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2009-2-13 12:59:00

都是个人的观点不足为国家采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3:26:00

支持楼主不懂经济学,或者不太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4:47:00
楼主说的从2005年到2008年石油库存近10亿桶,不知是怎么样算出来的,难道是100万*365*3=10.95亿?这就意味着每天都有100万桶被存储起来,每天不间断,从不被销售出去,这可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6:27:00

在戚老师的这篇文章中,引用郎教授所言“价格不再是由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我感觉郎教授对于这个问题的立足点是基于目前这一特定的经济市场环境而言,而并非是对于经济学定律的挑战。

其实以上各位老师的观点与意见都各有道理,都只是彼此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和立足点不同而已。

从你们的讨论中也让我受益颇多。我只是个初入经济学的学生,也刚进入这一论坛,以后还希望能从各位老师身上多多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7:17:00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2 20:02:00的发言:

你如果提到“价值”,请你看看我的“价值定律”(在本论坛),你就知道什么是处于经济交换中的“价值”和什么是不处于经济交换中的价值。

你用什么公式算出“囤积时间越长,内在价值会下降”,一张古画,一件文物,它的时间越长,它的内在价值会下降吗,一块土地,它的“囤积”时间越长,它的内在价值下降了吗,一瓶酒,它的囤积时间越长,它的内在价值下降了吗......

石油在卖到140美金一桶的时候,它的内在价值下降了吗;在140美金一桶石油的时候,你有多少石油,别人都会给你买走,这些美金难道是假的......你们只会说一些肯本得不到实践证实的,听起来玄乎哄哄孩子们的东西。

今天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石油40美金一桶,你能跑掉吗。

我觉得阁下的对比并不恰当,我理解他所说的“囤积时间越长,内在价值会下降”应该是石油的库存成本导致在假设固定价格情况下,会直接导致利润的下降。而你用来做对比的土地不是象石油那样的消耗性资源,土地放在那里所产生的成本是税赋,而古画,文物,酒与石油对比就更加离谱了,性质都不一样的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7:44:00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2 20:16: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曹国奇在2009-2-12 19:5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2 17:3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曹国奇在2009-2-12 17:16:00的发言:
库存改变市场供求?好附会啊,与老外说石油涨价是因为中国人肉吃多了一样附会。

曹先生,我很想听听您的分析。

郎对石油暴涨的解释是对的。石油如楼上所说是期货交易,或者说是期货交易夹在中间,然后才卖给我们。期货是什么?实际就是股市。

石油在长期上不断上涨同样与供求无关,是由我揭示的价格第一规律决定的。

期货的价格,就是“预期”的价格,就是说,买卖双方在赌的是明天的石油价。难道他们在期货交易中,就不分析现货的供需行情和未来(预期)的供需行情。如果像你们这样说话和做生意,那么银行总经理只要是认得钱的人都可以胜任了,何必要几千万年薪去请。如果要买卖股票,拿钱叫小孩去交易所里就买可以了......何必自己那么费神。

——没有经济实践经验的所谓的经济学家只会是——误人子弟!

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郎咸平在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8:01:00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2 22:57:00的发言:
【转】高盛预计年末油价将达145美元

[日期:2008-05-29]

正好有空,我来查查看到底"专家"是怎么忽悠的.


  在昨日召开的“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来自能源领域的专家表示,虽然美国在2008年可能面临经济衰退,但新兴市场需求强劲和供应趋紧将继续给油价提供支持。国际投行高盛执行董事张瑞芳预计,油价年末将达到145美元/桶。

  利多因素依然存在

  中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单卫国指出,今年以来,影响油价走势有多种因素,1月份以来,受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发生暴力活动,以及美元走软影响,月初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而后受对美国经济的担心、投机商撤资、库存增加等因素影响,油价开始回落,随着美联储降息,油价又开始回升。

尼日利亚 其原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

(source: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323/05251451904.shtml)

阿尔及利亚   阿石油可开采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6%,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0.2%。

(source: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40914/22371023139.shtml)

而且阁下可以从以上资料看到,这些资源基本都是欧美石油公司把持的,在这些公司的海外开发时,通常都有非官方的专业保镖护卫(也就是常规意义上的雇佣军),实质意义上暴力活动对石油生产产生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注意:定义是“暴力活动”而非“恐怖袭击”,效果完全不同)

所以在我看来忽悠的成分非常大。


  2月份,得克萨斯炼油厂爆炸,土耳其继续袭击伊拉克北部以及委内瑞拉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对油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作用。3月份,油价屡创出纪录高位。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单卫国指出,欧佩克会议拒绝增产,以及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南美潜在的供应中断也继续支撑原油价格高位。

同样,欧佩克减产并不能导致油价上涨,也正好做一个反面的例证: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081218/00465650776.shtml

http://finance.qq.com/a/20081219/002779.htm


  一季度油价高企并没有抑制其上涨趋势,美元持续疲软再次促使油价在4月份大幅飙升。近期美国油品库存继续反季节下跌,尼日利亚供应不稳定,英国和法国罢工事件促使原油市场基本面处于利好气氛中。 

(现在法国罢工愈演愈烈,怎么也没有看到油价有什么利好气氛?)

  而到了5月,美元回软、尼日利亚供应问题和伊朗争端令油价进一步攀升。美国馏分油库存吃紧,加之高盛发表的未来6个月至2年内油价可能上涨至每桶150-200美元的言论,令原油价格连续5日创纪录新高,冲破135美元大关。

最近美元的表现,伊朗争端的缓和,尼日利亚也没有什么供应问题出现了。(抱歉,前2者是有目共睹了,最后者我很想查些内容出来,但是我国的媒体实在太不靠谱了,外国好的实际情况没有什么新闻出来,英文的太慢了我忍不了。)

  仍有上涨空间

  单卫国表示,欧佩克不愿增产、非欧佩克增产有限、需求仍然强劲、地缘政治与突发事件、美国驾驶季节来临、新的飓风季节来临等因素将支撑油价上涨。同时他特别指出,美国降息空间仍然存在也将推动油价上涨。

  他指出,降息从三方面推升石油价格,首先是降息促使美元贬值,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上升;其次降息使石油生产商增加生产的动力下降,石油供应下降,推动油价上升;最后是降息使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资金流入商品市场,尤其是石油市场,增加了额外的石油需求,推动油价上升;

  高盛执行董事张瑞芳表示,虽然美国在2008年可能面临经济衰退,但是强劲的新兴市场需求和供应趋紧继续提供支持,他预计油价年底将达145美元/桶。

  他指出,2008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120-130万桶/日左右,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强劲。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油价补贴的情况还依然存在。5月份驾驶季节开始,汽油需求增加将支撑油价。下半年季节性需求增长也是拉动因素。

  此外,全球石油供应还存在极大风险。在欧佩克拒绝增产情况下,需求增长的满足要依赖非欧佩克。即便美国经济拖累需求增长下降到100万桶/日以内,非欧佩克增产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此外,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敏感生产国问题重重,下游产能难以跟上需求,炼厂事故难免,意味着油品市场会依然紧张。他表示,如果在三季度遭遇飓风、事故等突发事件,供应减少必将带动油价上扬。
 
 

(先给你们转个帖子看看,您们的郎教授对石油专业,还是这些专家们对石油专业,等我空一点,再给你们解释什么是期货)


       我不是否认“专家”的“专业”,我只是对专家如何利用专业提出非常质疑的态度。毕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让不代表我国利益的“专家”有了利用其“专业”来引导舆论,引导投资,引导消费,乃至引导股市和期市的效果。这一点,还请楼主三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3 18:19: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8:04:00
以下是引用heyyan在2009-2-13 17:1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2 20:02:00的发言:

你如果提到“价值”,请你看看我的“价值定律”(在本论坛),你就知道什么是处于经济交换中的“价值”和什么是不处于经济交换中的价值。

你用什么公式算出“囤积时间越长,内在价值会下降”,一张古画,一件文物,它的时间越长,它的内在价值会下降吗,一块土地,它的“囤积”时间越长,它的内在价值下降了吗,一瓶酒,它的囤积时间越长,它的内在价值下降了吗......

石油在卖到140美金一桶的时候,它的内在价值下降了吗;在140美金一桶石油的时候,你有多少石油,别人都会给你买走,这些美金难道是假的......你们只会说一些肯本得不到实践证实的,听起来玄乎哄哄孩子们的东西。

今天期货合约到期交割,石油40美金一桶,你能跑掉吗。

我觉得阁下的对比并不恰当,我理解他所说的“囤积时间越长,内在价值会下降”应该是石油的库存成本导致在假设固定价格情况下,会直接导致利润的下降。而你用来做对比的土地不是象石油那样的消耗性资源,土地放在那里所产生的成本是税赋,而古画,文物,酒与石油对比就更加离谱了,性质都不一样的商品。

当然,朋友,你的说法是对的,比如水果放起来肯定就要坏掉。但不能说是“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会下降”是所有商品的属性或规律。我上述发言是针对这个意思而发的。对于石油等易存放商品,基本不存在“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下降”的问题。如果从使用上说,肯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从库存等费用上考虑,它的存放时间也是根据市场行情——分析——而定的,如果涨价大于费用,商家就会采取继续库存,如果库存费用大于涨价,商家就会采取立刻抛售。

我上述比方的——酒——的存放的道理是一样的。酒的存放也是产生费用的,但它的存放的涨价幅度大于库存的费用,所以商家采取库存。——但并非所有的酒都可以存放起来,这样就卖不到好价格了,为什么,经济规律不允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8:13:00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3 18:04:00的发言:

当然,朋友,你的说法是对的,比如水果放起来肯定就要坏掉。但不能说是“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会下降”是所有商品的属性或规律。我上述发言是针对这个意思而发的。对于石油等易存放商品,基本不存在“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下降”的问题。如果从使用上说,肯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从库存等费用上考虑,它的存放时间也是根据市场行情——分析——而定的,如果涨价大于费用,商家就会采取继续库存,如果库存费用大于涨价,商家就会采取立刻抛售。

我上述比方的——酒——的存放的道理是一样的。酒的存放也是产生费用的,但它的存放的涨价幅度大于库存的费用,所以商家采取库存。——但并非所有的酒都可以存放起来,这样就卖不到好价格了,为什么,经济规律不允许。

     这正恰恰验证了期市对实物的影响,如果期货市场交割价格大幅上涨,对石油供应商而言,库存成本低于延后销售所产生的高额利润,所以导致惜售,那么会更加导致实物价格上涨。形成恶性循环,而击破这个循环的是美国证监会为期一个月的禁止做多的禁令,把循环反转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8:47:00

有点不解,通常情况下库存的产生应该不是因为要去等待商品涨价而放着不动,而是销售不出去而造成的吧。对于石油这种商品,放在油桶里与放在地下储存有差异么?既然没差异,也就没有必要专门找个地方去存石油了,放在地下挺好。石油之所以有库存应该是石油销售方面出了问题,我想没有任何公司,为了等石油涨价而选择提高库存,毕竟提高库存意味着企业库存成本增加,企业流动现金流减少,流动周期变长,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可能导致企业倒闭;再者,如果石油价格上升,石油生产国必然回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的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9:40:00
呵呵,争吵那么激烈,你倒不如只利用你的供求观点去模拟国际原油期货吧,看看你的结果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19:50:00
以下是引用heyyan在2009-2-13 18:1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3 18:04:00的发言:

当然,朋友,你的说法是对的,比如水果放起来肯定就要坏掉。但不能说是“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会下降”是所有商品的属性或规律。我上述发言是针对这个意思而发的。对于石油等易存放商品,基本不存在“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下降”的问题。如果从使用上说,肯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从库存等费用上考虑,它的存放时间也是根据市场行情——分析——而定的,如果涨价大于费用,商家就会采取继续库存,如果库存费用大于涨价,商家就会采取立刻抛售。

我上述比方的——酒——的存放的道理是一样的。酒的存放也是产生费用的,但它的存放的涨价幅度大于库存的费用,所以商家采取库存。——但并非所有的酒都可以存放起来,这样就卖不到好价格了,为什么,经济规律不允许。

     这正恰恰验证了期市对实物的影响,如果期货市场交割价格大幅上涨,对石油供应商而言,库存成本低于延后销售所产生的高额利润,所以导致惜售,那么会更加导致实物价格上涨。形成恶性循环,而击破这个循环的是美国证监会为期一个月的禁止做多的禁令,把循环反转了。

你们为什么老是犯一个认识错误,即认为“期市对实物(现货)”的价格影响,是因为你们还没有真正认识期市本质的原因。而事实上,是现货市场的价格在影响期货市场的价格的。

我用“赌球”来简单比方期货市场的赌价性质。赌球,是赌比赛结束时的比分,但球队的比赛结束时的比分是由每时每刻的都是——真实的——打球的比分积累成的,而每时每刻的比分大家都是可以看到的,每时每刻的打球的比分是不受赌球者的——赌注——的多少而影响的。

期货是买卖今天赌明天,今天的价格是实在的,这跟打球在未结束时的比分一样。

库存费用不决定价格,如果库存费用可以决定价格,那么大家就可以不做买卖而专门去库存赚钱了。一个商品是否库存是根据对该商品的——未来价格的预期——决定的。

我的主题是——价格是服从经济规律的,即服从“交换定律”的——而郎咸平是说(大宗商品的)价格是由具有“定价权”的人决定的,价格是可以——随意——操纵的。如果郎咸平的观点是对的,那今天谁有没有本事把石油价格再“炒”到140美金一桶。——显然,全世界的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本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20:14:00
感觉应该没有楼主分析的这么简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21:58:00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3 19:5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heyyan在2009-2-13 18:1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3 18:04:00的发言:

当然,朋友,你的说法是对的,比如水果放起来肯定就要坏掉。但不能说是“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会下降”是所有商品的属性或规律。我上述发言是针对这个意思而发的。对于石油等易存放商品,基本不存在“囤积时间长,内在价值下降”的问题。如果从使用上说,肯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从库存等费用上考虑,它的存放时间也是根据市场行情——分析——而定的,如果涨价大于费用,商家就会采取继续库存,如果库存费用大于涨价,商家就会采取立刻抛售。

我上述比方的——酒——的存放的道理是一样的。酒的存放也是产生费用的,但它的存放的涨价幅度大于库存的费用,所以商家采取库存。——但并非所有的酒都可以存放起来,这样就卖不到好价格了,为什么,经济规律不允许。

     这正恰恰验证了期市对实物的影响,如果期货市场交割价格大幅上涨,对石油供应商而言,库存成本低于延后销售所产生的高额利润,所以导致惜售,那么会更加导致实物价格上涨。形成恶性循环,而击破这个循环的是美国证监会为期一个月的禁止做多的禁令,把循环反转了。

你们为什么老是犯一个认识错误,即认为“期市对实物(现货)”的价格影响,是因为你们还没有真正认识期市本质的原因。而事实上,是现货市场的价格在影响期货市场的价格的。

我用“赌球”来简单比方期货市场的赌价性质。赌球,是赌比赛结束时的比分,但球队的比赛结束时的比分是由每时每刻的都是——真实的——打球的比分积累成的,而每时每刻的比分大家都是可以看到的,每时每刻的打球的比分是不受赌球者的——赌注——的多少而影响的。

期货是买卖今天赌明天,今天的价格是实在的,这跟打球在未结束时的比分一样。

库存费用不决定价格,如果库存费用可以决定价格,那么大家就可以不做买卖而专门去库存赚钱了。一个商品是否库存是根据对该商品的——未来价格的预期——决定的。

我的主题是——价格是服从经济规律的,即服从“交换定律”的——而郎咸平是说(大宗商品的)价格是由具有“定价权”的人决定的,价格是可以——随意——操纵的。如果郎咸平的观点是对的,那今天谁有没有本事把石油价格再“炒”到140美金一桶。——显然,全世界的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本事。

       我想我们之间确实存在出发点完全不同的情况,不可否认,书本上教授的是现货市场的价格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为影响期货市场的价格的主要原因,我想请楼主从一个供应商的角度出发,如果在一个月后的预期价格比现在高7%(比如2007年5月底60左右到08年5月底的130左右,月均涨幅7~8%左右),而你的库存成本远低于此,那么你会如何销售你的产品?

      又或者,请你用经济学理论概括的解释一下原油期货价格为什么从2007年1月3日的55.21飞涨到08年7月初的147.62,再到现在跌破34?

       我觉得你误解了郎所说的操纵,我的理解可能也不是很完全,我的理解是:资方的各路专家通过理论的分析,引导舆论,导致处在信息弱势的一方在这一环境下出现比如盲目投资等泡沫。

       其实他的阴谋论之所以非常有市场的原因是:大家都希望找到这个风暴中对蒸发掉的市值负责的人或机构。我倒是觉得在这个吹泡泡的比赛中,游戏里的人都逃不脱责任,但是,无论如何,负上主要责任的还是那些头带着光环的“专家”,散户因为其影响力有限(或者说根本没有影响力,只是被影响者),那些2000看4000,4000看6000,6000看1万,心怀鬼胎的操作方,盲目迎合的媒体。才是吹大泡泡的人。当泡泡的张力超越的它能承受的应力,破掉就不可避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3 22:06:00
简直在放屁。。。
楼主不知所云。。。
说了半天,就是说的郎咸平的观点。。。库存是谁囤积的,市场规律囤积的啊???毛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5 00:20:00
以下是引用jelly1104在2009-2-13 22:06:00的发言:
简直在放屁。。。
楼主不知所云。。。
说了半天,就是说的郎咸平的观点。。。库存是谁囤积的,市场规律囤积的啊???毛病?

如果没有商家的库存,哪一年碰到棉花歉收,就让你光屁股。支持郎咸平的人为什么脑子都是这样的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5 20:40:00
难道你没听说过“国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5 21:25:00
以下是引用sunshine810在2009-2-15 20:40:00的发言:
难道你没听说过“国储”?

朋友,“国储”难道不是用钱在市场上买的。——只要是用钱在市场上买的任何东西,它都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上起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5 21:28:00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5 21:2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sunshine810在2009-2-15 20:40:00的发言:
难道你没听说过“国储”?

朋友,“国储”难道不是用钱在市场上买的。——只要是用钱在市场上买的任何东西,它都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上起作用。

朋友!你又再次证明了你不会微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15 22:45:00
以下是引用sunshine810在2009-2-15 21:2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2-15 21:2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sunshine810在2009-2-15 20:40:00的发言:
难道你没听说过“国储”?

朋友,“国储”难道不是用钱在市场上买的。——只要是用钱在市场上买的任何东西,它都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上起作用。

朋友!你又再次证明了你不会微观!

请你花点时间看看我在这里的《经济学第一定律——交换定律》,“交换定律”中的价格公式适用不适用微观经济交换?

你要知道,用公式来求价格比什么“均衡”什么“边际”要先进的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想到或有办法用公式来求价格。为什么,是因为人们还搞不懂和——无法量化——需求与价值——即“P=RSC”中的“R”。

如果你能用实际例子或理论来推翻这个“交换定律”或证明这个“交换定律”是不成立的,那我就肯定什么经济学都不懂了。如果你们不能,那我肯定想到了你们所没有想到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16 9:34: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1 19:29:00

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2 13:27:00

我头看晕了

lz你自己把你自己想要表达的关系搞清楚再来反驳可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3 00:24:00

期货的价格绝对不是教科书上的所谓预期的问题,而是通过期货价格去影响现货价格,这才是国际抄家的高明之处

另外,你的语气也太咄咄逼人了,你凭什么说“——没有经济实践经验的所谓的经济学家只会是——误人子弟”,在我看来,不懂的人是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3 01:24:00
以下是引用asd860613在2009-2-23 0:24:00的发言:

期货的价格绝对不是教科书上的所谓预期的问题,而是通过期货价格去影响现货价格,这才是国际抄家的高明之处

另外,你的语气也太咄咄逼人了,你凭什么说“——没有经济实践经验的所谓的经济学家只会是——误人子弟”,在我看来,不懂的人是你

朋友,我为什么要说“误人子弟”,就是像你现在的观点,如果你老爸有几个亿交给你,你到期货市场去,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输光。

道理很简单,你如果买期货的价格高于现货,我就先从现货市场买进来,存起来,然后卖给你;你如果卖期货的价格低于现货,大家都会向你买,然后大家再卖出去;你如果买期货低于现货价,那么今天对不起,没有人会有东西卖给你。

——我说过,捧郎咸平的人为什么尽是些不喜欢用脑子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3 22:51:00

朋友,我觉得你一直在完全的否定郎先生的观点。我同意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相互作用的,同时国际金融炒家(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他们)的逐利的推波助澜也是不可否认的,在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中,很多时候完全就是背离经济定律的存在,个人认为这是不可否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4 13:10:00

我说你不懂你还不信了,你的观点简直不值一驳。国际期货抄家就几个亿的资金?你以为是国内的不上档的基金呢?他们的力量就是用期货交易能够足以改变现货市场,手头上都是不计其数的户头,通过户头之间的买卖抄起来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损失了交易费用,但是力量足以强大到把价格拉起来或者压下去,改变市场的预期。一旦改变了预期,就立刻离场走人,你以为他们是跟小股民抄着玩呢?

再者,国际抄家也不仅仅在期货市场上抄,他们都有自己的投资组合,风险是对冲的,期货的损益可以用现货的损益弥补,懂么?

至于期货和现货的平价关系,你知道实际中交割的期货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么?你知道期货市场的市值是现货的几倍么?期货就是一个炒作的场所,足以改变现货价格,而非现货价格去影响期货价格

你还说什么有脑子没脑子的,你根本不懂行,少出来笑死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4 15:27:00
以下是引用asd860613在2009-2-24 13:10:00的发言:

我说你不懂你还不信了,你的观点简直不值一驳。国际期货抄家就几个亿的资金?你以为是国内的不上档的基金呢?他们的力量就是用期货交易能够足以改变现货市场,手头上都是不计其数的户头,通过户头之间的买卖抄起来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损失了交易费用,但是力量足以强大到把价格拉起来或者压下去,改变市场的预期。一旦改变了预期,就立刻离场走人,你以为他们是跟小股民抄着玩呢?

再者,国际抄家也不仅仅在期货市场上抄,他们都有自己的投资组合,风险是对冲的,期货的损益可以用现货的损益弥补,懂么?

至于期货和现货的平价关系,你知道实际中交割的期货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么?你知道期货市场的市值是现货的几倍么?期货就是一个炒作的场所,足以改变现货价格,而非现货价格去影响期货价格

你还说什么有脑子没脑子的,你根本不懂行,少出来笑死人了

我知道,今天国际石油的期货买卖大概在4.2亿桶。你知道这个数据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4 15:28: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4 18:25:00

你怎么不把数据说全了?我如果没记错的话,06年的时候每天的石油需求也才8000多万桶,按你的说法期货今天交易4.2亿桶,那也至少是现货的4~5倍,就是说每交易一桶石油,期货市场上就在交易4~5桶的石油,更何况这只是交易的期货,还有那些持有但未交易的石油期货,这不是炒作是什么?

你对数据感兴趣的话我再提供给你个数据好了,美国的衍生品总规模疯狂的高达530万亿美元,竟然是美国GDP的40倍。(插句话,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衍生品么?)

你丫的还问我知不知道数据,我是看你不懂还在这儿唧唧歪歪,自以为是,才出来说两句。还是那句话,你根本不懂行,少出来笑死人了。还摆出个高姿态去批别人,就你这水平有什么资格?

到此为止,不再跟你说下去了,纯粹浪费我的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4 18:56:00
以下是引用asd860613在2009-2-24 18:25:00的发言:

你怎么不把数据说全了?我如果没记错的话,06年的时候每天的石油需求也才8000多万桶,按你的说法期货今天交易4.2亿桶,那也至少是现货的4~5倍,就是说每交易一桶石油,期货市场上就在交易4~5桶的石油,更何况这只是交易的期货,还有那些持有但未交易的石油期货,这不是炒作是什么?

你对数据感兴趣的话我再提供给你个数据好了,美国的衍生品总规模疯狂的高达530万亿美元,竟然是美国GDP的40倍。(插句话,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衍生品么?)

你丫的还问我知不知道数据,我是看你不懂还在这儿唧唧歪歪,自以为是,才出来说两句。还是那句话,你根本不懂行,少出来笑死人了。还摆出个高姿态去批别人,就你这水平有什么资格?

到此为止,不再跟你说下去了,纯粹浪费我的时间

1、我不认识你,我没有浪费你的时间,是你自己要浪费时间,怎能怪我?可见你们这种人首先就是一帮——无理取闹的人。

2、我不知你有没有本事找到“国际金融炒家”的门在哪里,但我肯定郎咸平是找不到“国际金融炒家”的门在哪里的。——不要装出一副好像很熟悉“国际金融炒家”模样,这是让人难为情的。——一个不入流的教授,在他们眼里不如一个“屁”。

3、你跟我讲“美国的衍生品”的数据干什么,我有没有在跟你讨论这个主题?——可见你是个文不对题的人。

4、有本事,懂行,就在这里拿一篇“分析石油涨跌”的有说服力的论文出来,这里是论坛,对大家都是公平的,你有真本事,分析得有理,我就服你,光学会骂人,不是好孩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2-24 19:04:00

再补充一点,

你说,“你怎么不把数据说全了?我如果没记错的话,06年的时候每天的石油需求也才8000多万桶,按你的说法期货今天交易4.2亿桶,那也至少是现货的4~5倍,就是说每交易一桶石油,期货市场上就在交易4~5桶的石油,更何况这只是交易的期货,还有那些持有但未交易的石油期货,这不是炒作是什么?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

这恰恰说明不懂期货的是你,而不是我。

1、为什么期货交易量会大于现货交易量,是因为大家把明天使用的后天使用的“物品”在今天买卖的缘故。

2、现在石油期货每天交易也在4亿桶以上,为什么石油还跌价?

3、现在石油跌价的还有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很多国家的大型的运输公司的集装箱运输车和大型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几乎同时改装成可以使用天然气。因为使用天然气的成本按当时的石油的价格只有1/3。这给石油市场的消费量是个不小的打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4 20:45:5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