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的新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约着新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审批程序繁杂。由于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很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权限大都集中在市直部门,在项目规划、立项、用地、环保、建设等方面城区没有自主权,项目前期工作需层层审批,环节过多,手续繁杂,时间长,效率低。
二是资金压力大。受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市场持续低迷,经营性用地出让不理想,拥有土地出让金返还优惠政策的区资金压力逐步加大,部分已签订征地协议补偿款无法及时兑付,群众拒绝配合下一步征地拆迁工作。由于一些被征地农民已签了征地协议,没有及时兑现补偿款,造成一些项目施工建设时村民集体阻挠施工,将形成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新区范围内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供水、供电、污水管网等设施建设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导致入驻项目由于供水、供电、污水排放问题导致无法落地,特别是目前污水管网还没确定由哪方出资建设问题,严重制约了区新区的的开发建设。
四是农民回建安置工作滞后。农民安置回建工作仍处于一个前期摸索阶段,工作中涉及方面多、工作量大、难点多,市范围内永久性安置房没有成功的模式借鉴,且农民群众对公寓式安置房小区的安置模式抱有抵触情绪,多次沟通交流均不配合回建房户型和安置人口统计调查等工作。而且根据市相关政策规定,新区范围内采用的公寓楼式安置楼与大部分农民旧观念的占天、占地的宅基地模式存在差异,加上部分征地拆迁补偿款不足以购买公寓式安置房,容易造成“建成不上楼”。还有部分村民小组在尚未与我城区政府有关部门接洽的情况下,自行到规划局申请办理产业用地手续,不利于我城区开展安置工作。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按照“精简、规范、效能”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和加快新区范围内项目审批程序。实行审批部门一个领导、一个专门工作人员专项负责的审批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度。一方面可考虑开通绿色通道,采取简化行政审批环节、一站式服务、跟踪式服务等措施,大力推行“并联审批”、集中联合审批方式,这样的措施给客商以极大的信心,最终促成项目落地。另一方面是按照讲求效率、效能的原则,下放部分管理事项审批权限到城区,加快项目审批流程。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筹融资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市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区开发策划和建设,重点向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同时,深入研究融资平台公司实现良性发展问题,争取银行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投入。另一方面要延长土地出让金返还优惠政策,尽管区享受该政策已将近有5年(到底结束),但受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土地出让不是很理想,没能发挥该政策的优势最大化。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扶持力度。基础设施是支撑新区发展的前提和重要要素。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联合市水务、供电公司等部门,研究基础设施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问题,特别是污水管网投资回购等问题;同时供水、供电等配套管网工程要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同步实施,进一步优化新区招商硬环境,为吸引更多客商来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及时研究解决安置回建项目建设问题。目前拆迁安置房建设和安置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拆迁安置不能平衡,建设成本大,建设模式不确定,后续建设管理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完善。因此,建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解决建设资金保障问题,可以考虑建立融资平台,确保建设资金到位,在建设模式上可以采取bt制等代建方式,减轻眼前支付压力,使安置房得以顺利建设。同时采用区域统筹、探索建立类似经济适用房销售的拆迁房分配方式,采用房源集中、就近安置优先、按过渡期限轮候、一户多套时优先安排生活必需房等手段,逐步实现广大拆迁户从长期过渡到短期过渡,并最终实现现房安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