司。因此,在第一时间,帕克为Facebook在该州申请成立了新的有限责任公司。然后,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重组,原先设立在佛罗里达州的公司的产品、专利等都被转移到新公司,原公司成为一个空壳。在新公司,帕克对知识产权的归属进行了规范和界定。他将公司的最大资产——Facebook网站归为公司所有,大部分软件开发设计的专利权归扎克伯格所有,小部分则属于莫斯科维茨。

  从公司的发展来看,这次重组是必要的,最大程度规避了可能发生的纠纷,对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权益也给予了保护。但也正是这次重组,加速了另一位创始人萨维林的离开。

  作为一个网络公司,最基本的工作是保证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但自创立伊始,扎克伯格就租用服务器,将数据和服务器寄存在第三方公司。随着Facebook的发展,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帕克又一次启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聘请了原eBay公司的工程师坦纳-哈利奇奥格卢为Facebook服务。直到2005年,帕克终于为公司成功获得了facebook.com的域名,并修改了网站名称。

  凭借多年的商业经验,帕克坚持公司的所有标识和名称都要遵循简明醒目的原则。因此,在帕克的坚持下,原域名“thefacebook”被简化成“facebook”,公司Logo也进行了调整。其实,这些细节在当时大多数公司成员眼中无关紧要,但正是这些改变让Facebook传播得更快,识别度更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