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世界金融危机,提升中国永久性竞争实力
作者:李宗发
世界金融危机不是中国造成的,而是美国造成的,是美国华而街那帮贪得无厌的资本家、金融骗子们制造的。因此全世界陷入金融危机与中国没有关系。中国也是受害者,中国的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外贸型企业被迫停产。
世界金融危机不是中国造成的,但是,中国却有权运用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的世界竞争实力。本文笔者要主张的是中国应该利用世界金融危机,提升永久性的竞争实力,以造福13亿人民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007年的世界前三大银行曾为美国花旗银行、美国美洲银行、英国汇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当时排名第四,紧随其后。但是2009年2月时,中国的银行已异军突起。当前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大银行的排名起伏跌宕,顺序大乱。从前占据排名高位的美国花旗银行、美洲银行、UBS银行等均跌到了排行榜的低处。而本来已经相当具备实力的中国一些银行则迅速攀升。根据当前的市值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荣登世界银行排行榜前三甲,中国交通银行也名列第十位。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排名48,尚不及中国招商银行第20位的排名。德国商业银行、邮政银行曾经是德国第二、第三大银行,因为遭遇并购,更是已经跌出世界前110位。日本进入前十强的银行也只有一家。
我认为,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外贸带来了重创,也带来了机遇和竞争实力的大幅度提升。 竞争实力,是具有相对性的。 中国过去与美国、欧洲、日本在竞争上处于很大的劣势,随着金融危机,中国受损,而美国、欧洲、日本则是严重受损,中国的竞争能力与美国、欧洲、日本过去相比较,得到大幅度上升。作为经济血液的金融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就连美国进入世界前十强的银行也没有中国多,整体实力也不及中国。除金融企业外,中国的科研企业、制造企业、经贸企业、服务企业相对竞争实力也得到提升,虽然没有金融企业显著,但我们相信相对竞争力也增强不少。 当然关键要看中国是否会运用好这次金融危机迅速将危机中的暂时优势巩固为将来永久性的优势,将暂时的排名巩固为永久性排名。 如果那样,将来世界从危机中复苏时, 中国运用自己竞争实力增强的优势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和利润。
实际上,中国是可以运用自己金融系统实力增强及拥有雄厚资金的优势有一番大作为的,应该该到国外大量收购优质企业和优势资源,特别是世界人才资源,应该将雄厚的资金用来进一步增强中国民族企业的研发实力和世界营销实力。
我们要有干大事情的胆略与魄力,过份担心世界经济危机的深化与持续是会让我们错失良机的。我对世界几百年的经济研究得出结论,未经科学调控的市场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毫无二致。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天气有晴天、雨天的转变,草木有春生、夏长、秋实、冬谢的必然。晴久必雨,雨久必晴,冷到极处春天就会到来,热到极处秋天就会到来,这是再明显不过的自然规律了,否则自然就会失衡。无论是一个社会的经济,还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同样如此,当房产赚钱时就会有许多人蜂涌而至造成房产畸形增长和供大于求,因此高速持续增长一段时间后如果政府未及时插手科学调控,就必须出现房产危机来进行自我调整;当2007年的中国股市由3000点远离实际价值疯狂上涨到6000点时,股市里下点雨将其拉回2000点也很正常,否则股市再严重失衡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会不堪承受。总之,持续增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一下萧条也很正常,但是萧条不可能永无尽头。人类数百年的经济表明,无论是一国经济,还是世界整体的经济,都不可能是永远都处于持续高速增长之中,总会在一定时期出现萧条,但萧条也只是暂时的,如果政府措施得力,特别是如果加大创新、调整好国民经济的机构,是会很快摆脱危机的,甚至在危机未到来之前就克服危机继续发展。当然,如果政府无能,萧条会持续数年,甚至会有十多年,但毕竟这是极少数,毕竟还是有尽头。由于人类在不断进行财富产品种类创新及财富产品能级创新,再无能的政府,除非其限制国民的生产力和闭关自守,否则长期内平均保持一定的增长率也是必然的。
在我看来,这场世界金融危机是一种必然,除非当时美国华尔街的资本家和精英们对自己的金融诈骗行为及时自我收敛或美国政府及时介入并平稳地循序渐进地将问题解决好,否则市场必须发生危机来自我纠正。
金融危机虽然最终被美国引发,对世界经济造成沉重的灾难,但是我还是有理由相信世界性的灾难在1年至3年极有可能结束,不会超过5年,而中国因外贸下降造成的停产危机则可以在3个月至1年内克服。因为,中国有比较健康的、拥有雄厚实力的金融系统作后盾,更容易克服危机,况且中国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受损较竞争对手美欧日小,相对竞争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所造成的一时停产损失会被竞争实力提升而获得的优势所很快弥补,并且在将来世界的恢复中大获益处,况且中国现在采取加强创新与刺激国内消费的措施。本次世界金融危机虽然可怕,但是我们看到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先生似乎比其前任更有智慧与热心解决经济问题,英国的首相布朗先生为金融出身,其在克服世界金融危机中似乎也雄心勃勃地想大展才华,而世界各国政府大多数都在努力,因此危机在1年内基本度过是存在可能性的,虽然不大,但毕竟可能。迅速度过经济危机需要的是集体的消费信心、投资信心和政府正确的经济措施,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各国政府没有制定正确措施的才能,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世界集体的消费信心、投资信心绝不可能在1年后恢复。因此1年内克服危机是存在可能的。当然,更大的可能是2、3年内克服,也不排除实践证明各国政府无能或者措施杂乱无章、相互挚肘而拖延危机的克服。但我认为,五年内肯定能克服金融危机,除非又出现重大的危机事件。
总之,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应该有大的作为,不要错失良机。机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会重复再来的。不在今天的机会中奋起壮大,就会在将来的危机中因弱小而遭难。我认为,中国上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是应该发挥其应有作用了,一方面可以巧妙地在世界大量收购优质的企业、品牌、资产、资源,特别是在不断裁员的美欧等先进发达国家大量招聘顶尖的科研类、管理类、经贸类高级人才这一最宝贵的资源,为中国将来的大发展奠定世界一流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获挽救世界经济的美名。虽然一下将上万亿美元的外汇拿出来似乎风险很大,但是世界经济必然复苏,就如雨未停时向快倒闭的商家买电风扇,花小钱,却能买到更多的产品。另外,中国的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中国民族企业的信贷力度,帮助健康的企业渡过危机和帮助民族企业在世界危机中增强相对竞争实力,以及在世界危机中和复苏时迅速抢占世界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获取更多的利润。
2009年2月12日
学术交流网址http://www.law119.cn/cea30.htm