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19 0
2009-02-10

近期,在一篮子“救市政策”公布之后,沪深两市股价开始反弹,上轮牛市千股涨停、全线飘红的场面再次浮现。沪指从前几日的1800点一路追到2300点,而2300点正是上一轮牛市的起点,那这次的2300点是否又意味着下一个牛市的到来?虽然股市转暖的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但考虑到上一轮熊市的痛苦经历,当今动荡的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愈演愈烈的次贷风波,我们对近期股市走势的判断还得从长计议。虽然股市转暖可以预期,但十一之后仍可能大幅动荡。下面我们从中国股市现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金融环境来说明这一判断。

      第一,中国股市运行现状不容乐观

对于股市现状的分析,可以从股票的价格和形成机制,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投资行为,政策走向三方面来考虑。

首先,股市上股票的价格及形成机制是影响股市走势最重要的因素。严格说来,目前我国股市上股票的价格十分不明确,形成机制也是漏洞百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共存,而非流通股中又出现了特权股(可以以比普通股低得多的价格持有)。目前这些流通股以及其他非流通股的数量十分模糊,这使二次市场在供给量和价格上很难明晰。另外,目前中国股市还只是一个转型的市场,股票价格形成机制自然不可能很明确很完善。这使得各种股票的价格形成机制不一致,从而股票价格所能反映的信息就是不充分的,基于当前价格就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

其次,在股票需求方面,机构投资者和散户都不够“理性”。中国股市场有上亿基民和股民,其中大多数都是中小散户,他们的投资逻辑、理念、方法各不相同,投资的输赢胜负差距也很大,有些经验丰富、有些可能初入市场,有些人投资很集中,有些人则比较分散,情况各不相同。相对而言,中国的散户多属于跟风行,大多数股民根本不了解股票的基本情况,更不要说在跟进前进行理性分析,他们更愿意追逐波段或追涨杀跌。多年来对证券市场的研究较少涉及散户问题,80%的散户处于亏损状态。然而中国股市很大的风险在于散户行为的不确定性。

虽然机构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然会进行一番理性分析。但其无论从技术层面上还是从基本层面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进行理性分析,都必须借助于其基于经验和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投资分析模型。就历史经验来看,一个成熟的投资分析模型从形成到应用至少需要九个月甚至是一年时间,而且要求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才能起作用,但是中国股市从上一轮的最高点6124点滑向这次的1800点,历时不超过两年,如此巨大的跨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有何稳定可言?这样一来,股市上机构投资者众多短浅的德操作行为就不难解释了,这种行为也加大了股市的不确定性。

再次,金融政策从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央行利息政策可以说是股市血液流量的风向标,但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央行,它只能算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一个分支机构。所以,它对股市在政策层面上的调控权还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大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力求把中国的cpI 指数控制在4.8%以内。但今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以及粮价等非核心型通胀因素的影响,中国CPI指数一度

上升至9%左右,中央政府的政策目标自然紧盯CPI,抑制通胀是大局,央行利息当让不能放松。尽管8月份CPI 返回到4.9%,但PPI却高达10.1%,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中国一篮子“救市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暂时止住了股市的下滑,但后继性的利好政策是否跟进是很不确定的。

      第二,目前股市上流通股票的真实价值较高

股票基本面分析主要考虑企业的经营能力。目前中国股市上,中石油和银行股是重头,市值约占整个股市的50%--60%。这样一来,石油企业与银行企业的发展状况就成了基本面的标杆。石油属于战略性资源,企业多为国有,无论从经营上还是安全上都是一流的。在银行企业中,四大银行属于国有,一直以来都属于最盈利企业的一部份,从今年上半年半年报来看,其他商业银行的盈利也基本在50%以上,甚至更高。从PE(市盈率)来看,沪深A股的PE普遍在10%--18%之间。按国际标准来看,PE 在15%--25% 之间是最理想的期,据此判断,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股票的真实价值很高。

      第三,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使投资者信心受挫

由于资本的国际化流动,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中国股市也不例外。尽管中国有比较严格的资本管制,也难以逃脱美国次贷危机、股市下滑、华尔街大动荡的冲击。无论在资金流量上,还是在信心上都给投资者一大警示。再加上美国人50%的收入来自于资本性收入,房产和股市大跌使美国人收入大减,消费能力随之下滑。其他欧洲发达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与美国相似的状况。严重依赖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必将面临一个困难期,即使不是严冬,也足以使人感到阵阵凉意。中国第二季度GDP增速的下滑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指数的下降无不在提示着这一点,这样投资者在股市上的信心就很难找回来。

    综上所述,这段时期是高度不确定的时期,十一之后仍将大幅动荡,国际环境、国内股市现状和国内政策都反映了这一点。但由于基本面的良好发展势头,股市转暖也是可以预期的。(本文作者:刘阳香)

                                                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http://www.chinacir.com.c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