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房地产专版
1994 3
2016-01-03

原标题-王石的叹息:金融泥石流吞没产业经济的挽歌


2016年01月02日   来源:券商中国    编辑:东方财富网  




如果王石本轮败阵,就意味着金融资本对产业经济全面掌控时代正式到来,二十年前讨论的姓社还是姓资问题尘埃落定,资本主导市场的势头会像泥山一样吞没诸多传统产业,其所带来的后果要远比现实中的泥石流吞没三十三栋厂房,毁掉数百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来得更加惨烈,包括你我都难以逃避其冲击。(券商中国)

  事实上,(公众)股东是贪婪的,他们希望尽早榨干公司的每一滴利润。而拥有这家公司的人则不会那么贪婪……我们之所以能超越同业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华为任正非


  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老干妈陶华碧

  【来源/里仁为美;作者/老莫 】

  金融泥石流来了

  老王方阵经过一段战略撤退,开始充分利用停牌的机会,转为战略相持阶段,在资本市场上合纵连横,宴请基金建立统一战线,拜会诸山长老寻求支持,可能还有很多潜水的动作,可能比救灾人员还忙。遗憾的是,尽管放狠话周一见,周一却什么也未见,似乎只有一声叹息。

  老莫今天重点想分析的是,为什么一桩股票投资案,甚至目前都还未谈上并购重组,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即使面对深圳的泥石流灾害也兴味不减,其背后折射出来的社会心理是什么?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经过几个的日夜恶补,一个清晰轮廓渐次形成。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读三国掉眼泪; 也不是年终奖发多了瞎起哄;甚至也不是出于大众的仇富猎奇。大众的关注而是因为这其中的确有关系到每个经济人、企业人、投资人未来命运的重要因素。

  简单点说,如果王石本轮败阵,就意味着金融资本对产业经济全面掌控时代正式到来,二十年前讨论的姓社还是姓资问题尘埃落定,资本主导市场的势头会像泥山一样吞没诸多传统产业,其所带来的后果要远比现实中的泥石流吞没三十三栋厂房,毁掉数百个家庭的正常生活来得更加惨烈,包括你我都难以逃避其冲击。

  人们关注,是因为大家已无处可逃!

  产业巨头风光不再


  在回答未来走向之前,我们先看看事件的背后成因,自然不难理解。

  目前宝万之争的正面战场就是的资金的比拼,挺王派心中还有一个幻想,如果宝能的资金不足,只要停牌时间长些,拖得久点,迫于资金成本压力,其持股比例就不会增加,或者其资金链断掉,也会令其知难而退,二级市场收钱走人,皆大欢喜。

  经过老莫反复研究之后发现,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因为,时代风水不知不觉中的确变了,尽管我们不愿意接受,甚至也无法接受。何以见得?

  随着1991年深万科、深发展作为中国最早的公司上市开始,中国资本市场的闸门打开,曾几何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公司上市成为很多企业家的梦想,上市公司占尽一时风骚,每年的年度经济人物很多都是出自上市公司,万千宠爱集一身,上市即是财富的代表。

  因为实业经营相当于做加法,而证券市场的资本运作相当于做乘法,可以快速提升可控的资金规模,特别是在资2008年之前,资金相对紧缺的时代,公司上市让这些企业迅速取得超越同行的资金优势,引发了业界的诸多并购行为,进一步形成规模优势,令到很多产业从分散趋向垄断,创造了一批上市公司为主的行业寡头。

  事实上这批产业实体起家的背景是短缺经济时代,而最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指出要去产能,降房价,所以。。。。。。

  金融寡头异军突起

  风水轮流转,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央ZF加大4万亿货币投放,加之过去20多年积累的外汇储备,令到国内的资金开始泛滥,同期股市长达6年低迷不振,甚至理财品种乏善可陈,游资真如洪水肆虐,所到之处无不受其冲击,炒艺术品、炒普洱茶,甚至炒大蒜、炒中药,严重扰乱原有市场格局,最厉害的是炒房子,中心城市的房价翻了数倍不止,由此也成就了万科等地产公司的黄金岁月;

  同时金融领域也不甘寂寞,大量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财信托等金融工具不断横空出世,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还有另外一股极其低调势力迅速攻城掠地---那就是保险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异军突起并强爷胜祖。

  保险公司由主营业务由提供保障转向“保障+财富管理”。以帮助客户应对通胀和利率下行为概念,推出的高预定收益率和演示利率的万能险、分红险,年收益率高达7%甚至到8%,远远高过银行定期存款以及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其他无或者低风险理财品种的收益,再配上电商网销,其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几百亿的产品,几个月可以完成销售。像特别擅长网络销售的富德生命人寿,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其理理财型保险万能险账户排名仅次于华夏人寿,排名第二,达到了720.4亿元,同比增长1.5倍。

  当然,在这个行业还流行一个更诱人的逻辑,中国保险市场5-7年内赶上美国,成全球保险第一大国。这意味着什么呢?日本投保率为650%;美国投保率为500%;而中国的投保率是10%,到去年底,中国保险业超过了2万亿大关,行业总资产达到了12万亿,去年行业总利润2440亿,年增长近翻倍。如果国人的保险意识达到美日水平,理论上未来会有数以百倍计的行业发展空间,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商业养老险市场兴起,癌症越来越多,重疾险需求旺盛,加上国人财富增加,所以,理论上都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后续保费支撑。

  由此可以理解宝能为什么不差钱,甚至也不在意财务成本,从媒体报出的融资明细可见,很多资金成本高达12%--13%;但他们仍然能够那么笃定,关键就在这里,高速成长的保险市场在未来至少五年内会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只要不断新血进来,传统看来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财阀的别无选择

  重点来了,当这些资本大鳄形成之后,他们会做什么呢?

  对这些数以千亿的资金来说,普通的企业创投是不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其一体量太小,其二周期太长,他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足够规模的标的,结果如你所知,当食物链更上一端出现的时候,曾经的上端----当年风光的上市公司就是他们最理想的围猎对象。

  所以,他们几乎都奉巴菲特为祖师爷,借助险资杠杆标榜所谓的价值投资,而其操作手法的凶狠,饥不择食的疯狂却是巴菲特也望尘莫及的。

  除去规模足够之外,还有几个无法抗拒的诱惑,公众公司股份都是全流通,进出比较方便;而且很多上市公司都是行业龙头,拥有丰厚资源;并且经过二十年的积淀,发展规范成熟,哪怕股价稍高一点,也比重置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加之股权分散,所以,诸如万科被举牌围猎便是一种必然。

  事实上,这股风潮早在前几年,趁着股市低迷时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很多人还没有上升到改朝换代这样的高度来看。

  比如生命人寿已经累积举牌了多家上市公司如招商银行、金地集团、农产品、必美宜、首钢股份、佳兆业等多家A/H股上市公司,其中金地集团、农产品一直举到30%或者第一大股东的位置,甚至还4次举牌冲击浦东发展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均令原始股东手忙脚乱,难以招架。

  生命人寿去年举牌金地的过程,几乎就是今年宝能举牌万科的预演,而宝能之前也举牌过深南玻,中炬高新、韶能股份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中国金洋等。安邦举牌金风科技、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华业地产、中国电建、和吉林敖东,这一轮又与宝能携手举牌万科,基本上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换言之,未来资本市场举牌将是新常态,仔细想想不是因为他们太任性,实在是他们也别无选择。

  与产业重组有何不同

  那么,除去资金规模因素之外,保险公司新贵的举牌与过去的资本市场并购有什么不同呢?这其实正是大家惊呼野蛮人来了的关键因素。

  以往的产业并购,包括上市公司层面的重组,多数都是以重组产业为目的,标的相对偏弱或者有问题,通过产业龙头的重组实现规模效应; 而此轮保险的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基本与产业重组无关,完全是攻城掠地,标的公司基本都是行为龙头优秀企业,举牌方无法带给标的企业任何增值服务,甚至包括资金都不需要。

  所以,这种举牌类似霸王硬上弓,除去解决险资自身的投资需求,对于各方基本都没有增值效应,对于老东家,管理层而言,分明就是强行摘桃子,抢果实。虽然在现有的体制下并不违法,但却有违市场公平原则以及商业伦理,因为双方并非在完全平等自愿情况下完成交易的。当我们看到险资说为什么别人当得第一大股东我们就当不得,就像强奸犯质问良家妇女,为什么你老公可以我就不可以。

  举例而言,《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一方股东向外人转让股权时,要取得老股东半数的同意,老股东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这样的法理就保证了创始股东的对公司的管理运营,避免了受新股东的冲击。本来这种精神应该同样适用上市公司的,但因为股票上市自由交易之后,这种法理内含就轮空了,同时也没有其他足够完善的条款来弥补,结果才给了保险公司等大资本可乘之机。所以,这种行为的合法很大程度上是法律不够完善。

  为什么非要争第一呢?


  事实上,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像巴菲特那样做长线的财务投资者,为什么非要争夺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呢?

  同样除去有钱任性之外,这里还有多种含义。根本上是资本的属性决定的,其一是逐利,其二是控制,而控制根本上也是为了全方位的利润最大化。

  其一、争得第一大股东,进而取得控制权之后,对于公司的利润分配等可以有较大表决权,毕竟这些保险资金成本都很高,需要分红支撑,助期摊薄成本;

  其二、对于重大项目资产运作有话语权,便于对其他资产进行重组,实现体外关联收益;

  其三、便于撑控公司的实际运作详细信息,更方便调节持股比例与节奏;

  其四、举牌过程制造竞争,可以直接通过这种造势影响,利用市场追捧效应拉高股价,令其前期底仓大幅升值,实现帐面浮盈,有利于进一步股权融资,甚至最后把风险转移给银行。

  其五、通过控制优质上市公司之后,可以通过增发等方式再融资进一步放大可控资产规模。

  所以,就算宝能系不换掉王石这面旗帜,但却基本上对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志在必得,前提还得是王石能像凌克那样积极合作。

  任正非与陶华碧的远见

  如果您觉着老莫是危言耸听在骗粉,那最后我们不妨听听两位一直坚决反对公司上市的超级产业经济大佬的精彩言论----

  英国《金融时报》去年报道,任正非在伦敦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公众)股东是贪婪的,他们希望尽早榨干公司的每一滴利润。而拥有这家公司的人则不会那么贪婪……我们之所以能超越同业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上市。”

  老干妈陶华碧说得更绝:“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

  如今面对这股资本狂潮,这些金玉良言实在更值得好好品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3 10:01:09
zishengzheqiang 发表于 2016-1-3 08:45
原标题-王石的叹息:金融泥石流吞没产业经济的挽歌
2016年01月02日   来源:券商中国    编辑:东方财富网 ...
我一直认为德国式的实体经济才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3 10:11:47
hjtoh 发表于 2016-1-3 10:01
我一直认为德国式的实体经济才是王道
我支持你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3 11:32:04
日本投保率为650%;

美国投保率为500%;

而中国的投保率是10%,具体是什么保险品种呢?


投保率是实际投保人数占应投保人数的比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